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3)
2023(8120)
2022(6719)
2021(5899)
2020(4669)
2019(10369)
2018(10254)
2017(19166)
2016(10118)
2015(11474)
2014(11635)
2013(11490)
2012(10915)
2011(10082)
2010(10357)
2009(9319)
2008(9078)
2007(8603)
2006(7998)
2005(7420)
作者
(30704)
(25700)
(25428)
(24084)
(16343)
(12298)
(11587)
(9984)
(9879)
(9218)
(8899)
(8521)
(8510)
(8247)
(7963)
(7877)
(7623)
(7447)
(7401)
(7377)
(6653)
(6341)
(6172)
(6016)
(5893)
(5788)
(5777)
(5707)
(5262)
(5257)
学科
(52069)
经济(51915)
(30472)
管理(28209)
(23295)
企业(23295)
中国(20112)
地方(18724)
(17092)
技术(14841)
业经(14652)
方法(14515)
农业(11984)
(11585)
数学(10234)
数学方法(10161)
地方经济(10125)
(9475)
(9173)
发展(9063)
(9037)
理论(8709)
(8612)
金融(8610)
(8426)
环境(8414)
银行(8411)
(8407)
(8302)
技术管理(8217)
机构
学院(150385)
大学(147308)
(64333)
经济(62920)
研究(58702)
管理(54977)
理学(45663)
理学院(45049)
管理学(44397)
管理学院(44082)
中国(43579)
科学(35380)
(33230)
(30222)
(28382)
研究所(26938)
(26478)
中心(26194)
(25303)
(23207)
师范(23000)
北京(21766)
财经(21296)
(20961)
业大(20759)
(20298)
农业(20003)
(19630)
经济学(19245)
(19157)
基金
项目(94750)
科学(75238)
研究(73545)
基金(66023)
(57001)
国家(56424)
社会(49005)
科学基金(47981)
社会科(45300)
社会科学(45288)
(39258)
基金项目(34572)
教育(32655)
(32048)
编号(30412)
自然(27545)
(27469)
自然科(26900)
自然科学(26897)
自然科学基金(26402)
资助(25610)
成果(25183)
发展(22565)
(22166)
课题(22141)
重点(21739)
(20668)
(20373)
国家社会(19799)
创新(19327)
期刊
(84328)
经济(84328)
研究(51269)
中国(41175)
(27297)
教育(22966)
管理(22570)
科学(22352)
学报(21411)
(20418)
农业(18953)
大学(16784)
技术(16576)
(15789)
金融(15789)
学学(15487)
业经(15168)
经济研究(13023)
财经(10725)
问题(10606)
(9529)
(9389)
技术经济(9358)
科技(9169)
(8793)
论坛(8793)
图书(8343)
世界(7828)
(7489)
(7485)
共检索到25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问题愈加突出,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把社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1986年国家科委会同18个部委、团体,在常州市和无锡县华庄镇进行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示点工作。去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楠  
依靠科学技术加快社会发展邓楠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进展和问题从8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已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健  
要提高和丰富人民的生活,包括物质、精神的生活,必须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各民族都要进步,改变旧的生活习俗,提倡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方面科技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工作要始终着眼于引导、示范,从科学技术上给予指导。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是把科学技术引导社会发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七五”期间,我们需要开创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耀良  
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一直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和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室,于1987年4月24~25日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讨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等问题。现将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整理,发表于后,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宏德  
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作用,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动力之一。社会的文明和科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当代科学技术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除了在物质生产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外,还愈来愈多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并推动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引导在世界上不无先例。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就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发展对国民生活等广大范围都有影响,提出要从解决人类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技术为出发点,发展与此相协调的科学技术,并且把“发展提高社会和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列入重要研究开发领域。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掀起一场颇具影响的社会指标运动,很快波及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及所属成员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这一要求进一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连友农  
科学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这种促进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否则,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难以发挥。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没能很好地满足科技促进发展的需要,因此,改善内部条件和优化外部环境迫在眉睫。科技促进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包括多方面内容,诸如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生产力状况、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生态环保、历史沿革、文化渊源、民族传统和国际关系等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焕彬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如何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作者指出,作为高校必须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采取切实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辉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土地供应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土地供应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当前,中国的土地供应制度依然处于变革的过程之中,所面临的问题尽管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仍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的总量与结构,以及加快完善市场秩序和监督机制等。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城镇化的土地供应变革,可以从功能定位、制度体系和均衡增长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和把握,功能定位解决"应然"问题,制度体系解决"未然"问题,而均衡增长则是从最终结果和发展效果方面来对土地供应进行考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我国城镇化空间仍然以粗放式扩张为主,大量占用土地,城市管道、交通线路过长,导致城镇化的建设成本不断上升,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空间作为一种具有不可交换性的稀缺资源,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是促进低碳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建国  梁红岩  
城镇化建设应当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小城镇的推动力是产业行为。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引导中小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效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荣  
运用科学技术促进商业发展曹荣上海商业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快速发展,平均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在我国整个商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上海商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的方面,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在经营和管理的应用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松伟  逄希滨  
城镇具有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的功能,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潍坊市为例,结合对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探索提出支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财政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显著相关,构建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组织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亟需加强社会组织之间及其与经济组织、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的合作与互动。基于博弈论,通过构建社会组织之间的博弈、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博弈、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博弈模型,认为其他主体(政府组织、经济组织、社会公众)的有效介入有助于促成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比例,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稳定性受到双方合作产生的收益、付出的成本以及社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廷生  
各级审计机关作为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