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1)
2023(4433)
2022(3898)
2021(3786)
2020(3039)
2019(7078)
2018(7097)
2017(13293)
2016(7408)
2015(8319)
2014(8633)
2013(8247)
2012(7690)
2011(6936)
2010(7293)
2009(6622)
2008(6666)
2007(6352)
2006(5768)
2005(5212)
作者
(20483)
(16791)
(16556)
(16064)
(10611)
(8095)
(7763)
(6594)
(6471)
(6339)
(5746)
(5668)
(5577)
(5365)
(5150)
(5122)
(5088)
(4986)
(4913)
(4828)
(4473)
(4078)
(4059)
(4013)
(3865)
(3856)
(3773)
(3692)
(3423)
(3379)
学科
(26940)
经济(26798)
管理(20410)
(18572)
(17310)
企业(17310)
方法(11056)
中国(9847)
(9403)
理论(8695)
(8501)
业经(8096)
(7958)
教育(7314)
(7234)
(7184)
数学(7065)
数学方法(6956)
(6007)
财务(5995)
财务管理(5973)
地方(5836)
企业财务(5708)
结构(5475)
(5389)
农业(5013)
社会(4789)
产业(4680)
(4655)
银行(4646)
机构
学院(101551)
大学(101029)
(36756)
经济(35697)
管理(35128)
研究(33202)
理学(29338)
理学院(28919)
管理学(28269)
管理学院(28059)
中国(26357)
(21905)
科学(20770)
(20431)
(18041)
(16766)
(16078)
师范(15928)
中心(15866)
财经(15452)
研究所(14659)
(14225)
(14185)
北京(14160)
(13808)
业大(12573)
师范大学(12517)
技术(12073)
(11997)
(11633)
基金
项目(59971)
研究(47784)
科学(46676)
基金(41054)
(34704)
国家(34287)
社会(30469)
科学基金(29284)
社会科(27421)
社会科学(27404)
(24281)
教育(23667)
基金项目(21395)
编号(21378)
(19900)
成果(19065)
自然(17335)
自然科(16900)
自然科学(16897)
资助(16767)
自然科学基金(16621)
课题(15293)
重点(13743)
(13314)
项目编号(13174)
(12896)
(12877)
(12614)
大学(12289)
(12185)
期刊
(48526)
经济(48526)
研究(34198)
中国(26481)
教育(20721)
(18751)
学报(15961)
科学(14633)
管理(14152)
(13708)
大学(12786)
学学(11502)
技术(9695)
(9496)
金融(9496)
农业(8636)
财经(8433)
业经(8100)
图书(7502)
(7365)
经济研究(7196)
问题(6057)
职业(5951)
(5950)
财会(5598)
书馆(5547)
图书馆(5547)
(5370)
论坛(5370)
现代(4722)
共检索到167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长林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标识符,也是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讨论主要集中在方法论的视域,更多地是一种技术理性的分析,注重其方法、步骤、应用的研究,而对其深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隐喻则鲜有关注。对杜威科学探究思想的解读,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科学探究的深层文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杜威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对现代社会、科学和教育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其精髓是鼓励探究与创新,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杜威对儿童的创造性、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以及初等教育阶段良好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杜威的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探究"在杜威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是借由"探究",杜威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科学化、实践化的改造,将"实验性的探究"置于认识论的内核,构建了"探究认识论",从而扭转了传统认识论的"知识旁观者"困局,实现了对传统教育的革新。本文认为"探究"具有作为动因的"由问题情境引发的‘解题’的需要"、"实验性的亲历者认识论"的实质、"理智"的保障、"思维五阶段法"的模式与作为结果的"有根据的断言"五个维度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借此显明"探究"与"学习"的一致内涵及同构进路,并尝试以此五维度完整建构杜威哲学认识论及其探究学习观链条。最后在此基础上点明了杜威"探究学习"、"做中学"及其"参与性认知"的同源异流、多面会通之体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国忠  
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有不同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纸笔测量成本低但效度也低,现场观察效度高但成本也高,而工作单的效度和成本介于两者之间。工作单又有开放性工作单、结构性工作单和引导性工作单之分,其中结构性工作单与现场观察的可交换性最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项红专  
如何在科学探究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已成为科学课程实施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应着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求实、怀疑、探索、理性、合作、民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国忠  
采用引导性和开放性探究任务,评价1200名初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研究在两类任务情境中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差异及适切性。研究发现,引导性探究任务没有构成一个产生式系统,它适合于评价初级的离散科学探究能力;开放性探究任务构成一个复杂的产生式系统,它适合于评价高级的完整科学探究能力。这些发现表明,在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中,开放程度不同的探究任务有各自的适用情况不能相互替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国忠  
国际上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法呈多样化的整合趋势,主流评价方法有观测、框架性引导工作单、无引导工作单、充分引导工作单和纸笔考试等,它们对整体探究能力的评价效度依次降低;纸笔考试对整体探究能力的评价效度最低,但对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和制订计划等局部探究能力有一定效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晶  
本文主要分析教育评价科学性内涵,并针对如何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这一问题,从理论上提出一些构建措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琴  庞丽娟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个体通过自主地调查和研究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活动,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它要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问题性、建构性、思维性和合作性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检验求证、得出和解释结论、交流和应用等共同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学福  
根据教学论,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可有三层含义:作为教学目标,指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技能,要理解的科学探究特性;作为教学原则,指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未知、主动建构意义的基本教学要求;作为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采用的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或程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探究式科学教学既有基于不同哲学理念或教育思想的区别,并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同时在探究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探究式科学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发现式科学探究教学、接受式科学探究教学和建构式科学探究教学。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使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区分探究式科学教学的不同类型并把握其基本特征,或将有助于科学教师正确理解探究式科学教学,并促使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班级的探究式科学教学方式和方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素  宁方景  
本文对《管子》和《晏子春秋》中记述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史事进行了较全面综述,并对二者从基本内容到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虽然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著名卿相,所处时代相隔几十年,两人治国思想前后有所继承,但社会保障思想和体系等并无直接继承关系,而是各具特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是我国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个关键语汇。从概念史的角度澄清这些语汇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趋势,昭示着科学教育的"范式转型":由"传递中心的科学教育"走向"探究中心的科学教育"。无疑,这是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小为  丁邦平  
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这一变更折射出近20年来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扭转课堂探究模式化倾向的努力。探究模式化的根源,可追溯到"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主导地位。框架使用"科学实践"一词,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其实施要求理论性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要求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施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学福  徐飞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影响大、评价多,西方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质疑与批评。他们认为,从探究与科学的关系来看,杜威的探究理论存在科学主义倾向而忽视其他认识方式;从探究与经验的关系来看,存在常识性探究、形而上学立场和违反科学规范;从探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存在理性主义倾向、贬低权威和公众被边缘化。了解这些批评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杜威的探究思想,进而反思和改进我们自己的探究教学理论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