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1)
2023(9404)
2022(8415)
2021(8137)
2020(6753)
2019(15838)
2018(15906)
2017(30264)
2016(16738)
2015(19237)
2014(19393)
2013(18876)
2012(17215)
2011(15469)
2010(15441)
2009(13694)
2008(12985)
2007(11247)
2006(9648)
2005(8300)
作者
(47312)
(38859)
(38664)
(36715)
(24773)
(18592)
(17713)
(15506)
(14804)
(13856)
(13482)
(12808)
(12180)
(12098)
(11990)
(11916)
(11631)
(11573)
(10973)
(10954)
(9706)
(9480)
(9303)
(8871)
(8848)
(8658)
(8626)
(8541)
(7876)
(7846)
学科
(60328)
经济(60260)
管理(46968)
(42978)
(37005)
企业(37005)
方法(30367)
数学(25885)
数学方法(25501)
中国(15749)
(15241)
(15086)
理论(14383)
(14099)
业经(13619)
地方(12390)
教学(12005)
(11465)
技术(11444)
教育(11306)
(10193)
贸易(10188)
农业(10183)
(9875)
环境(9615)
(9333)
财务(9275)
财务管理(9260)
(9196)
(9106)
机构
大学(233857)
学院(231276)
管理(94528)
理学(82805)
(82345)
理学院(81879)
管理学(80329)
经济(80259)
管理学院(79928)
研究(72767)
中国(50224)
(50101)
科学(48149)
(36214)
(35611)
(35570)
师范(35264)
业大(34568)
(33083)
中心(32918)
研究所(32885)
(32419)
北京(31795)
财经(29933)
师范大学(28535)
(27227)
(27167)
技术(26780)
(26422)
农业(25877)
基金
项目(163533)
科学(127905)
研究(123382)
基金(115624)
(99567)
国家(98696)
科学基金(85236)
社会(73271)
社会科(69336)
社会科学(69316)
(65012)
基金项目(62651)
教育(59436)
自然(56147)
自然科(54826)
自然科学(54815)
(54804)
自然科学基金(53805)
编号(52790)
资助(47301)
成果(43699)
课题(36359)
重点(36171)
(35841)
(34157)
(34007)
项目编号(32948)
创新(31660)
大学(31491)
教育部(31048)
期刊
(86024)
经济(86024)
研究(68512)
中国(44227)
教育(41854)
学报(35575)
管理(34049)
科学(33340)
(29234)
大学(27042)
(25826)
学学(24617)
技术(22840)
农业(21296)
图书(16305)
业经(14300)
(14226)
金融(14226)
财经(13705)
经济研究(12919)
理论(12502)
科技(12451)
情报(12303)
实践(11865)
(11865)
(11516)
问题(11065)
技术经济(10823)
(10631)
书馆(10279)
共检索到32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小菊  王祖浩  
PCK是教师面对具体学科内容主题时所特有的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形式的知识。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探讨了PCK的内涵和结构,结合科学教育案例阐述了PCK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对科学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课堂教学实践和有计划培养两方面分析了对科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科学教师PCK的研究方法丰富多样,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类。国外科学教师PCK研究的分析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学科教学知识(PCK)被舒尔曼列为教师七大教学知识基础之一,此后,PCK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不断趋于丰富和完整。同时,PCK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也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在科学教育中,组成科学教师的PCK包括科学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教学法知识、科学素养评价知识等,所以需要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容、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进行研究,并通过由新手教师、专家教师等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对话和互动,才能促成PCK的形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新颜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Ucinet6和cite Space3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从"关系"角度定量分析了国外教师pcK研究的概貌、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基于不同角度的探析,提出了开展特定领域、开发有效研究工具、关注"学"视角、重视技术整合的四条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国良  袁维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彩霞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教师研究的新焦点。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Shulman,1986),其内涵与结构不断演变。教师PCK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给学生的知识。它具有与内容相关;基于经验反思;有实践性;个体性以及情境性的特征。结构上,研究者基于Shulman(1986)的两个主要成分予以扩展;它是一个综合体;与其他教师知识类型紧密关联。值得注意的是,特定教师群体的特定主题PCK是日后研究的生长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心红  徐学福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内在机制包括核心机制、外围机制和动力机制三个基本部分。核心机制揭示教师如何实现从学科内容知识到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这是一个多重嵌套的交互循环机制,其中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转化、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内部循环、学科内容知识循环与学科教学知识循环的联动循环等多重逻辑。外围机制揭示学科教学知识如何适切于具体的教学事理系统。教学场域中的时间、空间、人、行为、信息、意义等因素要求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应"物合事理"。动力机制揭示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动力系统。选择动力、持存动力、变革动力是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三种基本动力,三者的协同作用推动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生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采用问卷测查法,本研究考察了32名小学数学专家与非专家教师①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果表明,除了教学设计思想这一维度外,两类教师在理解学生思维、诊断学生错误想法与所采用教学策略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与非专家教师相比,专家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错误想法与难点,所采用的策略倾向于从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入手,而非专家教师则直接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本研究也就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勤超  陈群波  袁晓东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为了解当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限制和关键影响因素,为教师研修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实践依据,本文以S市H区小学语文教师为例开展了学科教学知识调查。研究以格罗斯曼的教师知识分类为基础,从教学内容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四个维度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进行衡量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普遍需要提高,学历、职称对教师知识的作用不明显,新教师需要重点提高学生知识和课程知识。基于现状和需求,研究提出要加强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要基于学科教学知识构建教师教育课程,并开展研修一体的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启发  
有关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已经从概念分析和内涵梳理发展到策略探索层面,对知识建构主体的研究也从在职教师扩大到了职前教师(即师范生)。面对职前英语教师缺乏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环境与条件的现实,教师教育者可以借助学习策略和建构主义理论,利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交互策略、自主建构策略、职业认同策略和实践建构策略来指导、推动建构行动,以此提高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效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汤杰英  周兢  韩春红  
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研究者可谓莫衷一是。研究者从"教学性"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将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厘清为三大类: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关于教学对象的知识和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然后,对教师知识如何向这三类知识转化做了分析。最后,对教师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走向学科教学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向之一,构建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体系成为必需。"学习即感知与环境给养的互惠","教学即创设学习环境"是新的学习与教学的隐喻,以此审视我们的学校教学改革,其关键在于要建立面向学习者的教学系统,这种教学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于:关注的是人——学习者及其学习,学习是互动的过程。所有这些互动都可以被适当利用而转化为系统运作的新动力。基于此,学科教学设计要以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为导向,其实质就是设计促进学习者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中包含了所有支持学习的资源和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银霞  孔企平  
近三十年来,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MPCK)与数学教与学质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多项实证研究表明:教师的MPCK对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涉及对数学教学任务水平和对学生学习支持程度的影响;教师的MPCK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变量,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观念均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教师的MPCK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数学教学为中介变量。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数学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军  
运用资金奖励、学术声誉和学术旨趣三个概念,考察了一流学科教师从事知识转化活动的内外部动机。基于对来自四个硬学科的20名教师进行的个人访谈,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教师参与知识转化的价值取向与个人动机之间的关系。发现,那些持有学术与知识转化相分离的传统学术信念的教师,更有可能受到外部动机的驱使,将知识转化作为获取资源的一种手段,以支持他们对“学术声望”的追求。相比之下,那些持有创业信念的教师,其内在动机是成果转化研究中的自主性和“学术旨趣”,同时也受到“资金奖励”的激励。鼓励一流学科教师参与知识转化的政策应该建立在声誉和内在动机之上,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动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宝敏   屈曼祺   黄文千  
跨学科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构建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影响路径的假设,从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内部结构、个人因素、教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层面探究11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验证构建的影响路径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从内部结构分析,跨学科教学知识和跨学科教学情意都会正向影响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其中跨学科教学知识的影响效应大于跨学科教学情意。个人因素中,教师的专业投入通过影响跨学科教学知识和跨学科教学情意促进跨学科教学实践;教师创新意识和自我效能与专业投入存在正相关。教学因素中,工具支架会通过影响教师跨学科教学知识和跨学科教学情意影响跨学科教学实践,教学经验通过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知识影响跨学科教学实践,且二者均会直接影响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工具支架与教学经验都与课堂管理存在相关关系。环境因素中,学校跨学科教学文化营造会通过影响教师跨学科教学情意影响教师的跨学科教学实践;资源支持与文化营造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对研究发现进行讨论,并从四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伍叶琴  郑志辉  戴宏才  
国内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等。学科教学知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重复研究较多、缺乏对特定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深入研究、缺乏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阶段的研究、缺乏对师范院校促进学生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深入、系统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