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2)
- 2023(7305)
- 2022(6045)
- 2021(6111)
- 2020(4870)
- 2019(11322)
- 2018(11717)
- 2017(19143)
- 2016(12115)
- 2015(14107)
- 2014(14395)
- 2013(12814)
- 2012(11936)
- 2011(10957)
- 2010(11256)
- 2009(9768)
- 2008(9438)
- 2007(8625)
- 2006(7679)
- 2005(6877)
- 学科
- 济(28943)
- 经济(28899)
- 管理(23540)
- 教育(22774)
- 中国(18040)
- 业(17021)
- 企(12534)
- 企业(12534)
- 理论(11649)
- 农(11161)
- 学(11148)
- 教学(10285)
- 地方(9954)
- 方法(8503)
- 制(7530)
- 财(7000)
- 业经(6938)
- 数学(6898)
- 农业(6886)
- 数学方法(6727)
- 体(6635)
- 发(6394)
- 研究(5945)
- 技术(5874)
- 和(5816)
- 学校(5639)
- 学法(5456)
- 教学法(5456)
- 发展(5248)
- 环境(5200)
- 机构
- 大学(150806)
- 学院(144955)
- 研究(57219)
- 管理(43633)
- 济(41813)
- 经济(40223)
- 科学(36582)
- 理学(36405)
- 京(35882)
- 理学院(35702)
- 中国(35565)
- 教育(35427)
- 管理学(34631)
- 管理学院(34315)
- 范(34155)
- 师范(33918)
- 所(28765)
- 师范大学(27675)
- 研究所(26242)
- 江(25962)
- 中心(24904)
- 农(24635)
- 北京(23485)
- 技术(23313)
- 院(21645)
- 业大(21412)
- 财(20630)
- 州(20389)
- 职业(20116)
- 农业(19292)
- 基金
- 项目(94481)
- 研究(79176)
- 科学(74047)
- 基金(60191)
- 家(51655)
- 国家(50982)
- 教育(45390)
- 社会(43880)
- 科学基金(41813)
- 省(41011)
- 社会科(40862)
- 社会科学(40850)
- 编号(37194)
- 划(36627)
- 成果(34694)
- 基金项目(31403)
- 课题(30382)
- 年(25960)
- 自然(24867)
- 自然科(24204)
- 自然科学(24192)
- 自然科学基金(23699)
- 资助(23487)
- 重点(23004)
- 发(22323)
- 项目编号(22033)
- 规划(21936)
- 部(21403)
- 性(20303)
- 创(19797)
共检索到24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军 鲁卫平 赵洪章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构建特色鲜明的航天教育体系,重在建立富有活力的航天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实力的特色学科;大力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在实践中造就航天科技英才。
关键词:
航天科技 人才培养 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丹丹 汪涛 杨延征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Pajek)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9.2),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的核心期刊中2000—2009年间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合作单位的文章为原始数据,构建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和空间网络,研究我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规律以及大学、研究所、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情况,试图将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于地理学。研究结论为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情况提供依据,为知识流动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发挥工科特色与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刚 刘靖东 陈向东 王玉娟
本文首先总结了复杂产品体系资源结构特性中的技术宽度与技术深度,然后根据已有研究得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的群技术选择方法,最后提出了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资源选择框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倩 张硕 孙进辉
随着航天系统呈现出高密度发射和关键研制阶段,仅关注测试本身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型号的航天电气测试需求。通过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试验全过程的有效把握,建立一个适用于不同航天系统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提升航天系统的试验管理水平。
关键词:
航天系统 实验室质量管理 质量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严贺彪 訾奶全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简称航天自控所)通过构建"1个治理大脑"与"治理骨架+治理肌肉+治理体检+治理工具"4项治理要素有机融合的"1+4"治理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构建"1+4"治理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能力建设,航天自控所立足自身业务工作实际,编制基于风险思维的负反馈闭环治理模式(治理大脑)的企业治理手册,构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专业权力和民主监督权力协调运行的"四位一体"治理结构,形成"1个治理大脑"与"治理骨架+治理肌肉+治理体检+治理工具"4项治理要素有机融合的"1+4"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如图1所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华 史克禄 张文翰
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离不开不变价计算,不变价计算离不开价格指数。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易所形成的实物运动及其在某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结果,一般都表现为共同的价值尺度——货币单位计量的某种价值总额,而不同时期价值总额的规模和变动包含了数量变动和价格变动。价格核算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对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些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中的价格变动所进行的科学、系统的测定,进而准确地消除现价指标中的价格变动因素,以实现不同时期经济指标对比的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新民
从我国大型航天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存在的分散采购、分层管理、物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自主可控、竞争性采购等特点,总结了采取专业化整合、集中化采购、信息化联通、精细化流程管理、集约化仓储、一致性质保等重构大型航天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体系的做法和成效,提出了航天强国目标下物资采购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大型军工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大型航天企业 物资采购管理体系 重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神舟十号飞船的圆满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瞩目。在其背后,有一支令国际航天业同行艳羡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培养机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及高新工程武器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任务。在出成果、出效益的同时,航天科技集团培养造就了大批年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江 陈盛照 韩建军
如何做好员工激励是任何一个组织都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为例,阐述了该军工企业集团下属科研事业单位所构建的员工激励体系,包括文化激励、发展激励、绩效激励、荣誉激励四个方面,通过介绍其激励体系构建的背景、理念、特色、做法,对同类型单位构建员工激励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航天 科研事业单位 员工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化照 陈向东 牛欣 李蓓
航空航天产品属于典型的复杂产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型航空航天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复杂产品系统和模块化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我国航空航天复杂产品研发流程模型,具体包括研发目标设计、战略层设计、战略层与技术层的融合设计及工程技术层设计、工程试制和系统集成。本研究认为,我国航空航天产品研发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是将开放性的研究和开发体系与企业技术资源战略目标有机统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玲玲
文章首先运用PLoS ALMS工具设计和构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进而结合网络环境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论文层面计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量化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层面的重要性,客观地评价其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结果发现,在评价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方面,PLoS ALMS论文层面计量指标相较于传统的引文指标更偏向于体现其社会影响力。PLoS ALMS论文层面计量指标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能够作为传统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光明 旷天金
本文概述了航空/航天技术在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飞行器的发展与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如何利用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为开发资源、保护环境服务提出一些见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江西省政府部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坚守地方师范大学使命,发展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培养体系:构建了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力取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取向的养成教育体系;搭建了"素养堂、经典会、赏析台、训练场、文化角、创新团"六大能力发展平台,倡导"晨读午研傍思晚写",开展"九个一"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