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7)
- 2023(10983)
- 2022(8470)
- 2021(7613)
- 2020(6367)
- 2019(13755)
- 2018(13892)
- 2017(26671)
- 2016(14286)
- 2015(16087)
- 2014(16243)
- 2013(15870)
- 2012(14175)
- 2011(12349)
- 2010(12865)
- 2009(12325)
- 2008(12426)
- 2007(11701)
- 2006(10630)
- 2005(9975)
- 学科
- 业(83309)
- 企(66736)
- 企业(66736)
- 济(65764)
- 经济(65673)
- 管理(54959)
- 农(44973)
- 农业(30048)
- 业经(28980)
- 方法(24660)
- 财(21234)
- 技术(19909)
- 中国(19006)
- 数学(16898)
- 数学方法(16826)
- 务(16271)
- 财务(16247)
- 财务管理(16234)
- 企业财务(15349)
- 制(14865)
- 策(14338)
- 体(12699)
- 理论(12435)
- 划(12361)
- 和(12146)
- 技术管理(11930)
- 发(11496)
- 地方(11217)
- 贸(11016)
- 贸易(11010)
- 机构
- 学院(215023)
- 大学(204666)
- 济(95104)
- 经济(93460)
- 管理(89110)
- 理学(76251)
- 理学院(75647)
- 管理学(74790)
- 管理学院(74411)
- 研究(66524)
- 中国(54760)
- 农(49654)
- 京(42379)
- 财(41318)
- 科学(38437)
- 农业(37427)
- 江(35376)
- 业大(34973)
- 所(32937)
- 财经(32474)
- 中心(31746)
- 经(29420)
- 研究所(29368)
- 经济学(27551)
- 州(27187)
- 经济管理(26960)
- 北京(25931)
- 经济学院(25029)
- 范(24775)
- 师范(24580)
- 基金
- 项目(136715)
- 科学(110244)
- 研究(106137)
- 基金(99327)
- 家(84344)
- 国家(83384)
- 科学基金(73790)
- 社会(70619)
- 社会科(66650)
- 社会科学(66634)
- 省(56604)
- 基金项目(53078)
- 教育(46440)
- 编号(44753)
- 自然(44442)
- 划(44054)
- 自然科(43473)
- 自然科学(43466)
- 自然科学基金(42746)
- 资助(37636)
- 业(34950)
- 成果(34224)
- 创(32329)
- 发(31611)
- 部(30342)
- 重点(29798)
- 国家社会(29363)
- 创新(29335)
- 课题(29088)
- 农(29040)
- 期刊
- 济(118360)
- 经济(118360)
- 研究(60927)
- 农(54532)
- 中国(46513)
- 农业(36805)
- 管理(35845)
- 财(34296)
- 科学(30001)
- 学报(28025)
- 业经(27185)
- 技术(23635)
- 大学(23147)
- 学学(22185)
- 融(21942)
- 金融(21942)
- 教育(19772)
- 业(19144)
- 经济研究(16421)
- 财经(16258)
- 问题(16162)
- 技术经济(14727)
- 经(14163)
- 农村(14060)
- 村(14060)
- 农业经济(13878)
- 世界(12960)
- 现代(11531)
- 科技(11359)
- 版(11341)
共检索到331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国祥
世界各国在农业现代化中,科学技术起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农业落后的国家,较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当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应把握当今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科技与其它领域科技一样,从5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在下一个世纪,这种推动作用将会愈加明显,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将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中
发展市场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罗中(广西玉林地区行政公署广西玉林537000)如何发展持续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和我国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下面从广西玉林地区的实际出发,就发展市场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谈一些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泰来 朱德海 张晓东
目前我国发展“3S”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相关条件已基本具备,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认识“3S”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应用潜力,理解其技术关键,对于发挥高科技的作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我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技术内涵,以及学科前沿,旨在响应党中央关于“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用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号召,并以本文纪念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勇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跳出“三农”思维定势,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目标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步伐,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市场农业。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市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世民 周衍平 景奉水 陈会英 李光提
阐述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监复
从20年前中国科学院在湖南桃源县召开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会议以来,在李昌同志倡导下,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成千上万名专家、学者和农民,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政策,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艰苦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磊
日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范之一。中国与日本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自然条件方面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因而,研究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能预见一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少走弯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日本经验对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日本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魁祥 毕绪岱 王智平
在认识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归纳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或途径: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突破小农经济束缚;发挥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协调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利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完善积累和投入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选择劳动力与技术相结合的集约方式;建立有效的农业服务体系;抓住三种重要模式;分阶段实施;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内涵,思路,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雅鹏 吴娟 闫建伟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不懈的追求目标。本文首先提出现代化农业的新内涵:开放性、科技创新性。根据我国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减轻资源压力、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顺应国际农业发展趋势等4大任务;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信息化建设,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以及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等问题,提出了三化同进,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培育新型农业人才等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锋
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从业人数减少及人地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而单纯依靠化肥、农药、农业机构等农业技术进步对土地单产的增长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心、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培育专业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并构建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制度变迁 世界经验 中国道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鹏云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在于物质装备、技术改造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更关键在于通过一定的路径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以完成土地经营规模化。在当前农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产生了小农户联合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两种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前者在没有改变农业经营权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服务效益,被视为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后者在农业经营权流转的基础上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被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优载体。但对其实现过程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的两种实现路径都存在着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预或推动,尽管可能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有损小农户的权利与利益并形成农业治理的风险,难以符合"三农"协同的要求和稳健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为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应坚持农民意愿为先的法治理念,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现代经营的引导机制,加强经营主体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创新土地细碎化整理的政策,尊重农民组织合作的首创精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威 吴方卫 方志权
本文将上海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城乡统筹的角度加以思考,对新形势下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功能定位、主体内容、任务要求和对策措施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都市农业现代化 上海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留科 吴次芳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可分四个阶段 ,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应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实现农村生态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武装农业 ;根据区域优势利用理论 ,重视农业结构调整等。土壤科学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壤科学应立足于为“三农”服务 ,强调土壤保护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土壤安全体系服务 ,确保农业现代化的
关键词:
土壤科学 农业现代化 生态安全 优势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