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8)
- 2023(9223)
- 2022(7711)
- 2021(6856)
- 2020(5463)
- 2019(11997)
- 2018(11763)
- 2017(21672)
- 2016(11360)
- 2015(12728)
- 2014(12297)
- 2013(12166)
- 2012(11758)
- 2011(10811)
- 2010(11149)
- 2009(10171)
- 2008(10015)
- 2007(9434)
- 2006(8714)
- 2005(7934)
- 学科
- 济(54603)
- 经济(54455)
- 业(37212)
- 管理(35446)
- 企(30590)
- 企业(30590)
- 中国(20400)
- 技术(19622)
- 地方(18348)
- 农(16938)
- 业经(16179)
- 方法(15446)
- 技术管理(12475)
- 农业(11704)
- 数学(10628)
- 数学方法(10524)
- 理论(10391)
- 地方经济(10389)
- 和(10358)
- 发(10313)
- 银(10146)
- 银行(10126)
- 融(9968)
- 金融(9967)
- 行(9951)
- 学(9934)
- 制(9810)
- 财(9340)
- 贸(8763)
- 贸易(8750)
- 机构
- 学院(165463)
- 大学(162278)
- 济(70304)
- 经济(68804)
- 研究(62924)
- 管理(62007)
- 理学(51681)
- 理学院(51027)
- 管理学(50290)
- 管理学院(49939)
- 中国(47523)
- 科学(37533)
- 京(36149)
- 所(32008)
- 财(31250)
- 研究所(28551)
- 中心(28170)
- 江(27588)
- 农(27098)
- 范(24650)
- 师范(24438)
- 北京(23607)
- 财经(23456)
- 院(22575)
- 州(22446)
- 业大(22084)
- 经(21080)
- 经济学(20816)
- 农业(20494)
- 省(20408)
- 基金
- 项目(104432)
- 科学(83405)
- 研究(81604)
- 基金(72664)
- 家(62659)
- 国家(62025)
- 社会(54088)
- 科学基金(53299)
- 社会科(50195)
- 社会科学(50179)
- 省(43538)
- 基金项目(38060)
- 教育(36312)
- 划(35322)
- 编号(33416)
- 自然(30731)
- 自然科(30059)
- 自然科学(30055)
- 自然科学基金(29516)
- 发(29437)
- 资助(27779)
- 成果(27666)
- 创(25369)
- 课题(24425)
- 发展(24201)
- 创新(23852)
- 重点(23852)
- 展(23764)
- 部(22204)
- 国家社会(21872)
共检索到277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宏德
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作用,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动力之一。社会的文明和科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当代科学技术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除了在物质生产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外,还愈来愈多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并推动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引导在世界上不无先例。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就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发展对国民生活等广大范围都有影响,提出要从解决人类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技术为出发点,发展与此相协调的科学技术,并且把“发展提高社会和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列入重要研究开发领域。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掀起一场颇具影响的社会指标运动,很快波及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及所属成员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健
要提高和丰富人民的生活,包括物质、精神的生活,必须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各民族都要进步,改变旧的生活习俗,提倡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方面科技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工作要始终着眼于引导、示范,从科学技术上给予指导。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是把科学技术引导社会发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七五”期间,我们需要开创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耀良
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一直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和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室,于1987年4月24~25日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讨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等问题。现将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整理,发表于后,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楠
依靠科学技术加快社会发展邓楠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进展和问题从8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已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问题愈加突出,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把社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1986年国家科委会同18个部委、团体,在常州市和无锡县华庄镇进行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示点工作。去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伟志
经济发展不是目的,社会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搞GDP拜物教,要把目光转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建中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已进入新时期,主要表现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内容评价从重视量化向追求量化与质化之间的平衡发展,活动形式从各自为政向社会参与的方向转移,即强调图书馆不仅要增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度,加强与社会之间的合作,而且要与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保持同步,在高质量社会发展中提升高品质图书馆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转型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甘师俊
头一句话:祝贺《中国软科学》创刊! 作为《中国软科学》的前身《软科学研究》的始作涌者,看到我们的事业在前进,心中实在高兴。现在,我虽然不是一个软科学专业工作者,但软科学始终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我正在从事的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近年来,广西财政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撬动和引导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财政发展、金融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财政引导金融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大局的影响力和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一、注重引导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如松 欧阳志云
本文提出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实质就是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生态关系,为了促进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探讨了科技引导实验区生态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生态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红专
在技术与社会关系研究中,专利技术与社会发展是一重要维度。改革开放中,温州专利技术产出早、数量多,在推动温州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专利技术发展是在企业加大投入、地方支持和制度保障中实现的。
关键词:
专利技术 温州 社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守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江汛清
一个社会仅仅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够的,必须塑造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以及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适应新常态,社会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软件配置。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新常态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的沟通,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努力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关键词:
新常态 社会发展 方式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就人口对社会制度的作用而言,斯大林有过著名的论断:“人口的增长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的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末,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的答复是“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