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9)
- 2023(9300)
- 2022(7622)
- 2021(6746)
- 2020(5228)
- 2019(11840)
- 2018(11622)
- 2017(21430)
- 2016(11367)
- 2015(12865)
- 2014(13057)
- 2013(12986)
- 2012(12857)
- 2011(12084)
- 2010(12611)
- 2009(11559)
- 2008(11328)
- 2007(10534)
- 2006(9945)
- 2005(9252)
- 学科
- 济(74237)
- 经济(74185)
- 管理(28310)
- 地方(25526)
- 业(24068)
- 中国(22751)
- 农(16986)
- 方法(16952)
- 企(16695)
- 企业(16695)
- 业经(15650)
- 地方经济(15547)
- 数学(14153)
- 数学方法(14081)
- 学(13050)
- 发(12149)
- 农业(12024)
- 融(11665)
- 金融(11665)
- 银(10895)
- 银行(10887)
- 行(10754)
- 环境(10536)
- 制(10367)
- 和(9246)
- 财(9059)
- 贸(8990)
- 贸易(8977)
- 发展(8844)
- 展(8815)
- 机构
- 学院(171510)
- 大学(169318)
- 济(81063)
- 经济(79349)
- 研究(70274)
- 管理(57800)
- 中国(53957)
- 理学(46762)
- 理学院(46098)
- 管理学(45423)
- 管理学院(45088)
- 科学(40190)
- 京(38356)
- 所(35965)
- 财(35570)
- 研究所(31906)
- 中心(30850)
- 江(28953)
- 农(26818)
- 财经(26515)
- 经济学(25996)
- 范(25951)
- 师范(25730)
- 北京(25592)
- 院(25232)
- 经(23842)
- 州(23434)
- 经济学院(22867)
- 省(21887)
- 科学院(21481)
- 基金
- 项目(100873)
- 研究(79432)
- 科学(78968)
- 基金(69173)
- 家(59206)
- 国家(58605)
- 社会(51216)
- 科学基金(49195)
- 社会科(48419)
- 社会科学(48410)
- 省(40930)
- 教育(35564)
- 基金项目(35435)
- 划(33442)
- 编号(32703)
- 发(29642)
- 资助(28099)
- 成果(28001)
- 自然(27341)
- 自然科(26590)
- 自然科学(26586)
- 自然科学基金(26081)
- 课题(24983)
- 发展(24807)
- 展(24392)
- 重点(23497)
- 部(21597)
- 国家社会(21087)
- 创(20464)
- 年(20371)
共检索到30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齐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循环经济建设在内涵和理念上都取得了突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传统的循环经济"3R"理论发展成"8R"理论。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内容,可指导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建设。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会齐 严法善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产物,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完善,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循环经济经济观要求在经济系统内部实现所有要素的循环。循环经济系统观要求构建一个由人、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自然资源、生产、消费、创新等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价值观,具有结论性的理念为劳动是循环经济体系中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循环经济生产观是循环经济经济观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循环经济系统观中循环经济大系统的细化部分,是循环经济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循环经济消费观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创新观要求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创新、以创新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循环经济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展现。循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林
做好新时期的财政经济建设工作 ,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公平与效率 ,全面推进公共财政 ,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统筹兼顾 公共财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家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季松
现阶段,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现实,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施显得尤为迫不及待。本文对循环经济的由来、发展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门新的经济学———新循环经济学。笔者用新循环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重化工业化的利弊,提出了重化工业的出路,并阐述了新循环经济学在企业生产、城乡建设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资源环境 生态保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空前广阔的舞台,并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2109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白林 李晨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入手,阐明循环经济理念不仅会引起一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革命,而且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杰 刘春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中央党校进修一班第38期B班二支部3组学员 江泽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战略举措。发展立足于生态和环保要求的循环经济,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在区域经济栏目,编发了一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以进一步引发相关研究和讨论,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龙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加大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做好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立法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