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7)
2023(14044)
2022(11411)
2021(10563)
2020(8784)
2019(19623)
2018(19505)
2017(36821)
2016(20005)
2015(21980)
2014(21104)
2013(20725)
2012(18711)
2011(16495)
2010(16809)
2009(15742)
2008(15728)
2007(14474)
2006(12635)
2005(11556)
作者
(56494)
(46937)
(46837)
(43910)
(29774)
(22725)
(20941)
(18207)
(17586)
(16930)
(15920)
(15628)
(15109)
(14889)
(14358)
(14278)
(14042)
(14006)
(13611)
(13479)
(11836)
(11443)
(11226)
(10773)
(10765)
(10440)
(10408)
(10367)
(9345)
(9281)
学科
(88146)
(80689)
企业(80689)
(79406)
经济(79305)
管理(73908)
方法(30945)
业经(30314)
(27800)
(27213)
数学(22180)
数学方法(21972)
技术(21135)
(20871)
财务(20845)
财务管理(20814)
中国(20803)
农业(20034)
企业财务(19695)
(18226)
理论(17071)
(15268)
贸易(15252)
(15204)
(15139)
(15110)
(14794)
(14329)
技术管理(13971)
地方(13500)
机构
学院(278971)
大学(270941)
(112973)
管理(112132)
经济(110716)
理学(95701)
理学院(94756)
管理学(93464)
管理学院(92955)
研究(86313)
中国(69005)
(56472)
(52974)
科学(52942)
(51521)
(44694)
(43207)
业大(42786)
财经(41450)
农业(40357)
中心(40192)
研究所(38725)
(37568)
(35361)
北京(35043)
经济学(32723)
(32331)
师范(31898)
商学(31769)
商学院(31497)
基金
项目(180559)
科学(142768)
研究(133395)
基金(129096)
(112793)
国家(111671)
科学基金(97046)
社会(84981)
社会科(80502)
社会科学(80477)
(74383)
基金项目(68860)
自然(62557)
自然科(61185)
自然科学(61167)
教育(60447)
自然科学基金(60188)
(60155)
编号(54437)
资助(50498)
(44387)
成果(42441)
(41705)
创新(40446)
重点(40393)
(39563)
(38091)
课题(37291)
(34801)
国家社会(34773)
期刊
(132280)
经济(132280)
研究(78581)
中国(59998)
(48536)
管理(47714)
(46075)
学报(42116)
科学(39832)
农业(32646)
大学(32258)
教育(31438)
学学(30354)
技术(27126)
业经(25691)
(25681)
金融(25681)
财经(20655)
(20306)
经济研究(20176)
(17918)
问题(16695)
技术经济(16040)
科技(15465)
商业(14936)
财会(14857)
现代(14252)
(13864)
(13250)
(12397)
共检索到42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健   龚静   张秀   余悦  
以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间学习与知识重组理论,探讨科学合作广度与深度对“小巨人”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企业知识多样性和行业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933家“小巨人”企业1997—2019年论文数据和1998—2020年专利数据发现,科学合作广度、科学合作深度分别与“小巨人”企业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和负相关关系。随着知识多样性水平提升,科学合作广度与探索性创新的倒U型关系曲线变得更为陡峭;随着技术动荡水平提升,科学合作深度与探索性创新的负相关关系减弱。结论表明科学合作在中小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嫱   蔡双立  
目前缺乏深入探讨体现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和管理认知理论,利用中国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采用控制企业和年份的双向固定模型,分别以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同时检验这一影响机制在不同区域环境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家冒险倾向通过创新投入来影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持续创新,企业家冒险倾向越强则企业持续创新水平越高,并且在外部营商环境较好时这种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其中创新投入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负向调节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持续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建议企业家要敢于冒险,但也要提升对创新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此外,政府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避免过多的干预政策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钰  李瑶  刘益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了企业间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作为利用式和探索式两种创新的驱动因素时,各自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特别是探究了三类社会资本对创新可能的"黑暗面"效应。对206家中国企业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认知资本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作用,对探索式创新的作用呈倒U型;关系资本与两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倒U型关系,但随着关系资本的增加,相比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会首先达到瓶颈点;结构资本对两种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是递增的。我们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更好地管理与创新合作伙伴的关系,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明泉  吴少敏  张娅楠  
探索式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源头,对于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至关重要。利用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拐点效应",且呈正"U"型,即当研发资源的投入处于低水平时,探索式创新对主营业务资源的占用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及成果的显现,探索式创新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异质性会对企业的创新动机与内部资源配置造成影响。按照产权性质分组,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按照行业性质分组,相对于非研发企业,研发企业的探索式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U"型关系更加明显。(3)税收优惠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源禀赋和创新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缓解探索式创新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祝建辉  宁昊天  尤俊锐  
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例,使用专利合作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负二项回归分析研究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及知识基础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度数中心度、结构洞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基础在二者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因此,航空装备制造企业要积极扩大专利合作规模与频次,努力向专利合作网络中心位置发展;同时要拓展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渠道,鼓励企业内知识交流,增强知识积累,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正刚  张玉利  何良兴  
随着创业普及率的提升,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亟需加强对创业质量的关注,鼓励高质量、创新型创业活动开展。但学者对于什么是创业活动创新性、应如何提升创业质量等问题的认识依然模糊。从技术与非技术双元创新角度,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及其演化机制。结果发现,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融合对于创业质量提升至关重要,非技术类创新是目前制造型企业提升创业质量的主要方式;其次,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但均体现出从用户需求出发、权衡新颖性与实用性要求、持续提升产品或服务增值能力的机制特征,这对揭示创业活动创新性来源、推动创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呈现负向阻碍作用。因此,企业产学研合作应是基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的合作,这就证明了,在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导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应用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创新网络中的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系管理能力中三个维度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不同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应用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创新网络中的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系管理能力中三个维度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不同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乔朋华  张悦  许为宾  
基于高阶理论与组织期望理论,以2007-2017年香港交易所中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领导者韧性对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以及期望落差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领导者韧性对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期望落差强化了领导者韧性与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期望落差的持续时间越长,领导者韧性对探索式创新的积极作用越强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腾  朱晓红  
旨在打开资源基础观中组织黑箱,丰富资源配置研究成果,探讨在新竞争时代何种资源配置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特别是探索式创新,从而建立或强化企业竞争优势。通过梳理西方最新研究成果,基于我国146家企业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法检验期权型资源配置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采取因果逐步回归法检验探索式创新在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期权型资源配置既能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又能促进探索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在期权型资源配置与竞争优势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创新的资源投入,资源配置方式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更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庆丰   舒少文  
金融与科技是新时代区域竞争的焦点,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中国216个城市样本及“小巨人”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传统金融发展和新兴金融发展均能促进城市“小巨人”企业培育及其创新,但后者的促进作用更强。影响渠道分析表明,城市两个层面的金融发展能通过激发“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热情(想创新)、提升其创新失败容忍度(敢创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优化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能创新)促进其研发创新,且金融科技在上述各渠道中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和金融科技都能够提升其创新质量、赋能城市高质量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两个层面的金融发展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非国有及小规模“小巨人”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