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9)
2023(10732)
2022(9385)
2021(9030)
2020(7432)
2019(17602)
2018(17577)
2017(33594)
2016(18527)
2015(20894)
2014(20971)
2013(20593)
2012(19082)
2011(17297)
2010(17383)
2009(15811)
2008(15496)
2007(13350)
2006(11742)
2005(10295)
作者
(54188)
(44906)
(44792)
(42487)
(28858)
(21436)
(20144)
(17706)
(17301)
(16069)
(15598)
(15198)
(14270)
(14096)
(13872)
(13791)
(13407)
(13307)
(12909)
(12713)
(11228)
(11158)
(10885)
(10390)
(10063)
(10051)
(9926)
(9883)
(9060)
(8870)
学科
(72818)
经济(72728)
管理(52261)
(48697)
(41676)
企业(41676)
方法(35261)
数学(29420)
数学方法(29022)
(19572)
中国(18740)
(18392)
(17263)
业经(16635)
理论(15500)
地方(14141)
(13327)
农业(12454)
(12025)
贸易(12020)
(11775)
教育(11698)
(11606)
环境(11315)
技术(11224)
(11095)
财务(11033)
财务管理(11010)
企业财务(10471)
(10235)
机构
大学(271530)
学院(265425)
管理(106903)
(99584)
经济(97277)
理学(93444)
理学院(92320)
管理学(90597)
管理学院(90126)
研究(88941)
中国(63032)
(58635)
科学(58432)
(45186)
(44941)
(41867)
研究所(41536)
业大(40702)
中心(38776)
(38301)
师范(37973)
(37382)
北京(37093)
财经(37043)
(33690)
农业(32913)
(32188)
师范大学(31204)
(30863)
经济学(29265)
基金
项目(186104)
科学(146099)
研究(136294)
基金(134583)
(117535)
国家(116557)
科学基金(99613)
社会(83613)
社会科(79002)
社会科学(78981)
基金项目(72174)
(71982)
自然(65889)
自然科(64315)
自然科学(64297)
自然科学基金(63131)
教育(62816)
(61513)
编号(56191)
资助(55129)
成果(46677)
重点(41651)
(40909)
(38960)
课题(38504)
(38455)
创新(35786)
科研(35582)
教育部(34947)
项目编号(34919)
期刊
(107221)
经济(107221)
研究(78545)
中国(46466)
学报(44817)
科学(41682)
管理(37888)
(37593)
教育(34332)
大学(33464)
(32578)
学学(31036)
农业(26653)
技术(22007)
(18061)
金融(18061)
财经(17636)
图书(16922)
业经(16901)
经济研究(16354)
(14895)
问题(13975)
理论(13963)
科技(13736)
(13149)
实践(13018)
(13018)
(12773)
技术经济(12437)
情报(12381)
共检索到37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姚辉  郭林生  和瑞芳  刘树芬  赵健霞  杨小燕  
在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知识形态,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转向,地理学向"软"的一面转向并关注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倾向于关注"社会→地理→科学"关系的历史解释,地理学家在科学史的地理解释思想上的贡献等理论基础上,拙文主要阐述科学地理学这一新学科在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体系上的独特性:①建构关注过去的、现在的及未来的"社会→地理→科学"关系;②践行"以任务带动学科"和"任务学科并重"的地理学发展方略,主要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③聚焦于科学活动因素的区域性,注重区域相关性分析方法论。基于这种独特性和地理学方法论精髓,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体系包括:①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②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与地理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结构要素的时空结构及其相互关系;③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自然景观、社会景观、文化景观等的影响;④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进的影响。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的独特性和研究内容决定了科学地理学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与地理学特征是一致的,促进着现代地理学微观上的"深"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综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威  
从空间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方面阐述对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就企业、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经济地理学理论层面的思考;论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矿业城市发展目标的调整,提出矿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民  高翠微  蔚东英  杨洁  
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我国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等构建地理科学能力框架并进行内涵阐述,依据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确定学科内容主题,依据地理学科能力框架及地理学科内容主题,开发地理学科能力测评工具。经过对北京市两个区的学生进行抽样测查并采用Rasch模型进行测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学科能力分能力之间、不同的内容主题之间存在差异;从7、8年级到10、11年级,学生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并呈现不同的提高速度;学生之间在不同的年级、特定的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中伟  王杨  
信息与通信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新分支,其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者对电报和电话的关注,近年来一直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的称谓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已成为制约该学科发展的一大障碍。研究表明:将该领域研究统一称为信息与通信地理学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与国际通行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名称符合;信息与通信地理学是研究人文地理学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影响下发展变化的新学科,特别关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地理特征及社会内涵;信息与通信地理学具有跨学科性质,尤其是与地理信息科学及人文地理学所有分支都具有不同程度交叉;其发展已经历了研究兴趣确立、通信网络主体和多元快速发展3个阶段。本文提出了当前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主要的7个主题及一系列切入点,包括信息通信网络的空间组织、网络空间的地理内涵、ICT对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影响、ICT对城市内外部空间组织影响、ICT对空间与地方的认知和表征影响、ICT对政治与监督影响、网络空间的可视化与制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福义,范保宁  
商业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浩瀚的历史古籍中虽有所涉,但始终未能摆脱对被研究客体的描述性质,对于基础理论的探讨却很少建树。近几十年来,又由于轻商思想的蔓延,使得这门科学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可喜的是,当前随着我国商品生产和商业工作的蓬勃发展,商业地理学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停顿后,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雅欣   安宁  
随着人类基础设施活动越来越频繁,有关基础设施对人地关系和人类社会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引发了人文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广泛讨论。论文系统地讨论了女性主义基础设施地理学的研究脉络及其核心议题。首先,对地理学中有关基础设施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地理学对基础设施的研究呈现出“社会文化转向”的趋势,强调了基础设施在其功能属性之外,同时也兼具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其次,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强调了以性别为代表的社会核心—边缘视角在基础设施研究中的“社会文化转向”的重要价值,指出女性主义可以为分析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提供兼具微观与宏观的绝佳视角。再次,基于女性主义视角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异质性对于其利用基础设施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不同影响和路径,从基础设施生产端的性别差异以及基础设施使用端的性别差异等两个不同场域勾勒出基于性别视角的基础设施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上述文献,论文最后搭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基础设施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框架以及分析思路。论文所提出的女性主义基础设施地理研究的核心框架也可为其他广泛关注女性主义话题的学者提供在更大、更宽和更广范围内进行跨学科对话的机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策  
一、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技术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建设中的各种技术经济问题。人们在研究技术经济问题时,往往需要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种技术科学的很多学科知识。例如需要高等数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学、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营管理学、各种技术学、电子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所以很多技术经济学教材都认为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但也有的认为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发余  
过去几年中,经济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经济地理学”热潮,主要涵盖经济学的两个方向:国际经济学(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前一个方向主要讨论产业的空间聚集问题,后一个方向主要关注区域经济的长期收敛问题。这种“热潮”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有几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与之相关,其中包括克鲁格曼、波特、巴罗和阿瑟,他们的著作都涉及到“地理”问题。这些学者所讨论的“新经济地理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有很大差别。本文试图介绍西方经济学中这种新趋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雪军,田霖  
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鉴于国内对该学科研究的薄弱状态,文章对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最新研究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展望其应用前景,为金融学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慧子  
本文运用科学哲学的方法,通过对地理学的科学主题及其问题起点被确立之后的发展变化的考察,主要讨论了作为一门科学的地理学走向成熟的一般图景。地理学具备了作为成熟科学的一些基本条件,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悦  王德  
行为地理学围绕空间与行为间的关系这一学科核心,不断完善理论基础、深化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议题,逐渐走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论文首先对行为地理学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跨学科基础进行梳理,进而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移动性规划与管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治理3个方面阐述行为地理学与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试图探讨行为主义思想对于地理学和相邻学科产生的影响,厘清围绕行为地理学开展应用研究的学科交叉脉络,进一步推进行为地理学的跨学科发展,探索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管文  熊绍华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一门新兴学科——旅游地理学。为建立、健全旅游地理学科学体系,我们愿与同行就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定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良斌  
从跨学科研究的驱动力分析入手,阐述跨学科研究的障碍、重要性和现实性,跨学科研究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期刊论文与学科交叉的关系,证实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来进行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为了取得跨学科学研究的成功,需要建立以学科交叉度为核心的跨学科测度指标,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使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得以开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志红  
实施股权激励首先要对其性质有全面的认识,文章总结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认为,股权激励是一种激励约束制度安排,目的是使被激励主体为达成设定目标而产生最大内在驱动力,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科学的股权激励制度产生的前提。股权激励是代理成本的支付方式之一,是对经营层拥有人力资本最直接的承认。在本质上,股权激励是利益相关者为维护各自利益进行充分博弈的结果。对股权激励性质的把握有益于方案的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