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3)
- 2023(4594)
- 2022(3769)
- 2021(3801)
- 2020(3066)
- 2019(7418)
- 2018(7519)
- 2017(13927)
- 2016(7794)
- 2015(8884)
- 2014(8812)
- 2013(8330)
- 2012(7414)
- 2011(6573)
- 2010(7124)
- 2009(6346)
- 2008(6077)
- 2007(5227)
- 2006(4501)
- 2005(4020)
- 学科
- 济(29295)
- 经济(29267)
- 管理(19934)
- 业(17654)
- 方法(16663)
- 企(15194)
- 企业(15194)
- 数学(15147)
- 数学方法(14654)
- 中国(8256)
- 理论(8081)
- 农(7131)
- 教学(6645)
- 业经(5900)
- 学(5827)
- 财(5048)
- 教育(4858)
- 地方(4857)
- 和(4848)
- 农业(4591)
- 技术(4587)
- 学法(4459)
- 教学法(4459)
- 贸(4391)
- 贸易(4383)
- 制(4285)
- 易(4266)
- 划(3871)
- 环境(3837)
- 策(3792)
- 机构
- 学院(101840)
- 大学(100224)
- 管理(39613)
- 济(36152)
- 经济(35214)
- 理学(34254)
- 理学院(33883)
- 管理学(32779)
- 管理学院(32614)
- 研究(31567)
- 中国(23809)
- 京(21525)
- 科学(20949)
- 江(15940)
- 财(15706)
- 所(15572)
- 农(15269)
- 业大(15247)
- 中心(14968)
- 范(14273)
- 研究所(14213)
- 技术(14190)
- 师范(14112)
- 北京(13744)
- 州(13001)
- 财经(12370)
- 农业(11818)
- 院(11572)
- 职业(11462)
- 经(11215)
- 基金
- 项目(69837)
- 科学(54846)
- 研究(52119)
- 基金(48305)
- 家(42086)
- 国家(41737)
- 科学基金(36190)
- 社会(30301)
- 省(29096)
- 社会科(28685)
- 社会科学(28677)
- 教育(27137)
- 基金项目(24642)
- 划(24369)
- 自然(24073)
- 自然科(23572)
- 自然科学(23570)
- 自然科学基金(23110)
- 编号(22763)
- 资助(21033)
- 成果(18427)
- 课题(16609)
- 重点(16267)
- 创(15137)
- 部(14831)
- 发(14586)
- 创新(14000)
- 项目编号(13826)
- 年(13745)
- 大学(13414)
共检索到150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孔思敏 王磊
<正>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中的一般科学实践体现了科学家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工作过程,承载了各科学学科探究任务共通的一般实践要素(探究属性)。学科实验活动是学生进行该学科的实践任务时的实践对象和载体(学科属性),而学科能力活动则指向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认知过程(认知属性),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董艳 阳思雨 周欣雨 郑娅峰
知识建构作为一种高阶认知活动,对学习者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知识建构的应用场景已由单一学科知识习得转化为跨学科知识整合。然而,传统知识建构理论主要应对单一学科知识整合问题,缺少对跨学科场景知识建构的理论探索,难以应对当前跨学科复杂问题解决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和教育实践的急切育人诉求。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知识建构理论现存问题及挑战的基础上,首先解析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内涵特征;并从情境认知理论和社会调节理论等角度出发,构建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多层概念模型;同时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变革诉求,提出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四项实践原则,以期为跨学科实践活动提供参考,进而助力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罗昊雯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开放科学运动正不断重构当代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世界范围内开放科学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来说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开放科学是一个包含政府、科研资助与管理机构、高新企业、出版商、科学共同体、科学组织、社会公众等众多行动者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推进过程伴随着异质性行动者间利益关系的不断调适和重建。研究认为,我国的开放科学实践需解决好强化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调整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重构科研资助模式、提升开放科学的参与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开放科学 科学共同体 科学治理 科研评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翟小铭 郭玉英
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建模能力。通过梳理近30年来科学建模能力研究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建模能力内涵的界定有四类不同视角:要素视角、行为视角、认知视角和建构视角。科学建模能力的内涵呈现出多样化:要素视角侧重于科学家经验的析解;行为视角关注建模外显行为;认知视角注重内在的建模认知过程;建构视角强调建模是主体的主动认知构建和探究行为过程。多样的视角共同揭示了科学建模能力的内隐和外显两方面特质:内隐的心智行为能力和外显的科学探究能力。典型的建模能力模型在要素及结构上存在差异,其测评内容、测评方式和测评工具均须依据具体的测评目的选定。
关键词:
模型 建模 科学建模 科学建模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占小红 赖小莹 于晨
强调科学实践是当前基础科学教育界的共识与目标。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认知主体是科学实践教学的关键。从“一师一优课”平台上筛选36节以科学实践为取向的化学课例,构建确定认知主体和了解课堂权力使用情况的话语分析框架以及视频分析流程,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视频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案例研究,发现存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科学实践环节“无”“少”“多”三种情况,且以教师为认知主体的课例居多,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要求表达和推理的话语类型,学生的话语贡献中事实和观察水平占比大。从科学实践四个环节对3节代表课例进行话语分析揭示了教师使用权力的具体方式及其对认知主体转移的影响,据此提出促进科学实践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贾娟娟 王新
波特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后,约翰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实施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方法,但目前为止大部分文献研究都来自西方概念,缺少中国语境的内涵。本文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为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阐述和分析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在实践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填补了该模型研究缺少中国案例分析的空白。研究发现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定义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开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能够更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宽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精准扶贫 差异性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关秀丽
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制度选择及制度安排无疑是重要的动力源。当前,全球化进入调整期,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制度型开放新特征、新需求、新路径,以系统性制度变革,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规则竞争,提升“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制度质量;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区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合,畅通“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支撑;高标准推动RCEP落地与制度型开放相互加持,在更大范围、更高能级上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规制竞逐话语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制度型开放走深走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王友文
以新疆伊犁马文化科学实践转向为案例,以科学、真理与民主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农牧民的民生改善为价值取向,探索以伊犁马改良为动因的马业和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的马文化发展的科学实践哲学两个方面。以科学实践哲学理论指导新疆马文化产业从传统转向现代并取得创新成果,以期对中国西部马产业和马文化产业产生一般规律性的、科学实践哲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新疆伊犁马文化 科学实践转向 科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静
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以"实践"作为首要维度,提议让K-12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围绕科学大概念而组织的实践来提升科学素养。这一实践转向,不是对科学探究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拓展:从作为知识的科学转向作为实践的科学,加入社会与文化的维度以回归科学作为人类实践的本质属性。对此,我们要变革科学观,吸收美国科学教育实践内涵,学习其整合和学习进阶的实施理念和途径,培养我国学生优质科学素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择其要者,可归纳为四个层面,即城乡通开、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按照这四个层面去研究城乡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和要求、发展的政策举措,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内涵分析 实践要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邢邦杰
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赋予人的发展以核心(重心)地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手段,与自然和谐为前提,赋予经济、社会、自然以支点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把握"五个统筹"的实践要求,致力于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制度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思想内涵 实践要求 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通知 田海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本质、地位、素质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赋予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科学内涵。针对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在顶层设计、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当以新时代教师教育新的科学内涵为指导去加以解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志远 孙云舒
大食物观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的系统性认识和创新性论断,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食物“从哪里来”“有什么”“由什么提供”“获取什么营养”以及“怎样持久保障”的问题。大食物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深入贯彻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要在顶层设计上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食物供应上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食物消费上处理好“丰富”与“节约”的关系,在科技支撑上处理好“研发”与“推广”的关系,在市场建设上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物消费 食物安全 农业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