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3)
- 2023(3509)
- 2022(2840)
- 2021(3097)
- 2020(2372)
- 2019(5560)
- 2018(5719)
- 2017(8423)
- 2016(5973)
- 2015(6916)
- 2014(7232)
- 2013(6244)
- 2012(6135)
- 2011(5663)
- 2010(6188)
- 2009(5535)
- 2008(5625)
- 2007(5459)
- 2006(5112)
- 2005(4724)
- 学科
- 教育(19268)
- 济(12678)
- 经济(12655)
- 中国(11865)
- 管理(10378)
- 理论(7847)
- 学(7366)
- 业(7354)
- 教学(6800)
- 企(6216)
- 企业(6216)
- 方法(4578)
- 研究(4272)
- 发(4260)
- 发展(3912)
- 展(3789)
- 政治(3730)
- 革(3723)
- 农(3708)
- 思想(3706)
- 财(3595)
- 数学(3345)
- 改革(3257)
- 技术(3234)
- 思想政治(3213)
- 政治教育(3213)
- 治教(3213)
- 高等(3199)
- 学法(3196)
- 教学法(3196)
- 机构
- 大学(81502)
- 学院(74950)
- 研究(31354)
- 教育(27871)
- 范(22404)
- 师范(22299)
- 京(20211)
- 科学(19774)
- 济(19091)
- 管理(18793)
- 师范大学(18567)
- 经济(18222)
- 中国(17686)
- 所(16246)
- 理学(15308)
- 理学院(14950)
- 研究所(14611)
- 管理学(14292)
- 管理学院(14119)
- 江(13959)
- 北京(13940)
- 技术(13381)
- 中心(13010)
- 职业(12512)
- 院(11013)
- 州(10854)
- 教育学(10700)
- 财(10375)
- 农(10298)
- 业大(9016)
- 基金
- 项目(41393)
- 研究(37590)
- 科学(33261)
- 教育(26545)
- 基金(25265)
- 家(21319)
- 国家(20944)
- 社会(20001)
- 成果(19489)
- 编号(18724)
- 社会科(18329)
- 社会科学(18324)
- 省(17101)
- 划(16920)
- 课题(16490)
- 科学基金(16469)
- 年(14552)
- 基金项目(11836)
- 规划(11547)
- 项目编号(11353)
- 重点(10969)
- 部(10733)
- 资助(10592)
- 性(10569)
- 研究成果(10535)
- 度(10445)
- 教育部(9812)
- 一(9681)
- 发(9633)
- 阶(9443)
共检索到136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逸
西方科学教育的科学主义方向源自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我国的科学教育舶来于西方,经历发展初期的短暂"黄金时代"后同样趋向科学主义发展。但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科学主义的过度膨胀导致了科学教育的诸多弊病,更带来了对文明社会的破坏,人们重新呼唤人文反思的复归。科学教育的人文转向,就是要在科学教育中充分挖掘人文素养,克服唯科学主义的倾向,使科学教育与人文传统之间保持张力而相互调剂,从而使科学教育真正走上充满人性关怀和理性化的道路。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 科学主义 人文转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世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历史的反思 ,来探索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现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本文的基本思路是 :(1)尽管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但是它们又拥有某些共同的发展因素 ,因此存在着相互统一的现实可能性 ;(2 )在高等教育理论领域 ,独断式的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交替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在实践层面上 ,只有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统一思想的指导下 ,高等教育事业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人类思想发展而言 ,具有积极的宣示意义。
关键词: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高等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试析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张斌贤一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一直是我国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士所努力追求的基本目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虽从未对“科学化”的内涵作过明确的界定,但几乎“约定俗成”的认识无非是两个方面:或是把科学化等同于科学体系,因而,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周谷平
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杨东平周谷平科学的发展和传播,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始料不及的后果和变异。对科学的认识从没有象今天这样错综复杂、尖锐对立。对科学的迷信和科学主义(或曰唯科学主义)的产生,导致了人类精神文化的深刻变异。科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郅庭瑾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信仰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倾向,其中体现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刻意追求数学化,一味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移植,片面注重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本文简要叙述了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分析了对教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科学主义 教育研究 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建华
本文从分析科学主义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出发,指出这种片面崇拜科学和科学方法价值的社会思潮对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主义知识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冲击,最终对其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行批判。
关键词: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教育知识 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建朝、曹红丽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第1期撰文认为,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一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导致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形成了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不仅实现了现代工业的自动化和技术化,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领域提出了以“科学理性”为导向的分析、预测、规划和控制的更高要求,这意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致远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听众:早上好!首先欢迎您来上图听讲座。上图讲座将迎来25周年的生日,为了感谢各位听众的支持与厚爱,我们组织并策划了一系列优秀的讲座,热诚期待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崇尚实验主义取向和科学主义取向的学者分别就教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实验主义取向试图将教育研究融合到大学各学科领域和教育活动之中,倾向于合作式而非专业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模式,强调大学不同学科的学者、中小学教师、学校督导、家长等都应是教育研究的参与者。科学主义取向则试图将教育学术研究职业化,将其与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分离开来。在学术争论和博弈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牢牢确立了教育研究的话语权,量化实证式的教育研究成为规制美国教育研究整体取向的主导力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红霞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就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中国割地赔款的耻辱。中国人在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巨大实用价值的同时,也自然地产生了对西方科学的过分崇拜和颂扬,从而导致了科学主义思潮的出现。科学主义诞生后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惠丽 林瑞华
唯科学主义是近代西方社会的产物,它具有以下基本理论特征:科学和技术是"万能的",主张价值无涉,反对形而上学。在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职业教育以追求技术为核心指向,侧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实施行为主义式的训练,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要在以下方面进行超越: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开设人文素养课程,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唯科学主义 职业教育 局限 超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梦溪
论述了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指出文理兼容是实现融合的主要方法,同时应该进行哲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
文检课 科学道德 人文精神 文理兼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斌 尹艳秋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唐斌尹艳秋近年来,关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成为了高教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应指出的是,在目前的理论探讨中存在着一种将“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的认识,似乎在教育中弘扬了科学精神,不仅不利于人文精神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