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4)
- 2023(11050)
- 2022(8826)
- 2021(7845)
- 2020(6412)
- 2019(14219)
- 2018(13843)
- 2017(26211)
- 2016(13886)
- 2015(15577)
- 2014(15570)
- 2013(15574)
- 2012(14566)
- 2011(12986)
- 2010(13499)
- 2009(12557)
- 2008(12728)
- 2007(11745)
- 2006(10714)
- 2005(10234)
- 学科
- 业(77031)
- 济(73992)
- 经济(73913)
- 企(71736)
- 企业(71736)
- 管理(59115)
- 业经(29142)
- 方法(24566)
- 农(23825)
- 财(22288)
- 技术(21222)
- 中国(20655)
- 地方(18872)
- 农业(18046)
- 务(17796)
- 财务(17775)
- 财务管理(17760)
- 企业财务(16826)
- 数学(16421)
- 数学方法(16343)
- 和(14326)
- 策(14051)
- 制(14046)
- 划(13228)
- 理论(13082)
- 技术管理(12697)
- 企业经济(12014)
- 发(11859)
- 贸(11805)
- 贸易(11791)
- 机构
- 学院(212126)
- 大学(202769)
- 济(93486)
- 经济(91778)
- 管理(86014)
- 理学(72194)
- 理学院(71482)
- 研究(70786)
- 管理学(70769)
- 管理学院(70355)
- 中国(56896)
- 京(44038)
- 财(42790)
- 科学(40891)
- 所(35799)
- 农(35296)
- 江(35183)
- 财经(32929)
- 中心(32092)
- 研究所(31693)
- 经(29683)
- 北京(28312)
- 业大(28292)
- 州(28002)
- 农业(27221)
- 经济学(27057)
- 范(25765)
- 师范(25533)
- 院(25377)
- 商学(24980)
- 基金
- 项目(129785)
- 科学(104541)
- 研究(100315)
- 基金(92691)
- 家(78884)
- 国家(78031)
- 科学基金(69010)
- 社会(65185)
- 社会科(61980)
- 社会科学(61968)
- 省(54076)
- 基金项目(48807)
- 教育(44331)
- 划(42822)
- 自然(41993)
- 自然科(41054)
- 自然科学(41047)
- 编号(40928)
- 自然科学基金(40378)
- 资助(36447)
- 发(34431)
- 业(33291)
- 成果(31789)
- 创(31590)
- 重点(29072)
- 发展(28563)
- 创新(28549)
- 课题(28504)
- 展(28076)
- 部(27925)
- 期刊
- 济(117731)
- 经济(117731)
- 研究(66053)
- 中国(48596)
- 管理(39729)
- 财(36637)
- 农(34830)
- 科学(27906)
- 学报(25213)
- 技术(24594)
- 农业(24322)
- 教育(23382)
- 业经(22584)
- 融(21888)
- 金融(21888)
- 大学(20222)
- 学学(19128)
- 经济研究(17833)
- 财经(16894)
- 业(15223)
- 技术经济(15019)
- 经(14780)
- 问题(14708)
- 现代(11891)
- 商业(11640)
- 世界(11624)
- 科技(11513)
- 贸(11432)
- 经济管理(11018)
- 财会(10755)
共检索到34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炳坤 廖教章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认为,从客观上按照发展的规律性看问题和研究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是个客观过程,是经过从简单而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渐进、逐步的过程。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劳动、生产所决定的,是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要充分认识和驾驭好这"两面性",才能让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做好服务。文章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以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为根本目的,推动掌握了主动权的、能为中国自己掌控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为此要做
关键词:
人的自由发展 科学技术 服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浩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为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助于教育,这就迫使教育界人士认真地去探讨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保亚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统计的发展同样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统计发展史中,数理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说明了科技进步与统计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八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自然科学由搜集资料阶段跨进到整理资料阶段,由研究既成事实的科学变成研究发展的科学,并为阐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论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飞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新洲
情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谢新洲Abstract: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hasintherecentyearsmakeaveryfastprogress,Thepaperintroducesnewprogresses...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迺诠
农业生产与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因此,农业科学的发生与发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决定的。农业生产经历了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古代农业是指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农业。那时主要是靠人、畜力和简单的生产工具,凭借生产中的经验来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为的是自足自给的目的,谈不上什么社会分工。近代农业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到十九世纪末这段时期的农业,其特征是出现了以畜力为主的牵引工具和其它简单农具,自然科学开始用于农业,手工业式的农场逐步发展起来。现代农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国平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业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 ,论述了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方权
我国的农业正在由数量增长为主的时期转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时期。质量效益的竞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盖钧镒 刘康 赵晋铭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科类群,作物遗传育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示范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构成了种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在相应的遗传、生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的配合下成为相对集中的学科体系。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文章在回顾作物育种科学技术进展包括传统的作物育种科学技术和现时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时重要的8...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科技与其它领域科技一样,从5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在下一个世纪,这种推动作用将会愈加明显,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将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德弟 李兰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菊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