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6)
- 2023(12104)
- 2022(10065)
- 2021(9046)
- 2020(7235)
- 2019(16060)
- 2018(15728)
- 2017(29284)
- 2016(15309)
- 2015(16890)
- 2014(16552)
- 2013(16073)
- 2012(15284)
- 2011(13814)
- 2010(14555)
- 2009(13802)
- 2008(12743)
- 2007(11223)
- 2006(10365)
- 2005(9686)
- 学科
- 济(84083)
- 经济(84013)
- 管理(41108)
- 业(37264)
- 企(30329)
- 企业(30329)
- 地方(25054)
- 中国(24832)
- 方法(24216)
- 业经(19811)
- 农(19166)
- 数学(18224)
- 数学方法(18092)
- 地方经济(15539)
- 财(14940)
- 学(14843)
- 农业(13470)
- 融(13277)
- 金融(13276)
- 制(13151)
- 银(12492)
- 银行(12483)
- 发(12417)
- 行(12224)
- 审计(12186)
- 和(12127)
- 贸(12017)
- 贸易(11997)
- 理论(11945)
- 环境(11928)
- 机构
- 学院(218293)
- 大学(213916)
- 济(98841)
- 经济(96882)
- 研究(79741)
- 管理(78130)
- 理学(65651)
- 理学院(64888)
- 管理学(63939)
- 管理学院(63544)
- 中国(62261)
- 京(46406)
- 财(46044)
- 科学(45337)
- 所(39979)
- 中心(35910)
- 财经(35599)
- 研究所(35136)
- 江(34538)
- 经(32178)
- 经济学(31311)
- 农(31020)
- 范(30482)
- 师范(30229)
- 北京(29299)
- 院(28655)
- 州(27880)
- 经济学院(27767)
- 业大(26323)
- 财经大学(26106)
- 基金
- 项目(135640)
- 科学(107777)
- 研究(105075)
- 基金(96623)
- 家(82597)
- 国家(81833)
- 科学基金(70480)
- 社会(69528)
- 社会科(65785)
- 社会科学(65771)
- 省(54192)
- 基金项目(50161)
- 教育(47453)
- 划(44397)
- 编号(43134)
- 自然(41233)
- 自然科(40191)
- 自然科学(40185)
- 自然科学基金(39444)
- 资助(38428)
- 成果(35675)
- 发(35552)
- 重点(31057)
- 课题(30894)
- 发展(29515)
- 部(29400)
- 展(29030)
- 国家社会(28836)
- 创(28594)
- 性(26891)
- 期刊
- 济(125632)
- 经济(125632)
- 研究(75499)
- 中国(53080)
- 财(36201)
- 管理(31669)
- 农(30350)
- 科学(27841)
- 学报(27654)
- 教育(26496)
- 融(23904)
- 金融(23904)
- 经济研究(22050)
- 大学(21839)
- 农业(20811)
- 业经(20663)
- 学学(20450)
- 技术(19308)
- 财经(18210)
- 经(15918)
- 问题(15406)
- 贸(12116)
- 技术经济(11627)
- 世界(11489)
- 商业(11228)
- 国际(10860)
- 业(10513)
- 现代(10300)
- 经济问题(9917)
- 坛(9881)
共检索到357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瑾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及非赢利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普遍存在,并由此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及其代表将其所有的经济资源交给受托人管理使用,受托人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效果负责。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价值目标并非总是一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守真 王雷 李嘉明 司艳萍
本研究提出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的新途径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把握经济责任的实质为资源管理责任的基础上,构建以综合管理审计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框架。课题组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分别按性质、类别、属性、功能,分层次、交叉构建了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并阐述了院系所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六个方面,对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溶冰
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传统的常权综合评价方法难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对某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均衡性要求,只要权重高的指标值足够大,往往就能获取理想的评价结果,这导致部分党政领导干部过分强调GDP等经济性指标,而忽视单位GDP排放等环境性指标,甚至出现严重的地区环境公害事件。本文利用变权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权重分配方法——层次变权综合评价法,对违反或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节能减排因素予以"惩罚"或"激励",不仅增加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本身的科学性,从案例应用结果看,也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和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汪其顺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履行好审计责任?笔者就此谈如下几点粗浅认识。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关键在于责任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主要有决策、管理、执行、监管等部门,科学发展观要求这些部门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指导思想履行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仕德
审计机关有效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创新思维,拓展视野,跳出"政府阁僚"的思维定式,按照"直接为党委服务、维护党的执政权"的要求,组织安排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探索强化权力监督、促进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责任审计路子。当前,从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工作需要来看,特别需要研究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资源环境 生态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金东
经济法作为法律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法对经济关系及运作起到统筹与规范的作用,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因此它与国家的政策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极为密切,深刻理解我国的经济法,必须了解时代的特色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把握正确的方向,经济法的调整与重构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法 调整与重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尘肇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审计工作应做到:项目选择应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要围绕监督权力、紧扣监督职责;加大效益审计力度;狠抓审计成果落实;坚定不移地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自身的效率;转变审计业绩观,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国家审计 和谐社会 工作思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整体性与层次性思想 ,从系统、动力、功能、空间、目的五大范畴来分析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制度五大要素在内的一种整体和系统的发展观。国家审计系统的发展是对诸要素构成系统的整体协调和把握 ,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是系统整体性与层次性上的协调。
关键词:
国家审计系统 科学发展观 新视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安学
审计职责寓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秉承科学发展观应形成科学审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审计项目计划和方案,引导审计过程和具体审计行为,形成审计报告。在科学审计理念指导下,推行审计公开,扩大审计效应,整合审计资源,建设审计队伍,走出一条科学审计之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科学理念 科学审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家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季松
现阶段,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现实,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施显得尤为迫不及待。本文对循环经济的由来、发展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门新的经济学———新循环经济学。笔者用新循环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重化工业化的利弊,提出了重化工业的出路,并阐述了新循环经济学在企业生产、城乡建设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