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7)
- 2023(15419)
- 2022(12501)
- 2021(11718)
- 2020(9539)
- 2019(21618)
- 2018(21416)
- 2017(41083)
- 2016(21996)
- 2015(24948)
- 2014(24778)
- 2013(24324)
- 2012(22139)
- 2011(19855)
- 2010(20392)
- 2009(19435)
- 2008(19358)
- 2007(17563)
- 2006(15989)
- 2005(14825)
- 学科
- 济(96730)
- 经济(96605)
- 业(92640)
- 企(73947)
- 企业(73947)
- 管理(72402)
- 农(50940)
- 方法(36451)
- 业经(33984)
- 农业(33827)
- 中国(30771)
- 财(28453)
- 数学(28129)
- 数学方法(27884)
- 制(21942)
- 策(20743)
- 贸(19738)
- 贸易(19724)
- 易(19290)
- 务(19043)
- 财务(19003)
- 财务管理(18979)
- 技术(18646)
- 企业财务(17904)
- 地方(17379)
- 理论(16733)
- 体(16620)
- 和(16048)
- 划(15963)
- 发(15500)
- 机构
- 学院(319046)
- 大学(310139)
- 济(143939)
- 经济(141358)
- 管理(127112)
- 理学(108169)
- 理学院(107180)
- 研究(106739)
- 管理学(105893)
- 管理学院(105305)
- 中国(87939)
- 财(65805)
- 京(64964)
- 农(59501)
- 科学(58757)
- 所(52165)
- 财经(51140)
- 江(49959)
- 中心(49371)
- 经(46562)
- 研究所(46544)
- 农业(44919)
- 业大(44615)
- 经济学(43518)
- 北京(41188)
- 范(39631)
- 师范(39364)
- 经济学院(39194)
- 州(38888)
- 院(37430)
- 基金
- 项目(200583)
- 科学(161256)
- 研究(156308)
- 基金(146774)
- 家(124977)
- 国家(123713)
- 科学基金(108176)
- 社会(103229)
- 社会科(97597)
- 社会科学(97573)
- 省(78307)
- 基金项目(76526)
- 教育(70405)
- 编号(65043)
- 自然(64986)
- 划(63894)
- 自然科(63554)
- 自然科学(63541)
- 自然科学基金(62490)
- 资助(58879)
- 成果(52667)
- 部(45886)
- 发(45467)
- 重点(44369)
- 课题(44207)
- 创(44163)
- 国家社会(43111)
- 业(41408)
- 制(40827)
- 性(40741)
- 期刊
- 济(172959)
- 经济(172959)
- 研究(99284)
- 中国(69704)
- 农(63058)
- 财(52060)
- 管理(50395)
- 科学(42877)
- 农业(42772)
- 学报(39887)
- 融(36620)
- 金融(36620)
- 教育(34879)
- 业经(33788)
- 大学(33009)
- 学学(31084)
- 技术(29965)
- 经济研究(26772)
- 财经(25958)
- 问题(22924)
- 业(22700)
- 经(22598)
- 世界(19064)
- 贸(18258)
- 技术经济(17791)
- 农村(16027)
- 村(16027)
- 国际(15998)
- 现代(15951)
- 农业经济(15649)
共检索到499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王一杰 李俊茹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科学分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重视推动城乡融合和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在涉农产业组织创新中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坚持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要考虑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也要充分考虑基于我国自身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甚至超越国家的区域特色。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政策导向上还要注意创新思维,重视产业融合的赋能作用。通过分析5种形式涉农产业融合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影响,重点以粮食特别是稻谷金融化为例,探讨推进涉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王一杰 李俊茹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科学分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重视推动城乡融合和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在涉农产业组织创新中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坚持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要考虑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也要充分考虑基于我国自身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甚至超越国家的区域特色。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政策导向上还要注意创新思维,重视产业融合的赋能作用。通过分析5种形式涉农产业融合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影响,重点以粮食特别是稻谷金融化为例,探讨推进涉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康芸 李晓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俊 吴永常 陈学渊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梳理等方法,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演进特征,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主要挑战,提出有序协调和高质高效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经历“起步发展—探索改革—效率提升—协调推进—提质增效”五个演进阶段,各阶段呈现出深刻的、明显的、强烈的时代烙印和阶段特征,在农业综合竞争力、产业融合韧性、产品供需矛盾、农业经营瓶颈、资源环境约束、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增收动力等方面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和风险挑战。最后,围绕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原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在乡村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探索起点、基础动力和发展战略上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所具有的规范性含义,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现代化,是统筹效率与安全的现代化,是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塑造了小农家庭和集体村社的现代形式,推动构建了城乡融合与生态和谐的新型文明社会,使传统农耕与乡土文明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是通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探索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 陈锡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 张霞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运行逻辑是扶智、扶技、扶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了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推进技能乡村建设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据此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方略:完善人才链,即强化供给侧改革,筑就技能人才培养“压舱石”;提升价值链,即深化技术创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服务产业链,即优化专业结构,把牢产业效益增值“定盘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恒洋 刘苏社 张俊峰 邱国军 蔡平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指明了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抓住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完善和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杰 苏艺 付娆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传统农耕社会为起点、以农民利益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是一系列基于中国实际、符合历史规律、蕴含党和人民百年经验智慧的思想体系和实践道路。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乡村振兴五个重点领域为内容体系和以科技创新、城乡融合、改革深化为动力驱动的“一个核心思想+五项重点内容+三维动力驱动”总体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皓
农业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根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强国建设呈现出供给安全、共享富农、功能强化、绿色集约和开放合作的核心内涵指向,形成了融汇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综合性农业现代化方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展示出不同于西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开新特质。农业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和文化基因等内源性优势,构设了“大安全—大食物—大空间—大福利”的全面性内容贯通体系,并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多元战略的耦合互补,拓展了外围纵深。新发展阶段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亟待构建多维集成、一体推进、灵活支持和双源保障的政策转化机制,并以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支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需要深刻领会三个基本依据。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探索和百年奋斗实践取得的理论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就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来实现的,从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规律的基本特征。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律的新认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认识的理论总结。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波 马金伟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绿色生产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政策落实与法律制度之间不够协同。为此,有必要建立符合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绿色生产 法律制度 政策导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明
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面临着上新台阶的战略性任务,而建立新的农业资金运行机制,缓和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必然会成为今后解决农业资金问题、保证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侧重就当前这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对策思路作些研究,以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万宝瑞一、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现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回顾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六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3.6%,年均递增4.9%。同时,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阳
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 ,是我国农业科研工 作的根本任务。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体制也亟待创新。本文测 算了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密集度 ,并对有关农业科研投入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 论探讨 ,提出了若干新的政策设想。
关键词:
农业科技革命 科研投资密集度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