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5)
2023(2464)
2022(2024)
2021(2036)
2020(1661)
2019(4031)
2018(3717)
2017(6530)
2016(3915)
2015(4538)
2014(4616)
2013(4166)
2012(3975)
2011(3541)
2010(3617)
2009(3077)
2008(3106)
2007(2671)
2006(2289)
2005(2126)
作者
(9421)
(7793)
(7478)
(7411)
(4850)
(3591)
(3518)
(3076)
(3053)
(2776)
(2637)
(2522)
(2474)
(2391)
(2391)
(2319)
(2303)
(2301)
(2292)
(2257)
(2069)
(1978)
(1884)
(1862)
(1833)
(1792)
(1734)
(1729)
(1562)
(1558)
学科
(10575)
经济(10558)
管理(9466)
(8606)
(6247)
企业(6247)
(4428)
教学(4207)
中国(4056)
方法(3948)
理论(3857)
(3634)
(3437)
数学(3418)
数学方法(3350)
(3069)
财务(3061)
财务管理(3051)
教育(3021)
农业(2928)
企业财务(2912)
学法(2877)
教学法(2877)
(2524)
金融(2524)
(2465)
学理(2461)
学理论(2461)
业经(2391)
(2390)
机构
学院(48982)
大学(47799)
研究(16372)
(15937)
经济(15493)
管理(14846)
理学(12387)
中国(12247)
理学院(12201)
管理学(11929)
管理学院(11827)
(10141)
(10092)
师范(10047)
(9814)
科学(9745)
教育(9257)
师范大学(8033)
(7943)
(7921)
中心(7732)
财经(7392)
技术(7326)
职业(7159)
研究所(6887)
北京(6858)
(6802)
(6333)
(6327)
(6083)
基金
项目(30965)
研究(27446)
科学(24316)
基金(20055)
(17045)
国家(16841)
教育(15654)
社会(15195)
社会科(14362)
社会科学(14361)
科学基金(14224)
(12690)
编号(12570)
成果(11627)
(11078)
基金项目(10122)
课题(9956)
(8613)
资助(8433)
自然(7872)
(7692)
自然科(7662)
自然科学(7660)
重点(7640)
(7571)
自然科学基金(7533)
项目编号(7493)
规划(7266)
(7077)
教育部(6978)
期刊
教育(18072)
研究(17551)
(17405)
经济(17405)
中国(14629)
(8595)
(6678)
学报(6532)
技术(6010)
科学(5753)
职业(5504)
大学(5448)
(5051)
金融(5051)
管理(5020)
学学(4725)
农业(4648)
财经(4198)
技术教育(3761)
职业技术(3761)
职业技术教育(3761)
(3575)
(3225)
论坛(3225)
会计(3145)
图书(2845)
(2779)
业经(2749)
经济研究(2683)
世界(2511)
共检索到79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熊建辉  李晶  
2006年颁布《全国能力本位的教师标准》后,菲律宾教育部认识到全国标准只是面向所有教师的通用专业标准,为使标准真正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质量的实效,还应开发各门学科的教师专业标准。有鉴于此,菲律宾国家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所历时两年开发了《全国科学教师专业标准》。标准体现了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专业性和个性化特征。相比之下,我国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科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养缺乏衔接性;而且,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停留在理念层面,科学教师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等教育比较薄弱。菲律宾标准明确的培养方向、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的学习方式及培养体系不仅在理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红芳  
菲律宾BOT方案成功的经验沈红芳(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菲律宾的BOT方案自1993年7月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亚洲成功的典范”。根据菲律宾BOT中心的统计,截至1996年4月,竣工的各类项目共23个,资金总额达34.3亿美元。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美  
美国一向把科学教育看做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高度关注科学教师的质量。建立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联邦政府在长期支持"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建立优秀科学教学专业标准并认证优秀科学教师的基础上,近年又在教育发展战略上强调"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并从政策上和经费投入上提出"投资卓越教学",推广优秀科学教师实践,借以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促进整个教育质量提高。本文旨在解读分析美国"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开发的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准则、内容、特点,从而为我国试行教师专业标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玉成  
菲律宾的承包市场准入□傅玉成一、菲律宾的建筑业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业一样,菲律宾的建筑业对国家的发展及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本地建筑业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展示了它的实力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费利克斯·利布罗  陈垄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菲律宾的教育制度以及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然后讨论菲律宾大学开放大学(简称菲律宾开放大学)在菲律宾远程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大学的学术课程、学生支持服务、课程发展、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全国性学习中心网络以及导师制。文章最后总结了菲律宾开放大学在过去十年发展中的经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琼  刘丽  李畅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菲律宾小额人身保险的经验、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在菲律宾,真正意义上的小额人身保险始于2006年,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众对小额人身保险的普遍认同;二是政府坚定的决心和全面介入;三是小额人身保险销售渠道的网络化。对于我国正在开展的小额人身保险而言,菲律宾的经验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云华  
在60年代,菲律宾经济遥遥领先于其邻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开始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然而,由于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菲律宾经济从80年代开始陷入困境,长期停滞不前,被后来居上的四小龙和其它邻国远远地抛在后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盛尧  
菲律宾的土地改革唐盛尧菲律宾有40%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最贫困的当属农民。菲律宾政府认为,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及农业生产力低是造成许多菲律宾人贫穷的两个主要原因。为了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标,菲律宾从1972年就开始进行土改,但由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继红  方建光  金显仕  梁翻鹏  
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测定了在3、5和8℃下,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的关系及其能量收支情况。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与体重负相关;温度对耗氧率的影响与体重有关。摄食率、生长率(净生长率、毛生长率)与温度正相关。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代谢分配率、排粪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变化极其显著(P<0.01);生长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能量收支方程中,排粪能所占比例较大,在41.131%~60.69%之间,代谢能在23.37%~32.73%之间,生长能在6.13%~34.63%之间,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低于3%。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钟棣  
菲律宾经济开始起飞上海财经大学朱钟棣"菲律宾不再是只虎崽,而是一只老虎!"英国贸易大臣尼达姆(RichardNeedham)访菲后得出的这个结论,一直被菲律宾政界与民间引以为荣。的确,菲律宾在1993年之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一直小于2%,199...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帅民,郭永利,王效绩,王大军  
菲律宾的农业保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罗帅民,郭永利,王效绩,王大军菲律宾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农业保险在实施农业生产计划中的风险保障作用。1978年菲政府就为开展以增加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技术革新计划,由总统任命农业部长、土改部部长、国防部部长、预算管理部部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代帆  
本研究基于在菲律宾的问卷调查,对中国和日本在菲律宾的软实力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无论在经济软实力、人力资源、文化软实力、政治软实力还是外交软实力等方面,都要落后于日本。要拓展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中国需要学习日本推进文化外交和软实力的经验。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优势,还要以更具效率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重视国内问题的外部示范性,以国内社会的"善治"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高度重视民间外交,拓展对外交往的渠道;改变以经济为主轴的急功近利的对外交往模式,真正把文化外交至于战略位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其怀  付仲文  李宁  王青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