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1)
- 2023(5576)
- 2022(4781)
- 2021(4923)
- 2020(3957)
- 2019(9184)
- 2018(9511)
- 2017(15701)
- 2016(10270)
- 2015(12054)
- 2014(12912)
- 2013(11888)
- 2012(11443)
- 2011(10496)
- 2010(11420)
- 2009(10516)
- 2008(11010)
- 2007(10675)
- 2006(9846)
- 2005(9592)
- 学科
- 济(28764)
- 经济(28709)
- 管理(26011)
- 业(21521)
- 教育(21411)
- 企(18426)
- 企业(18426)
- 中国(16988)
- 理论(12962)
- 学(11427)
- 财(10408)
- 农(10076)
- 教学(9984)
- 制(9490)
- 方法(8563)
- 业经(7398)
- 银(6685)
- 银行(6676)
- 和(6342)
- 发(6318)
- 行(6307)
- 农业(6198)
- 体(6121)
- 地方(6020)
- 务(5968)
- 财务(5933)
- 财务管理(5894)
- 策(5836)
- 研究(5696)
- 融(5579)
- 机构
- 大学(147369)
- 学院(143080)
- 研究(52724)
- 济(42680)
- 经济(40970)
- 管理(40919)
- 中国(37726)
- 京(35209)
- 教育(32701)
- 科学(32311)
- 范(32201)
- 师范(32033)
- 理学(31754)
- 理学院(31192)
- 管理学(30153)
- 管理学院(29857)
- 所(28337)
- 江(27995)
- 财(26810)
- 师范大学(25781)
- 研究所(24588)
- 北京(24304)
- 中心(23524)
- 州(22756)
- 技术(21645)
- 职业(20427)
- 农(19894)
- 财经(19055)
- 院(18227)
- 省(17791)
- 基金
- 项目(70979)
- 研究(63083)
- 科学(54474)
- 基金(43368)
- 教育(38247)
- 家(35889)
- 国家(35297)
- 社会(33186)
- 成果(31681)
- 编号(31249)
- 社会科(30665)
- 社会科学(30654)
- 省(29988)
- 科学基金(28152)
- 划(26708)
- 课题(25854)
- 年(22745)
- 基金项目(20790)
- 资助(18902)
- 项目编号(18702)
- 性(18125)
- 规划(17646)
- 重点(17606)
- 研究成果(16770)
- 部(16634)
- 阶(16311)
- 段(16265)
- 阶段(16224)
- 度(16126)
- 发(16038)
共检索到263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首先探讨了作为科学教育之契机的“认知矛盾”和科学概念形成中“示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重新审视了科学教育的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宏安
数学教育(mathematical Education)现在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理论上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8年在罗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并且从1969年起,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最近的一次是1996年7月在西班牙的塞维里(Seville)召开的ICME—8。ICMI还于1968年创办了一份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杂志——《数学教育研究》(ESM)。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勇
由于对循环经济的定位不恰当,致使循环经济的发展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一些原本是着眼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却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当作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径和方法。事实上,循环经济有着完全不同于商品经济的经济伦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更为根本的是循环经济的认识论基础不同于商品经济。如果不在深刻认识循环经济的认识论基础上重构社会基本价值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必然走入误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认识论问题●方展画当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高等教育这一历史不甚悠久但也决非短暂的人类实践形式所蕴涵的理性轨迹时,似乎首先需要对这一实践形式的复杂性作一简短的叙述。抑或,英国兰开斯特大学教授哈罗德·珀金(HaroldJ·PerKin...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文晋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之争,说到底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认识论的不同必然影响到公司治理理论上的建构及方法上的选择。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反观公司治理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本身,试图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裨益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实践。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认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晖 李晶
"什么是教育"和"教育是什么"反映出我们对教育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两重判断,其根源在于教育活动要兼顾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教育异化体现出人们教育认识中事实(实然)与价值(应然)的对立。从认识论视域思考教育异化有助于合理定位教育功能,缓解教育价值冲突,进而消解"教育异化"。
关键词:
认识论 教育异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德涌
软科学研究虽然在我国开展不久,但已取得了广些重要成果,为我国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的成果还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但是,在开展软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有待大家一起来探讨并寻求解决途径。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概括介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认识始于生存环节的中断,基于生存实践的逻辑,止于对存在意义的建构。知的自身作为人认识所得的原初处所,以领会和直觉的方式存在于生命和实践中。知的自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显现出来,行是知之体。知的自身有助于人拓展澄明的世界并开展本真的生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的载体,需要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存在性联系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和消化,以体会知的自身;进而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生存,从而超越知识的功利价值,使知识学习有助于因缘整体的扩大、澄明世界的丰富、生命自我经验的提升。唯此,才能从知识走向意义,才能实现知识的教养功能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改进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功能。
关键词:
知行关系 知的自身 教育认识论 知识传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康永久
人生活在印象、语言和知识之中,集体行动也这样建立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管理首先就是以某种知识为基础而推行的对知识的管理。对行动逻辑的思考促使我们在考察教育行动时采取一种认识论视野,这一视野就其内核而言就是一种新的知识观,以及依此对知识和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注制度和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摒弃知识分子所惯有的导师心态,走出理性自负和知识输入的泥沼,将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增长托付给一种超主体的社会过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宙 魏杰
虽然人们所掌握的信息集只是社会总信息集的一部分,但是社会经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构建理论来认知。在通过发展经济理论认知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实证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作用。数理方法保证了理论推导过程中的严谨性和逻辑自洽,同时其对前提假设的严格限定和推理过程的形式化提高了理论研究中各分工部分的交流效率;经验方法加深了我们对市场过程结果中各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为相互竞争的理论的选择和比较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标准。但这两种方法有其内在的缺陷,它们不能对预测提供帮助,也不能保证理论朝认知真实社会经济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鼓励理论研究的试错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朝 易连云
教育自由的探讨过往多局限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自由的概念单向度、片面化,割裂了自由的完整性。在教育自由观的建构上,应该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本真诉求出发,扬弃政治哲学"干涉最小"和"障碍最少"的单一化思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成"人"立场出发来对教育自由的认识论维度进行内涵分析。这对完整、准确地理解教育自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自由 认识论 成“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 赵雪爱
教育实验评价是教育实验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教育实验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实验评价的意义,了解教育实验评价的类型,把握教育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
教育实验 评价 类型 过程 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文章对比较教育的定义、特征及比较研究的弱点和优势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方式 ,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比较”在学科意义上不是技术上的平行对比 ,而在于对不同的知识形成内在的思想汇通。比较研究虽然容易形成对比较对象的简化和误读 ,但通过借助于外来参照系 ,又有利于反观自身、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起到教育实验室的作用。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学科特征 弱点与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