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8)
- 2023(9476)
- 2022(7891)
- 2021(7288)
- 2020(5743)
- 2019(13349)
- 2018(13152)
- 2017(24606)
- 2016(13317)
- 2015(15160)
- 2014(14941)
- 2013(14788)
- 2012(14286)
- 2011(13193)
- 2010(13450)
- 2009(12164)
- 2008(12062)
- 2007(10935)
- 2006(10089)
- 2005(9323)
- 学科
- 济(61309)
- 经济(61255)
- 管理(36433)
- 业(34848)
- 企(26533)
- 企业(26533)
- 地方(22531)
- 中国(20839)
- 农(19073)
- 方法(15792)
- 业经(15444)
- 农业(13415)
- 数学(12470)
- 数学方法(12318)
- 地方经济(12105)
- 发(11888)
- 学(11391)
- 制(10889)
- 和(10835)
- 银(10808)
- 银行(10797)
- 融(10775)
- 金融(10773)
- 行(10579)
- 贸(10495)
- 贸易(10481)
- 环境(10403)
- 易(10032)
- 财(9754)
- 技术(9549)
- 机构
- 学院(188488)
- 大学(185525)
- 济(76857)
- 经济(74949)
- 研究(72836)
- 管理(68960)
- 理学(57196)
- 理学院(56389)
- 中国(56090)
- 管理学(55512)
- 管理学院(55110)
- 科学(44280)
- 京(42553)
- 所(37414)
- 财(34024)
- 研究所(33586)
- 中心(32985)
- 农(31515)
- 江(31161)
- 范(29841)
- 师范(29616)
- 北京(27853)
- 院(26555)
- 州(25853)
- 财经(25722)
- 业大(25240)
- 农业(24091)
- 师范大学(23727)
- 经(22996)
- 省(22441)
- 基金
- 项目(118712)
- 科学(93169)
- 研究(91608)
- 基金(82259)
- 家(71145)
- 国家(70438)
- 科学基金(59621)
- 社会(56451)
- 社会科(53314)
- 社会科学(53299)
- 省(47664)
- 基金项目(43387)
- 教育(40974)
- 划(39962)
- 编号(39429)
- 自然(36616)
- 自然科(35566)
- 自然科学(35560)
- 自然科学基金(34900)
- 成果(32875)
- 资助(32756)
- 发(32359)
- 课题(28174)
- 重点(27032)
- 发展(26253)
- 展(25804)
- 部(25147)
- 创(24498)
- 年(23038)
- 项目编号(22945)
共检索到31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孝珍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新疆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的协调演进至关重要。重点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对新疆各级政府的诉求以及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产业结构 资源优势 地方政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华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即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得到了社会上下广泛而迅速的认同。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与社会两条腿一起走 ,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 ,既要遵循市场规律 ,又要尊重自然规律 ;既要以发展为主题 ,又要考虑到资源约束与环境的承载力。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 ,恢复起来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根据新疆自身的特点 ,走保护与发展并重 ,集经济、社会、生态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树丞 张佑祥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进一步升华,形成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发展特色的办学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学校发展中的战略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强校战略、教学科研“两翼”发展战略、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以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战略关键,并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教学与科研,眼前发展与长远规划,以及改革、发展与稳定等关系。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 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科学发展观为西部开发战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动力,重新审视发展战略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适时实施生态型追赶战略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探讨了西部开发生态型追赶战略的依据和目标体系,在对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和区域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后,充分依靠和挖掘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地区“三步走”新追赶战略构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人 陈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为此,四川应当在其指引下,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四川 西部经济高地 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10多年前,我给学生们上课时经常引用一个“出口筷子”的案例。我国北方地区的许多企业拼命争夺木材资源,转产制作一次性筷子,竞相杀价,向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大量出口,使我国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2000年,我到韩国作课题研究,想亲身证实一下这个案例的真实性。令人惊愕的是,在韩国的饭馆、学校和公司的餐厅等所有的吃饭场所使用的都是不锈钢的筷子,见不到“Made in China”的木筷。是我引用的案例错了吗?后来我才发现了问题的答案,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梅新林 杨天平
“十一五”是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高校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深入研究“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挑战,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总揽全局,把握机遇,既突出重点、为所当为,又统筹兼顾、厚植实力;要坚持走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以及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着力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全面谋划“十一五”的改革发展方略,科学绘制“十一五”的改革发展蓝图,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引导到全面、科学、理性、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立宏 姜红
积极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特色战略、创新战略、竞争战略、环境战略等。而战略定位是发展战略的前提,战略实施是发展战略的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研究生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谭建光
新的历史时期,粤商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努力打造责任型粤商、创新型粤商、国际型粤商,并有效发挥粤商社团的功能,推动粤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粤商 科学发展观 战略 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建设 韩武波
研究目的研究科学发展观和土地整理的关系,确定土地整理新理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及实施管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研究结论科学发展观应确定为中国土地整理新的战略指导理念。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工程 科学发展观 中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贤春
科学发展观中的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战略是一种主动进取型战略。本文提出渗透战略,指出要选择适当渗透领域,详细了解渗透对象,认真确定渗透内容和挑选渗透模式,以适当的力度渗透,使图书情报事业与其他事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情报学 文献服务 发展战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蒋在哲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至今始终强调和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在各项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指导方针。我们为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正确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要从战略高度全面领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不仅要培养一大批优秀拔尖创新人才,而且要创造一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要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高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次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准确把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研究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新途径、新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钱乐祥,许叔明,秦奋
本文在阐述流域空间经济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区段性和差异性、层次性和网络性、开放性和耗散性等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流域开发的系统性、综合性、分区性、立体网络性和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原则。以区域增长和空间经济发展模式为指导 ,以点轴开发为流域开发的重要组织形式 ,提出了依托大中城市 ,强化中心 ,通过“点”的经济技术力量向两翼腹地的辐射和扩散 ,又通过轴作用的向外 (上、下游 )传递 ,如此形成一种由点沿轴波及面的点线面渐进开发模式 ,最终使整个流域的国土资源和空间得到充分合理的全息开发利用。
关键词:
流域 空间经济 西部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