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2)
- 2023(5579)
- 2022(4656)
- 2021(4651)
- 2020(3813)
- 2019(8900)
- 2018(8819)
- 2017(15391)
- 2016(9625)
- 2015(11620)
- 2014(11928)
- 2013(10918)
- 2012(10525)
- 2011(9658)
- 2010(10109)
- 2009(8964)
- 2008(8944)
- 2007(8287)
- 2006(7293)
- 2005(6560)
- 学科
- 济(35390)
- 经济(35344)
- 管理(22640)
- 方法(21863)
- 业(20394)
- 教育(20213)
- 数学(20185)
- 数学方法(19898)
- 企(16741)
- 企业(16741)
- 中国(15317)
- 教学(12605)
- 理论(11228)
- 财(9813)
- 学(8208)
- 农(7577)
- 学法(6932)
- 教学法(6932)
- 技术(6111)
- 务(6060)
- 财务(6050)
- 财务管理(6030)
- 贸(5982)
- 贸易(5978)
- 企业财务(5824)
- 易(5787)
- 制(5641)
- 地方(5409)
- 发(5391)
- 业经(5241)
- 机构
- 大学(138192)
- 学院(131918)
- 济(46015)
- 经济(44823)
- 研究(43970)
- 管理(43214)
- 理学(37506)
- 理学院(37014)
- 管理学(36084)
- 管理学院(35818)
- 教育(31140)
- 京(30119)
- 范(28761)
- 师范(28550)
- 中国(27357)
- 科学(25176)
- 师范大学(23504)
- 财(23368)
- 江(21485)
- 所(20999)
- 中心(20000)
- 北京(19884)
- 财经(18869)
- 研究所(18812)
- 技术(18483)
- 职业(17275)
- 经(17273)
- 州(16910)
- 农(16089)
- 业大(15728)
- 基金
- 项目(80908)
- 研究(67520)
- 科学(65141)
- 基金(55344)
- 家(46006)
- 国家(45459)
- 教育(42788)
- 社会(39889)
- 科学基金(39170)
- 社会科(37597)
- 社会科学(37590)
- 省(32465)
- 编号(30088)
- 划(29107)
- 成果(28244)
- 基金项目(28002)
- 课题(24668)
- 资助(24109)
- 自然(23191)
- 自然科(22716)
- 自然科学(22714)
- 自然科学基金(22332)
- 年(21214)
- 部(20995)
- 重点(19676)
- 教育部(19536)
- 规划(18880)
- 项目编号(18233)
- 大学(18162)
- 性(18041)
共检索到20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瑶珍
基于论据发展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与他人解释与沟通,能够判断并评价他人观点的可靠性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论证已成为现今科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热点问题。要设计与发展基于论证的科学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对论证的基本元素非常清楚,并知道如何评量论证过程的品质。以最具代表性的TAP模式为例,阐述了论证过程的组成因子,并解释如何评量一个论证活动的论证品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在论证活动中可运用的教学策略及其困难和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论证 教学活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瑶珍
基于论证的科学教育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及其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科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论证"的概念出发,解释了科学教育中的论证活动,阐述了论证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的功能。开展基于论证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入发展,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推理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的成长。在考虑可供学生开展论证活动的题材时,适宜选取那些可能有多种解释的现象或理论,以有利于引发有效的论证,由此,当前科学教育中的论证活动主要包括应用具有多种替代性观念的科学理论于论证活动中以及应用社会性科学议题于论证活动中两大类。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论证 科学学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潇怡 李亭亭
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类似科学家经历的论证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实现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重要素轻知识”“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协商”的“伪论证”现象层出不穷,科学论证面临认知性、认识性和社会性多重特征的缺位。科学论证的概念分歧与理性失调,评价标准对实践的裹挟以及教师教学惯习的束缚,是“伪论证”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推动科学论证回归本真,迫切需要从科学实践的视域理解论证的意义,构建科学论证概念框架,创设真实的科学论证环境,同时寻求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科学论证 科学实践 伪论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在国外以至境外早已引起科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SSI教学在科学教育中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尤其在促进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SSI教学对于STS教育实现了一种超越。因此,SSI教学亟待引起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季薛庆
如何促进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科学教育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明确论证的含义、阐明论证在科学课程中的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论证理论,以九年级科学中"物质鉴别"实验教学为例,设计科学论证取向的实验教学。然后分析、比较了科学论证取向实验教学和传统取向实验教学之间的差异,简述科学论证取向教学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科学论证 实验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周丹华 吕贝贝
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的关键内容,同时体现了科学实践的价值属性,计算机支持的科学论证教学必然成为当下科学教育的热点领域。本文首先通过阐述概念认识和实践模型揭示科学论证的本质内涵,基于此厘清计算机支持的科学论证教学的技术功能,即在线论证辅助教学平台聚焦证据支持与认知提示,文本与图形化认知工具重在外显思维与论证过程,虚拟实验应用程序支持探究实践与过程模拟,智能反馈评估模型实现思维聚类与个性化反馈。之后,回归技术环境中的科学论证教学实践,基于“论证助学”剖析主流教学模式,即协作论证、支架式论证、游戏化论证和混合学习论证。最后,提出建议:重视“论证助学”理念,倡导教学模式的本土创新;具身营造科学论证的问题情境,优化技术支持环节;深度开展科学论证教学活动培训,构建课堂论证话语体系;探索科学论证教学的认知神经机制,加强科学论证的实证研究;推进教—学—评协同联动,发挥智能技术的思维评价优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歌 王祖浩
随着结构式论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境,以及美国科学教育课程文件《K-12框架》的颁布,研究者开始强调实践转向的科学论证教学。新的研究将教学本质视为认识论实践,提出融合式教学模式,产生了更加多元的教学结果。它反映了如下的趋势和特点:一是更加关注将实践认识论作为教学干预的评估目标;二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理解学生在论证中的学习和发展;三是深入探究教师的教学实施。科学论证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整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雨晨
论证式议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真实生活中复杂问题的意愿与能力,凸显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与儿童经验之间的联系。论证式议题教学中教师基于社会或科学真实情境创设议题,以大问题、大观念设计和组织单元教学,以师生间和生生间高质量的论证对话为主要课堂活动,是培养中小学生高阶思维、核心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具体而言,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议题,为论证活动选择“说服性”或“协商性”目标,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论证活动,为学生提供议题背景资料或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基于论证式对话和论证式写作开展表现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开展论证式议题教学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研究者需要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职前培训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并鼓励教师围绕论证式议题教学开展校本研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弭乐 郭玉英
科学论证作为核心素养的要素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科学论证教学可分为三种教学策略:结构式、科学社会式和渗透式。其中渗透式教学策略将论证作为一种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科学规律和科学文化实践活动,符合我国分科教学实际。美国科学论证教学研究起步较早,目前有两种典型的渗透式教学模型:新版ADI模型和PCRR模型。经过质性研究发现:前者适合实验教学;后者适合概念或规律教学。两种教学模型能够为我国开展科学论证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核心素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教育学知识是学术知识,而非主观感受、意见和臆断,学术知识需论证。教育学知识主要由事实陈述和价值陈述组成,不同陈述采用不同论证方式。事实陈述主要采用证据—推论方式论证,价值陈述可采用公理推理、反思平衡、概念分析等方式论证。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思想 研究规范 教育学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金泉
2007年以来,我有幸参加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开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的实地踏勘和调研论证。在这些论证中,仅高速公路项目就超过百项,涵盖了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长为9058公里,设计总占地面积为61375公顷。几年的论证实践,使我深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就要从科学的项目论证做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国和
一些卫生管理者认为:“红头文件”太少、太软,理论宣传不力、不广,是卫生改革发生失误和出现俳徊的主要原因。且不说这种认识是否全而或正确,从现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正严 许西伶 刘世玉
本研究采用系统性述评的方法,梳理三十年来国外科学论证教学相关文献,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及其教学的内涵、困境以及突破。科学论证兼具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是基于科学证据和科学推理提出科学主张,在不同科学主张中进行选择、批判和辩驳,以达到科学共识的话语过程。科学论证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像科学家一样基于证据和推理提出主张,通过对话在不确定情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的过程。科学论证教学的困境存在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堂话语中。为了突破科学论证教学困境,教师科学论证教育须体系化、实践化,教师的教学方法须多样化、个性化,师生话语权力须平等化、全体化。
关键词:
科学论证 教学困境 现实突破 系统性述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谦
本文高扬邓小平理论旗帜 ,以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为指导思想 ,针对中华文化的教育国际化之需求 ,从理论的高度对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型创新、双语大学的起源、发展和运作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的研究 ,并在实践创新层面上对建立双语教学型大学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在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 ,从教育创新的角度对建立双语教学型大学 ,提出了六大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教育实践是规范性实践,具有规范性问题,教育研究的经验主义把教育实践仅仅看作一个现象的、可经验描述性的实在,导致对规范性问题的遗忘,导致价值研究的阙如。教育研究具有认识教育实践的各种规则、规范、原则的任务,包含着目的、理想、根据、标准、形式等的证成,只有规范性论证才能真正切入这些问题。规范性研究不以说明事实为目的,它以规范性的方法来为"应然"的教育提供理由,揭示教育的理性真理,提出针对教育的理想、本质形式、规范原则的必然性知识。规范性探究证成的原则、规范等,是真实而正当的,是值得遵循和实践的,也是应当遵循和实践的。经过证成的典范、标准、应然形式、理想、目的等,不仅用来评价和衡量教育实践的各种观念...
关键词:
教育实践 规范性 规范性论证 规范语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