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7)
- 2023(4521)
- 2022(3790)
- 2021(3985)
- 2020(3138)
- 2019(7355)
- 2018(7355)
- 2017(12276)
- 2016(8014)
- 2015(9130)
- 2014(9592)
- 2013(8577)
- 2012(8178)
- 2011(7553)
- 2010(8130)
- 2009(7397)
- 2008(7535)
- 2007(7164)
- 2006(6805)
- 2005(6345)
- 学科
- 教育(19126)
- 济(19038)
- 经济(19010)
- 管理(13297)
- 中国(12608)
- 银(11032)
- 银行(11026)
- 业(10446)
- 行(10205)
- 理论(9919)
- 制(9767)
- 方法(8903)
- 企(8585)
- 企业(8585)
- 学(7411)
- 教学(7111)
- 业务(6977)
- 度(6893)
- 制度(6890)
- 数学(6090)
- 银行制(6023)
- 数学方法(5872)
- 融(5531)
- 金融(5531)
- 农(5510)
- 发(4999)
- 发展(4495)
- 研究(4373)
- 展(4371)
- 业经(4362)
- 机构
- 大学(106636)
- 学院(101583)
- 研究(38392)
- 管理(29946)
- 中国(28879)
- 教育(28484)
- 济(27098)
- 范(27079)
- 师范(26931)
- 经济(25966)
- 京(25670)
- 科学(24225)
- 理学(24137)
- 理学院(23662)
- 管理学(22825)
- 管理学院(22591)
- 师范大学(22293)
- 所(19355)
- 江(18669)
- 北京(17609)
- 中心(17510)
- 研究所(17410)
- 财(16024)
- 技术(15634)
- 州(15559)
- 农(15105)
- 职业(14687)
- 银(14349)
- 银行(13809)
- 院(13424)
- 基金
- 项目(57190)
- 研究(48376)
- 科学(45808)
- 基金(37229)
- 教育(31447)
- 家(31282)
- 国家(30827)
- 社会(27022)
- 科学基金(25528)
- 社会科(25225)
- 社会科学(25219)
- 省(24103)
- 编号(22600)
- 划(21965)
- 成果(21858)
- 课题(19284)
- 基金项目(18853)
- 年(16852)
- 资助(16594)
- 自然(15165)
- 自然科(14817)
- 自然科学(14813)
- 自然科学基金(14528)
- 规划(14221)
- 重点(14180)
- 部(13746)
- 项目编号(13646)
- 发(13528)
- 性(12873)
- 教育部(12559)
共检索到181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叶梓
思维旅行是学生与教师在一种想象的旅行环境中以专门设计的讨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目前,已在科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此,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基本特点以及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并选择了概念图、思维导图和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中介工具,对思维旅行在科学教育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思维旅行 概念教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苗学玲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共同生产出来的体验。多年来,众多研究关注背包客旅行带来哪些个人成长、旅行动机,以及目的地等其他客观因素的作用,却忽略了旅行者对故事的思考。于是,理论界有旅行带来的个人成长无须努力、轻而易举的论断,而报界探讨"旅行是心灵鸡汤"是否是伪命题。基于此,该文的研究问题是旅行者的主观因素,特别是反思,如何促成个人成长。文章采用自我民族志收集资料,讲述2011年和2014年作者在旅行中结识的两位单身女性和她们的故事,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以及旅行结束后的持续思考,试图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邵泽斌
研究者分析教育问题、解释教育现象、概括教育特征和阐释教育思想能力之间的差别,体现了其深度思维品质的差异。教育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基于对教育现象之想象力的联想思维、基于对教育行为之合理性的透视思维、基于对教育权威之超越性的批判思维、基于对教育思想之涌动性的具身思维四个方面。培植和发展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引导研究者进入观点触类旁通、反思深邃深刻、批判合理合情、思想诗性灵动的思维新境界,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担当。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思维 深度思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晔 刘清东
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的研学旅行,有着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其本身所具备的自然性、体验性与教育性等特征,不仅能使个体回归自然、亲近社会与走向自我,而且能使个体在自然中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发展及完成自己,在人格化中实现自我,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为了保障研学旅行在我国开展过程中的实效性,需要合理设计研学课程,明确研学价值追求;增强研学导师教育修养,提高研学旅行教育质量;构建合理保障机制,为研学旅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研学课程设计 研学导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建朝、曹红丽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第1期撰文认为,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书生 李瑞芳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建设问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战略思维强化顶层设计,统揽经济发展全局;二是以历史思维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以辩证思维深化规律认识,认识和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四是以系统思维全局性谋划,提升经济建设整体性;五是以创新思维破解突出难题,激发经济建设活力;六是以底线思维谋主动作为,抵御经济建设风险。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科学思维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若何
从洛阳到华山,再走川藏线;从深圳到凤凰,再游长沙;从婺源到黄山,再行至南京。仔细想想,有超过40天的时间,我都在旅途中度过。旅行,已经渐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旅行不仅丰富生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让我遇见另一个自己。长途旅行之后总会有别样的收获,不一样的风景邂逅不一样的自己。一个人的旅途,有过不少困惑,轨迹在一次次探索之后渐渐明晰起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新宇
喜欢旅行的德国人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说法:Reisebildet。翻译成中文,大概的意思就是通过旅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008年9月,我在欧洲出差和休假,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受。我这次旅行的一个重点是瑞士。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更是高居世界之首。在享受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美景美食之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卡卡之
相机的自助旅行,听起来像是挎着相机去自助旅行,但在网友猫咪菜发起的活动中,相机才是真正的主角——几部相机被编上号在城市之间传递,记录下城市青年们的生活状态……把漂流本换成相机会怎样2011年9月,七部旧相机分别从北京、上海、福州等城市出发,开始旅行。时隔一年多后,2013年年初,几十部相机从全球的诸多城市出发,记录下全球华人青年的生活状态和心愿。这场创意活动的发起人叫猫咪菜,在电视台担任剪辑师的她工作忙碌,但却爱做点有创意的事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茅育青 周春儿 丛李方
思维导图是一幅幅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的树枝状结构图,它以人类的大脑构造为依据,借助颜色、图像、符号来帮助人们记忆和增强创造力,是一种有效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为创新成人教育的教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与方法,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考试、人生规划、知识学习与知识管理中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成人教育 教学 学习 应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许多人把领先进行灰领人才培训的学校成功的秘密归结为其办学的“灰领思维”,即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培养市场实用型的灰领人才。市场什么人才抢手热门,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而“订单办学”和校企合作更使这些高校真正实现了与市场的零距离。所谓“灰领思维”具体表现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慧滨 左旦平
我国旅行成本法案例研究多数未分清旅行成本与旅游目的地本身价格的关系,推导的游憩需求曲线是旅行成本—旅游人次模型,而不是旅游目的地本身的价格—旅游人次需求曲线。文章具体说明了区域旅行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并用乔光华文章数据重新对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进行计算,对旅行成本的构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出其消费者剩余为0.9221×108元a/,比原研究中的0.0937×108元a/高出近10倍。认为乔光华等的研究在推断游憩需求曲线时存在方法上的问题,直接将旅行成本和时间价值作为游憩价值不符合旅行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共物品无(或低)市场价格的经济理论。还对调整后的旅行成本数据进行了计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才德
随着我国旅游业产业规模的形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之后,入境客源急剧下降,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条件下,为招徕组织客源,在价格及其旅行费用结算方面给境内外客户提供了较优惠的条件。这对入境客源的全面恢复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此也造成旅游经济秩序的不稳定,使旅游企业间拖欠款现象越来越严重,债权人与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晓梅
人生是一场旅行,而家是这场旅行中的起点和终点。一直以来,家是一个极富内涵的学术概念,家作为一种存在和隐喻,其界限往往超越了家屋和家庭关系,延伸到社区、城市、区域和国家。在流动性背景下,家的尺度转换以及透过家理解社会与空间的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协商成为研究的热点。旅游作为流动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同时成为旅游的推力与拉力,充满矛盾与情感牵绊。旅游是一个过程,从离家到回家,从逃离到怀念到依恋,家总是如影相随。也就是说,旅游与家相伴而生,二者的互动不仅有物质、情感、想象的维度,亦有权力博弈,同时,也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旅游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对话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
关键词:
旅游 回家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