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0)
2023(10325)
2022(9138)
2021(8821)
2020(7198)
2019(16689)
2018(16575)
2017(31767)
2016(17713)
2015(20020)
2014(20202)
2013(19723)
2012(17926)
2011(16160)
2010(16093)
2009(14488)
2008(13756)
2007(11889)
2006(10282)
2005(8898)
作者
(49828)
(41178)
(40809)
(38917)
(26208)
(19671)
(18670)
(16400)
(15711)
(14555)
(14307)
(13636)
(12923)
(12869)
(12642)
(12498)
(12329)
(12271)
(11657)
(11611)
(10210)
(9994)
(9766)
(9319)
(9190)
(9172)
(9044)
(8952)
(8209)
(8189)
学科
(69018)
经济(68947)
管理(48619)
(43497)
(36500)
企业(36500)
方法(32115)
数学(27722)
数学方法(27351)
中国(17998)
地方(17614)
(16861)
(16229)
(14862)
业经(14686)
理论(13060)
教育(12912)
(12151)
农业(11522)
环境(11408)
(10797)
贸易(10792)
技术(10640)
(10397)
地方经济(10127)
(9997)
(9550)
(9526)
财务(9469)
财务管理(9454)
机构
大学(246221)
学院(243080)
管理(98760)
(89586)
经济(87411)
理学(86616)
理学院(85536)
管理学(83934)
管理学院(83497)
研究(79383)
中国(55990)
(52959)
科学(52365)
(39192)
(39053)
业大(36509)
研究所(36166)
(36069)
师范(35797)
(35721)
中心(35553)
(34252)
北京(33577)
财经(32215)
(29307)
(29280)
师范大学(29102)
(28574)
农业(27945)
技术(26396)
基金
项目(174010)
科学(137020)
研究(129966)
基金(124307)
(107474)
国家(106543)
科学基金(91850)
社会(79502)
社会科(75169)
社会科学(75150)
(68846)
基金项目(67124)
教育(60837)
自然(60047)
自然科(58589)
自然科学(58578)
(58228)
自然科学基金(57474)
编号(54819)
资助(50550)
成果(44733)
重点(38819)
(37892)
课题(37727)
(37214)
(36237)
项目编号(33914)
创新(33534)
大学(33500)
科研(33034)
期刊
(94849)
经济(94849)
研究(71690)
中国(45618)
学报(38212)
教育(38006)
科学(35873)
管理(34371)
(31679)
大学(28884)
(27245)
学学(26473)
农业(23002)
技术(21420)
图书(16192)
(15932)
金融(15932)
业经(15842)
财经(14570)
经济研究(14421)
科技(12863)
理论(12719)
(12270)
问题(12166)
实践(12010)
(12010)
情报(11857)
资源(11710)
(11347)
技术经济(11271)
共检索到343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维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另类概念的研究一直是科学教育研究一个发展快速且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对国外科学学科领域中学生的另类概念的涵义、特征、来源、作用及其诊断方法等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有所启迪与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柴晓运  龚少英  
本研究以834名中学生为被试开展问卷调查,在考察中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感知到的数学教师支持的预测作用及数学自我概念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性别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影响较小,初二男生的数学学习投入得分高于女生,其他年级不存在性别差异;(2)从初中到高中,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3)感知到的数学教师支持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数学学习投入;(4)数学自我概念在感知到的数学教师支持对数学学习投入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丽萍  王嫣  董博清  周增尧  
概念图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空间网络知识结构图,它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文章用平均分、茎叶图、命题构建和构图结构四个变量对中美中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中美中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美国中学生,中国中学生的应试能力强,平均分高,但分数分布不均匀;虽然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科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较好,但在常识性知识和知识创新上有待提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春林  王晓萍  
通过对中国科学学领域九种核心期刊的科学计量分析,揭示了2012—2016年科学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向,分析了新时期科学学研究中的主要研究热点、高产作者及其研究方向、高产机构等。从研究主题来看,近年来科学学领域的研究多围绕"创新"展开,研究方向保持稳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新主题,如"创新驱动""大数据""协同创新"等;从研究主体来看,科学学领域的高产作者多以创新研究为主要方向,且倾向于师生合作,合作者较多;从研究机构来看,理工类和综合性高校发文占优,且经济管理学院与商学院是主要的发文机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百明  
为了形成和发展资源科学,应使其在学科体系中得到认可,本文从必要性、难点与有利条件、具体建议等3方面阐述了设立“资源科学”的想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杜秀芳  郭玲霄  
选取来自城市和农村学校的1546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作为被试,对初中生科学态度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影响学生科学态度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各年级学生在"对科学的态度"量表各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对科学的态度越积极;性别差异显著,在科学价值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科学探索及科学学习维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城乡差异显著,各维度上城市学生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2)教材因素是影响学生对科学态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教师、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爱芳  陈劲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阐述并比较了科学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概念起源、内涵、特征及其理论意义,分析两种学习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通过案例研究描述了企业的STI学习行为和DUI学习行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毅   章成志   习海旭  
探索影响国际科学合作的因素对于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顶层学科的分析,忽略了影响不同子领域国际合作的距离因素的异质性,研究结论无法为精细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此,本文从比较视角出发,基于DBLP数据库中1990—2019年187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论文发表数据,分析了计算机科学学科不同子领域的国际合作时空演化模式,并借助零膨胀beta回归模型揭示影响不同子领域、不同时期国际合作的6种距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时空分布来看,以计算机科学代表性子领域——人工智能为例,本文发现早期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强度合作关系主要由美国主导,随着中国、新加坡等新兴人工智能强国逐渐涌现,国际合作模式由“一强多极”转向“多极合作”。从总体的回归结果来看,地理距离、认知距离和经济距离会阻碍所有子领域的国际合作,而认知距离的影响最大,文化距离、企业参与程度距离和政治距离只在部分领域与国际合作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关系。从时间维度来看,在不同的子领域,地理距离和认知距离的边际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经济距离的影响则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人类曾过度关注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自然规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环境危机。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生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和热议的主题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论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生态+社会思想”“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四个重要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生态+”研究的宏观图谱,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关切,也为应对生态挑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人类曾过度关注和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忽视了自然规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环境危机。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生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研究和热议的主题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论文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生态+社会思想”“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四个重要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生态+”研究的宏观图谱,彰显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关切,也为应对生态挑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并确定土地科学学科是否具有独立学科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的定义,依据科学学方法,从讨论土地科学学科有无不可替代的核心理论和不可替代的研究域入手,研究土地科学学科的独立学科属性。研究结果: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具有不可替代的土地权籍核心理论,并与土地租价、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共同构成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核心理论轴,同时具有不可替代的3维3层3环耦合空间研究域的独立学科。研究结论:(1)借助逻辑和空间分析方法,提出的土地科学学科3维3层3环耦合空间研究域,揭示了土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昱岿  
应用教育人类学方法考察分析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结果发现:阿细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且两种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可以和谐共生;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同构性、差异性和层次性;两种认同的基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国土意识、共同血缘、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的英雄人物、共同的国家象征符号等共同基础之上,而学校教育场域是构筑这些共同性基础的重要场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提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模型,揭示土地科学学科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研究方法:借助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分析理论和未来光锥理论原理,分析人类发展和土地利用历史进程,研究提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域存在于四维空间之中,是一个时间的函数;(2)土地科学研究域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较早,但扩张较慢;(3)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是一个敞口向上不断扩张的倒锥筒;(4)土地科学学科的交叉性源于其内生扩张性。研究结论:(1)时空锥模型反映了土地科学学科及其研究域发生和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内在规律,有助于认识和研究土地科学学科的独立性;(2)时空锥模型揭示了土地科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显东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本文构建了一种区域科学的学科体系框架,将区域科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对要素的研究、对子系统的研究、对分系统的研究、对系统整体的研究、对系统间联系的研究和对系统调控的研究六个方面;将区域科学的学科属性归为应用地理学,并对区域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本文的研究对建立和完善区域科学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贤金  周建春  严金明  欧名豪  王洪卫  吴克宁  
研究目的:分析王万茂教授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思想。研究方法:围绕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战略内容,运用综合分析法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结果:王万茂教授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思想着重体现在包容性、标准化、建制化及学科群战略四个方面。研究结论:王万茂教授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的实践,而且也为今后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样为其他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进一步探索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方法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