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6)
2023(3158)
2022(2561)
2021(2789)
2020(2134)
2019(5055)
2018(5189)
2017(7558)
2016(5572)
2015(6537)
2014(6883)
2013(5911)
2012(5819)
2011(5396)
2010(5897)
2009(5219)
2008(5317)
2007(5124)
2006(4730)
2005(4483)
作者
(14117)
(11807)
(11584)
(11254)
(7403)
(5732)
(5478)
(4709)
(4568)
(4418)
(4144)
(3832)
(3831)
(3751)
(3717)
(3702)
(3680)
(3613)
(3439)
(3413)
(3324)
(3010)
(2954)
(2845)
(2718)
(2710)
(2623)
(2527)
(2510)
(2478)
学科
教育(18885)
中国(11108)
(10896)
经济(10875)
管理(9796)
理论(7366)
(6943)
教学(6730)
(6651)
(5858)
企业(5858)
方法(4275)
(4067)
研究(3969)
发展(3757)
(3634)
(3411)
(3397)
(3342)
思想(3290)
改革(3218)
政治(3164)
高等(3157)
技术(3156)
数学(3156)
学法(3132)
教学法(3132)
数学方法(2973)
思想政治(2951)
政治教育(2951)
机构
大学(75138)
学院(68868)
研究(29053)
教育(27397)
(21310)
师范(21206)
(18894)
科学(18435)
师范大学(17621)
管理(17339)
(16267)
中国(15953)
经济(15456)
(15098)
理学(14112)
理学院(13786)
研究所(13597)
管理学(13139)
北京(13128)
(13096)
技术(13063)
管理学院(12987)
职业(12247)
中心(12176)
教育学(10513)
(10269)
(10182)
(9796)
(9111)
业大(8584)
基金
项目(38104)
研究(34895)
科学(30755)
教育(25407)
基金(22928)
(19380)
国家(19020)
成果(18245)
社会(17907)
编号(17591)
社会科(16491)
社会科学(16487)
(16069)
(16004)
课题(15777)
科学基金(14959)
(13888)
规划(10938)
基金项目(10780)
项目编号(10616)
重点(10271)
(10036)
研究成果(9959)
(9936)
(9792)
资助(9759)
教育部(9169)
(9024)
(9018)
(8781)
期刊
教育(47295)
研究(32665)
中国(27953)
(21764)
经济(21764)
学报(11415)
职业(11142)
技术(10688)
科学(9825)
大学(9824)
(9140)
(7548)
学学(7282)
技术教育(7263)
职业技术(7263)
职业技术教育(7263)
管理(6883)
农业(6341)
(5914)
论坛(5914)
高等(5547)
图书(5395)
成人(5043)
成人教育(5043)
高等教育(4904)
(4899)
发展(4093)
(4093)
(3939)
金融(3939)
共检索到12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科学写作融入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文风自由、形式多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提高科学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媒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在国外以至境外早已引起科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SSI教学在科学教育中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尤其在促进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SSI教学对于STS教育实现了一种超越。因此,SSI教学亟待引起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克文  
科学的本质阐明了科学的基本特征 ,认识科学的本质对于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 ,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 ,进而确立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科学的本质 ,并对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逸  
西方科学教育的科学主义方向源自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我国的科学教育舶来于西方,经历发展初期的短暂"黄金时代"后同样趋向科学主义发展。但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科学主义的过度膨胀导致了科学教育的诸多弊病,更带来了对文明社会的破坏,人们重新呼唤人文反思的复归。科学教育的人文转向,就是要在科学教育中充分挖掘人文素养,克服唯科学主义的倾向,使科学教育与人文传统之间保持张力而相互调剂,从而使科学教育真正走上充满人性关怀和理性化的道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具有多重的角色和功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全面了解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同时,科学史应用于基础科学教育时可能产生困难和危险。因此,要重视科学史教育应用的研究,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史修养,推进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瑶珍  
基于论据发展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与他人解释与沟通,能够判断并评价他人观点的可靠性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论证已成为现今科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热点问题。要设计与发展基于论证的科学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对论证的基本元素非常清楚,并知道如何评量论证过程的品质。以最具代表性的TAP模式为例,阐述了论证过程的组成因子,并解释如何评量一个论证活动的论证品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在论证活动中可运用的教学策略及其困难和应对的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瑞生  
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科学精神洪瑞生高等美术教育(以下简称美术教育)有机地综合了两大学科:艺术和教育科学。尽管美术教育有其特殊的目标、规律和行为,但教育终究是科学,人们研究、实施美术教育需要科学精神。这一科学精神体现在: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认识美术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琴  庞丽娟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定义和内涵两个角度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是科学内涵的三个重要体现。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关注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学者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保护环境、遏制生态恶化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掌握环境学科专业英语,及时了解国际环境科学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以及紧跟国际环境学科热点、前沿,是环境相关高校学生及环境科研人员提升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我国环境科技"拿进来,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全球化进展,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覆盖度越来越广,英语教学和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专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红军  
论科学教育中的模型方法教育●邢红军模型及模型方法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科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需要人们运用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演算,而且还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克服研究对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玮  郑毓信  
科学家的共有信念和观念是"科学文化"的第一种涵义,对此应从行为准则、哲学观念与思维方式等不同层面作出具体分析;"科学文化"的第二种涵义突出强调了科学对于整体性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特别是,我们既应看到科学对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应清楚认识其可能的消极影响。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也就为"科学文化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学术界对科学精神内涵阐释的介绍,又对处于历史文化境脉中的西方科学精神源流的梳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论辩,从而对科学精神具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正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基础科学教育中实践科学精神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希冀科学精神的养成从课程到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策略都能得到落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在百花盛开的中国科学园地里,教育科学这朵鲜花的绽开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笔者谨对教育科学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议论。一、教育科学与教育科学分类学基于种种不同的视角而有种种不同的划分。我们似乎还可以作另一种划分:一类是离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