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3)
2023(4424)
2022(3599)
2021(3449)
2020(2885)
2019(6411)
2018(6599)
2017(10953)
2016(6856)
2015(8246)
2014(8696)
2013(7474)
2012(6927)
2011(6229)
2010(6605)
2009(5937)
2008(5639)
2007(5532)
2006(4754)
2005(4308)
作者
(19390)
(15990)
(15908)
(15233)
(10001)
(7575)
(7280)
(6326)
(6219)
(5866)
(5445)
(5437)
(5204)
(5119)
(5061)
(4977)
(4774)
(4732)
(4720)
(4548)
(4234)
(4075)
(3939)
(3900)
(3755)
(3659)
(3569)
(3463)
(3432)
(3397)
学科
管理(15684)
(14872)
经济(14840)
(10267)
中国(9888)
(7778)
企业(7778)
教育(7624)
理论(6903)
教学(6882)
(6143)
(5593)
(5584)
(5290)
方法(4520)
(4488)
工作(4464)
学法(4255)
教学法(4255)
(3813)
地方(3803)
研究(3735)
(3707)
学校(3703)
银行(3688)
(3600)
业经(3549)
农业(3541)
(3516)
金融(3509)
机构
大学(88466)
学院(86923)
研究(31629)
管理(26160)
(24867)
经济(23937)
中国(21866)
科学(21478)
理学(21351)
理学院(21031)
管理学(20309)
管理学院(20157)
(19938)
(16942)
(16834)
(16472)
师范(16272)
(15661)
研究所(15407)
技术(14538)
业大(14186)
中心(14117)
(13972)
农业(13341)
教育(13223)
北京(12657)
(12610)
师范大学(12386)
(11684)
职业(11378)
基金
项目(56197)
研究(45823)
科学(41884)
基金(34448)
(30039)
国家(29685)
(25083)
教育(24637)
社会(24165)
科学基金(24050)
社会科(22541)
社会科学(22533)
编号(21912)
成果(20917)
(20636)
基金项目(17726)
课题(17243)
(14903)
自然(14250)
资助(13928)
自然科(13914)
自然科学(13903)
自然科学基金(13622)
项目编号(13541)
重点(13108)
(11972)
(11880)
研究成果(11730)
(11725)
(11680)
期刊
(31108)
经济(31108)
教育(29549)
中国(29478)
研究(28049)
学报(17069)
(15602)
科学(13070)
大学(13041)
(12034)
学学(10997)
农业(10549)
管理(10320)
图书(9952)
技术(9715)
职业(8566)
书馆(7088)
图书馆(7088)
(6023)
金融(6023)
(5956)
论坛(5956)
(5638)
业经(5432)
高等(5212)
(5077)
情报(5028)
财经(4945)
技术教育(4835)
职业技术(4835)
共检索到14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湘毅  
大学生顺利就业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科学构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以教学计划的形式,纳入现有课程体系,并贯穿于高校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使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就业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红旗  
本文从我国就业体制发展和就业课程设置现状角度,在总结、分析我国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以生涯规划为指导,提出完善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智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结合校本课程所具有的针对性,发挥校本课程优势,根据地方性高校课程体系构建新路线,将校本课程价值最大化。立足校本课程构建的内在实质,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引导区域性就业,关注地域产业发展新动态,助力地方性人才就业,以企业发展新动态为基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体系,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就业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明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遇到了课程实效性有待提高的瓶颈。文章提出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表明,该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同时,提出继续完善该课程体系的建议,即加强职业规划内容的本土化,提升学生职业决策及反馈修正能力;整合调动校内资源,提供实践平台提升职业素养;积极开拓校外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树立良好意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建孟  
当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缺乏课前、课内、课外和网络有机融合,师生互动分享不足、学生个人演练环节不够,使高职生职场胜任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本文试图通过职场胜任力内涵和特征分析,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职场胜任力训练的课前学案编制、体验式课堂教学、课外拓展竞赛活动以及网络资源综合运用的"四位一体"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功  李景生  
模块课程是教学内容以模块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包括模块化课程模式、模块化教学计划、模块化教材三个层面。运用模块化课程模式,开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即实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模块化,不仅是课程结构的变化,还可通过内容筛选、组织的特有要求,体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思想,从而保证技能训练、知识运用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静  孙智宏  刘欣  
GPS是指把生涯辅导(Guidance)、能力提升(Promotion)和就业服务(Service)三者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GPS"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文章结合当前的社会需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能力为手段,构建高校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常态化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玉红  王秀希  王建森  
总结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建立地方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发展性、主体性和系统性三原则,提出建立地方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全员、全程、全面三策略,为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提升以及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改善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操作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丽丹  
近年来,高校扩招力度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体系研究提出了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建言,这将对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银锋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现状,进一步明晰了形成现状的原因,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精准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包括: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指导内容全纳性建设;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性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瑞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难度与就业压力日渐增大。高校担负着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责任。在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体系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当前,高校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体系面临主要挑战,必须出台合理的就业培训政策、制定科学的就业培训内容、实施多元的就业培训方法、增强就业培训主体的专业性、提升就业培训对象的主动性以及构建有效的就业培训评估体系等六点策略。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满足社会和企业现实的人才需求,切实践行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使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卿云波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为案例,从系统论的视角,梳理了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核心要素,提出构建组织目标、工作理念、组织设计、机制构建、服务平台、评价反馈"六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理论和运作模型,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一个范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邰葆清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具有职业化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就业指导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课堂讲授方法、实训项目设计、师资团队建设、课程质量管理等方面要体现这一特色。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课程目标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让学生课上动脑,课下动心动手,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艳林  冯兵  吴志强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综合体现,也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具体反映。如何改革、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科学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地方适用的创新人才,一直是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一、找准传统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既有普通高校的一般性,又有不同于其它高校的特殊性。特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