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3)
2023(9387)
2022(7621)
2021(6927)
2020(5433)
2019(12383)
2018(11970)
2017(22202)
2016(12115)
2015(13381)
2014(13535)
2013(13268)
2012(13003)
2011(11965)
2010(12272)
2009(10984)
2008(11068)
2007(10246)
2006(9256)
2005(8574)
作者
(36504)
(30576)
(30214)
(28822)
(19511)
(14643)
(13747)
(11770)
(11629)
(11218)
(10513)
(10242)
(10116)
(9828)
(9733)
(9419)
(8882)
(8807)
(8744)
(8715)
(7840)
(7670)
(7459)
(7078)
(7003)
(6901)
(6860)
(6839)
(6332)
(6141)
学科
(56442)
经济(56392)
管理(30779)
(29114)
(21065)
企业(21065)
中国(20810)
地方(20095)
(16850)
方法(15539)
业经(13798)
数学(12789)
数学方法(12661)
(11921)
农业(11761)
(11435)
金融(11435)
(11334)
银行(11320)
(11096)
(10824)
地方经济(10706)
(10691)
(10339)
环境(8938)
技术(8918)
(8711)
贸易(8698)
(8467)
(8326)
机构
学院(171975)
大学(169808)
(69921)
研究(68279)
经济(68235)
管理(58737)
中国(52003)
理学(48371)
理学院(47660)
管理学(46759)
管理学院(46424)
科学(42275)
(38645)
(35530)
(33472)
(32213)
研究所(31875)
中心(30789)
(28616)
(26241)
师范(25956)
北京(25210)
财经(25005)
业大(24938)
(24810)
农业(24792)
(23657)
(22805)
(22673)
经济学(21333)
基金
项目(109041)
科学(85303)
研究(82196)
基金(75528)
(66479)
国家(65807)
科学基金(55140)
社会(51246)
社会科(48419)
社会科学(48409)
(44459)
基金项目(39217)
教育(37514)
(37177)
自然(33875)
编号(33451)
自然科(33050)
自然科学(33042)
自然科学基金(32436)
资助(30622)
(29987)
成果(28457)
重点(25488)
课题(25468)
发展(24127)
(23714)
(23363)
(22619)
(22115)
创新(21194)
期刊
(89573)
经济(89573)
研究(58425)
中国(46052)
(31728)
学报(28287)
教育(27727)
科学(26212)
(24745)
管理(24276)
农业(21811)
(21403)
金融(21403)
大学(21396)
学学(19664)
技术(16069)
业经(15954)
经济研究(14634)
财经(12708)
(11442)
问题(11421)
(11046)
图书(10553)
(9014)
论坛(9014)
科技(8794)
(8407)
世界(8276)
(8226)
(8155)
共检索到289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谨  
科学发展观使党的执政战略更具时代性;使党的执政理念更具民本性;使党的执政方式更具求实性,因而必然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民本发展、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史苑芗  闵光地  左玉辉  
生态产业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入手,论述了生态产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生态产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改革开放30年,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在实践中已有转变,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上海外贸运行同过去相比显示出许多新特点,但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上海外贸增长方式要实现根本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上海实际出发,采取实施技术导向型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发展开放型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应对贸易摩擦等措施,促进上海外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小波  
GDP增长不能代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也不能因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忽视GDP增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玉林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会计理论发展目前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存在一些偏见:"理论无用论"认为,我们现在的工作是按制度规定办事,需要的是制度规定的技术和方法,不是按理论办事;"理论替代论"认为,学理论不如学制度,学规定,学实务,学了就能用,学理论是远水不解近渴;"理论模糊论"认为,理论越学越糊涂,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不知谁有理;"理论深奥论"则认为,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本文旨在矫正多年来我国奉行的“至上”庸俗发展观,通过检查指标的谬误,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囊括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标。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排序按重要性而言应该依次为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继而才是经济发展。今天,政治文化发展在中国已排到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已受到重视。但是,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必须通过一些指数来加以量化,即使是政府行为也可以尽量通过指标体系来进行科学的测定。本文着重介绍了英国的(国内发展指数)这一综合发展指标,以弥补指标的不足。GDPGDPGDPMDP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二勋  秦耀辰  
从发展观的嬗变入手,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市长应具有的科学发展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然  
发展问题一直是当代人类实践的主题,也是当代哲学思考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把当代人类对发展的思考提升到了一个美学的境界。文章从美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谭荣  
科学发展观理论对于图书馆事业以及所有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指导,对图书馆各个侧面——处于社会之中的图书馆、图书馆及其馆网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尘肇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审计工作应做到:项目选择应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要围绕监督权力、紧扣监督职责;加大效益审计力度;狠抓审计成果落实;坚定不移地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自身的效率;转变审计业绩观,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