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3)
- 2023(16203)
- 2022(13820)
- 2021(13083)
- 2020(10675)
- 2019(23810)
- 2018(23716)
- 2017(44703)
- 2016(24008)
- 2015(26618)
- 2014(25871)
- 2013(25117)
- 2012(22778)
- 2011(20408)
- 2010(20330)
- 2009(18728)
- 2008(17474)
- 2007(15304)
- 2006(13168)
- 2005(11351)
- 学科
- 济(88665)
- 经济(88571)
- 管理(72824)
- 业(69962)
- 企(60008)
- 企业(60008)
- 方法(39281)
- 数学(32858)
- 数学方法(32426)
- 中国(25573)
- 农(24818)
- 技术(22976)
- 财(22560)
- 业经(22474)
- 学(19571)
- 地方(18161)
- 理论(17808)
- 农业(17026)
- 贸(16291)
- 贸易(16278)
- 制(16159)
- 易(15800)
- 和(15242)
- 务(14603)
- 财务(14529)
- 财务管理(14505)
- 技术管理(14215)
- 环境(14193)
- 银(14019)
- 银行(13978)
- 机构
- 学院(326165)
- 大学(325629)
- 管理(132210)
- 济(125610)
- 经济(122804)
- 理学(115041)
- 理学院(113801)
- 管理学(111900)
- 管理学院(111304)
- 研究(105221)
- 中国(76883)
- 京(68539)
- 科学(65822)
- 财(56500)
- 所(50903)
- 中心(47981)
- 农(47509)
- 业大(47351)
- 江(46867)
- 研究所(46447)
- 财经(45606)
- 范(44860)
- 师范(44485)
- 北京(42966)
- 经(41517)
- 院(38764)
- 州(38412)
- 经济学(36919)
- 农业(36908)
- 技术(36820)
- 基金
- 项目(228311)
- 科学(180987)
- 研究(171874)
- 基金(164202)
- 家(142014)
- 国家(140783)
- 科学基金(122162)
- 社会(107745)
- 社会科(102050)
- 社会科学(102027)
- 省(90921)
- 基金项目(87489)
- 教育(79510)
- 自然(78203)
- 自然科(76423)
- 自然科学(76408)
- 划(75796)
- 自然科学基金(75029)
- 编号(71442)
- 资助(65161)
- 成果(57496)
- 创(51728)
- 重点(50944)
- 部(49474)
- 发(49059)
- 课题(49028)
- 创新(47490)
- 项目编号(44792)
- 国家社会(43695)
- 教育部(42969)
- 期刊
- 济(136546)
- 经济(136546)
- 研究(95423)
- 中国(63467)
- 管理(49571)
- 学报(48732)
- 科学(46230)
- 教育(45070)
- 农(43500)
- 财(42170)
- 大学(37330)
- 学学(34687)
- 技术(31252)
- 农业(30843)
- 融(24862)
- 金融(24862)
- 业经(24056)
- 经济研究(21949)
- 财经(21143)
- 图书(19311)
- 科技(18946)
- 经(18114)
- 问题(16718)
- 技术经济(16690)
- 业(16123)
- 理论(15643)
- 现代(14846)
- 坛(14691)
- 论坛(14691)
- 版(14578)
共检索到469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华维 罗瑞 许海云 董坤 王超 岳增慧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的研究意义显著,文章通过对科学技术关联视角下的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研究的述评,分析学科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首先界定了科技创新路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与研究价值,综述了创新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与科学与技术关联研究,并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结果/结论]已有科技创新演化路径的识别研究大都针对科学或技术单一创新要素,影响了创新演化路径识别的准确性。文章提出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创新主题之间的关联,从微观层面定量揭示科技互动特征,识别科学与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海粟 韩刚
随着自主创新理念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普及,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联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对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国内外重要研究文献予以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 关联研究 述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力田
转型经济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涉及跨层次、非线性、多重因果性,现有研究基于观点众多,且彼此缺乏联结,整体框架略显混乱。为了均衡"选择-适应"和"柔性-效率"这两对二元关系,本文基于共演和协同视角,系统梳理了近20年来SSCI检索的相关文献,理清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研究脉络,并采取"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逻辑,深入评述了技术创新能力演化领域的前因结果变量及过程机制。最后,指出共演和协同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领域存在的三个研究缺口,从而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切入点。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演化 共演 协同 研究述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叶军
文章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最初投入结构和产业关联特征的动态演变,揭示了北京科学技术产业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状况。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视角,探讨了北京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产业融合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齐砚翠 武华维
开展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创新驱动关系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有效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网络视角展开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构建时效知识网络,利用社区网络结构熵来表征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利用网络结构特征信息间的传递熵探究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产业三个系统相互驱动的关系;再其次,采用互信息探测主要驱动关系下知识传递路径的变化特点;最后,以再生医学(干细胞)领域作为实证对象,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时间阶段,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驱动关系会发生转变,三者知识传递路径上知识内容前后继承关系也不同,科学驱动技术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特征持续增强,而技术驱动科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呈现不稳定、非连续性特征。此外,通过多种方式论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以用于其他创新领域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的识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炬 陈为旭
合作创新博弈研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社会福利还是从人类发展角度,人们都应该高度关注。文章从目前国外相关研究的框架出发,较全面的展示了合作创新研究中相关概念、合作选择、影响因素、绩效评估、博弈理论进展和计量分析方法应用等内容,力图系统地述评合作创新博弈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可能的热点研究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
合作技术创新 博弈 述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驰,徐永昌,张晶,高昌林
国内技术创新调查述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马驰徐永昌张晶高昌林近年来,国内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的机构,都十分重视在企业层次上获取技术创新活动的有关信息。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参照国外技术创新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成为这一时期国内技术创新调查的主要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春艳 林晓言
归纳综述了中西方学者的技术创新理论,主要有创新动力论;模仿论与创新扩散模式论;市场结构论与企业规模论;创新与经济增长“逆相位”论;创新源泉论;创新选择论;技术创新长波论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源泉 市场结构 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健 顾华
本文主要从FDI技术溢出的涵义、分类、研究起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引致的潜在技术边缘化风险等方面对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指出,全球化给我国产业技术追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窗口,但是有效的技术追赶必须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过程,打破行业的技术依赖必须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FDI 技术溢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玉杰 曲冠楠 陈劲
当今世界,全球性挑战与大国竞争的新变局使得“科学-技术-创新”(STI)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凸显。与之相伴,STI作为科学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进路,也在新时代最佳实践的与时俱进中不断演化。本文基于科学学研究的发展视角,梳理发轫于贝尔纳传统的STI研究进路的时代特征,分析范式演化的核心规律,展望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研究发现,生态观的兴起、整合思维的运用、对创新外部性问题的关注,以及有关创新价值与意义的讨论共同推动了科技创新理论范式的演化。在此进程中,研究者紧跟时代前沿,依托最新实践,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为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丁杰 蔡苏 江丰光 余胜泉
第二届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国际教育大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作为反映STEM教育研究国际前沿水平的研讨会,集聚了国内外STEM教育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最具创新性的STEM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本文梳理了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创新应用成果,反映了国际STEM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歌 张安录 杨帆 李景旺 黄俊添
研究目的: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为例,基于2004—2018年的产学研合作获奖项目数据,对土地科技创新的合作网络及热点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方法: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科技创新的合作网络具有显著的无标度特征,网络密度为0.018,平均度为4.672,网络的整体结构较为松散;(2)网络规模呈现U型变化趋势,随着时间推移,从单中心的伞形结构向多中心的集群结构转变;(3)多阶段的词云分析和文本挖掘显示,土地科技发展早期聚焦于土地调查与监测等方面,而近期则与智慧国土、土地生态整治等热点联系紧密。研究结论:需要突破单中心的伞形或分散独立的环形合作创新格局,通过设立土地科技创新基金等路径,鼓励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放式合作创新,重点从大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互联网+"创新联盟等方向挖掘土地科技创新的潜力。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技术创新 合作网络 数据挖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伟光 侯军利
从边缘性技术到专有性技术再到向产业核心性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不同要素禀赋条件和市场机会,与创新生产价值链的嵌入参与和集成整合过程一起塑造非核心企业技术成长路径:“差异性”与“收敛性”协同共生。基于此,提出以创新生产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的异质性技术能力是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和其成长为核心企业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创新生产价值链 技术成长 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芹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共性技术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共性技术的互动关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重要平台。然后,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创新系统、扩散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措施和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共性技术 创新 机制 述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雨森 郑稣鹏 刘雨梦
通过回顾适老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适老技术和适老技术创新的概念,归纳了国内外适老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发现领先国家及地区在适老技术创新领域的实践领先、研究成果丰富,中国在该领域产品的种类和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技术追赶进程有待加速。鉴于中国老年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未来研究需要切合实际国情,引入社会创新、朴素式创新、逆向创新等较新的创新管理理论成果,系统研究适老技术创新的实现机理和引导政策,以期为中国适老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适老技术 适老技术创新 创新追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