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3)
2023(6638)
2022(5522)
2021(4829)
2020(4067)
2019(9161)
2018(8967)
2017(16361)
2016(8670)
2015(9987)
2014(10261)
2013(10376)
2012(10181)
2011(9618)
2010(10080)
2009(9444)
2008(9116)
2007(8489)
2006(7906)
2005(7301)
作者
(29693)
(25169)
(24937)
(23730)
(16031)
(11797)
(11177)
(9781)
(9498)
(9041)
(8981)
(8406)
(8377)
(8069)
(7924)
(7640)
(7380)
(7278)
(7246)
(7077)
(6693)
(6207)
(6177)
(5905)
(5688)
(5637)
(5507)
(5313)
(5233)
(5031)
学科
(65681)
经济(65641)
管理(27858)
(24681)
方法(21018)
(20465)
企业(20465)
数学(18422)
数学方法(18221)
地方(16863)
(13014)
中国(12734)
地方经济(12401)
技术(12340)
业经(11042)
(10412)
环境(8687)
(7926)
(7895)
农业(7686)
经济学(7578)
(7160)
理论(7081)
(6915)
金融(6914)
(6892)
技术管理(6527)
产业(6488)
资源(6389)
(6370)
机构
大学(149220)
学院(147532)
(71066)
经济(69777)
研究(57965)
管理(53721)
理学(45512)
理学院(44916)
管理学(44112)
管理学院(43840)
中国(41489)
科学(36018)
(32210)
(30694)
(28550)
研究所(28014)
中心(24432)
(24143)
(23480)
经济学(22981)
财经(22768)
业大(20912)
北京(20613)
(20530)
(20436)
师范(20356)
(20328)
经济学院(20316)
农业(18754)
科学院(18360)
基金
项目(94072)
科学(74241)
研究(67659)
基金(67591)
(59597)
国家(59176)
科学基金(49669)
社会(44710)
社会科(42519)
社会科学(42502)
(37064)
基金项目(35118)
(30954)
自然(30408)
教育(30133)
自然科(29670)
自然科学(29659)
自然科学基金(29075)
资助(27693)
编号(25415)
(22092)
重点(22029)
成果(20992)
(20808)
(19665)
国家社会(19202)
课题(18783)
创新(18721)
发展(17834)
(17552)
期刊
(86250)
经济(86250)
研究(48336)
中国(30811)
科学(23404)
学报(23211)
(21334)
管理(21316)
(21315)
大学(17410)
技术(16530)
学学(16455)
农业(14780)
经济研究(14461)
教育(14143)
财经(12423)
技术经济(11355)
(11284)
金融(11284)
(10931)
问题(10808)
业经(10533)
统计(9487)
(8573)
科技(8435)
世界(8177)
(8024)
(7948)
决策(7619)
(7443)
共检索到23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智奥峰  王国顺  沙爱华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诸方面,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精神的,无不起着推动的作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证较长时期内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都试图从科学技术的进步,寻找新的出路,采取了调整科技政策,开发科技人才,增加科技投资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其特点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但对这一矛盾的缓和,确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传志  孔祥明  朱专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级差进一步扩大了。90年代,必须重新认识西部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采取切实措施扭转“地区倾斜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重点产业倾斜”的西部开发战略,通过广泛的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西部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农业的发展,从而迅速推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以逐步协调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惠珍  
一、科技进步与建筑企业进步方向科技进步包括范围较广,从工艺过程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不断发展。它体现于新技术的研究、发明、开发、应用、扩散和革新等各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进步就是在研究、开发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系统地完善生产诸要素的过程,以提高再生产的社会效果。因为科学进步进步不仅能更新生产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积累物质财富,而且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劳动者的创造能力和全面发展个性,完善个人与社会、自然和劳动集体组织之间的相互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郁鸿胜  郁鸿元  
在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代科学技术也包含科学管理技术。为了使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经济效益,使人们合理地制订经济发展规划和科学技术政策,就必须对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定量估计。也就是说要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或部门的经济发展究竟有多大贡献,这样就能够来衡量企业或部门的生产技术发展的平衡性、经济性和策略性。笔者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计算原理,并参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M·索洛通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仲启  
现代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坚持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因此,在投资机会选择中,应当注重支持科学技术进步;在投资战略上,要选准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研究如何通过投资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华山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呈日益扩大和不断提高的总趋势。到了当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论著甚多。笔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经济规律体系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国顺,袁晓苗  
误区之一:强调科技法调整方法的特殊性而忽视了科技法作为法律的普遍性的要求和特点。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的外在特征。我国现有的科技法律在强调调整方法主要是肯定、鼓励、倡导的同时,忽视了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为例,30多条应为模式中只有2条有对应的违法后果,致使大多数应为模式得不到法律约束力的保障,对于应为模式不作为的行为得不到国家强制力的干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哈小凤  
我国进入现代化改革以来,不但在经济技术方面有所增强,还将改革焦点集中在我国的林业建设中来,绿色环保的理念逐渐被重视。所以我国的林业产业在我国多项产业中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可以说林业产业的和谐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全面进步。当前阶段,我国在林业产业建设方面还正处在起步时期,各项技术手段尚不成熟,优化林业管理及林业相关技术进而增强林业产业的快速进步就成为关键所在。而在提高林业产业的各项技术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诸多问题从而降低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文章将列举各项影响林业产业的技术管理,通过完善林业管理制度及运用新型技术手段,保证林业产业的稳步发展,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发生危害林业产业的问题,为我国林业产业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远我  
评价中心是一种选拔和评价高级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性人才测评技术。本文从概念、特点和程序三个角度,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该方法,为企业引入并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思路性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妍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企业投资总额中对原有技术更新改造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技术改造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 ,其改造项目及效果的评价就较新建项目复杂 ,本文重点讨论技术改造及其项目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阮晓明  
从规模经济内涵入手,设置了MES高校比例、产业集中度、专业集中度和关联度、校均规模、生师比、生均成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高校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在阐释指标及其对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经济性影响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数据为例,分析并讨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正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