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3)
2023(8365)
2022(7003)
2021(6560)
2020(5077)
2019(11842)
2018(11588)
2017(21478)
2016(11680)
2015(13111)
2014(12890)
2013(12878)
2012(12514)
2011(11362)
2010(11491)
2009(10355)
2008(10003)
2007(8801)
2006(8215)
2005(7621)
作者
(33864)
(28292)
(28119)
(26490)
(18123)
(13907)
(12813)
(10963)
(10962)
(10372)
(9692)
(9521)
(9254)
(8999)
(8708)
(8667)
(8303)
(8163)
(8078)
(7951)
(7248)
(7065)
(6793)
(6617)
(6377)
(6363)
(6329)
(6301)
(5711)
(5658)
学科
(54872)
经济(54815)
管理(26407)
(26025)
地方(22878)
中国(20391)
(18430)
(16719)
企业(16719)
方法(13387)
农业(13324)
业经(13038)
地方经济(12272)
数学(11170)
数学方法(11055)
(10705)
(10443)
(9537)
金融(9532)
环境(9233)
(9101)
银行(9092)
(8938)
(8830)
(8631)
贸易(8617)
(8589)
(8167)
(7813)
技术(7810)
机构
学院(161478)
大学(159026)
(65593)
研究(65084)
经济(63998)
管理(55345)
中国(49078)
理学(45774)
理学院(44994)
管理学(44222)
管理学院(43902)
科学(40466)
(36749)
(33932)
研究所(30493)
(29421)
中心(29384)
(29274)
(26676)
师范(26467)
(26051)
北京(24237)
(23367)
业大(23134)
农业(22512)
(22189)
财经(22049)
(21460)
师范大学(21342)
科学院(20248)
基金
项目(104392)
科学(81395)
研究(80210)
基金(71698)
(62561)
国家(61936)
科学基金(51872)
社会(49742)
社会科(46814)
社会科学(46802)
(42781)
基金项目(38490)
教育(35489)
(35466)
编号(34013)
自然(31320)
自然科(30493)
自然科学(30488)
自然科学基金(29886)
(29603)
成果(28427)
资助(27951)
课题(24706)
发展(24039)
重点(23941)
(23635)
(21698)
(21264)
(20218)
国家社会(20078)
期刊
(85510)
经济(85510)
研究(56509)
中国(41625)
(28949)
科学(24824)
教育(24149)
学报(24043)
(21298)
管理(20961)
农业(20179)
大学(18236)
(17937)
金融(17937)
学学(16702)
业经(15480)
技术(14356)
经济研究(13208)
问题(11537)
(10976)
财经(10389)
资源(10374)
图书(9915)
(9589)
(9049)
(8364)
论坛(8364)
科技(8184)
世界(7989)
现代(7856)
共检索到269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党中央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而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地处边疆,经济很不发达,人口素质不高,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发展现状,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和周边环境状况出发论证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对策性建议和解决方法,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新  陈瑛  
促进云南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从内涵建设入手,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及课程,有效实施突出项目教学和实习实训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探索灵活多样的招生就业形式,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进一步促进就业和教育公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以全球环境与发展演进过程为切入点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现实地剖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并进一步阐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提出旅游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可行途径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振锋  
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的竞争。特色经济具有优势性、效益性、连带性、可持续性、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契入点和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新平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武陵地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实现政策重构,并根据区域特色资源进行特色主导产业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霞  
云南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发展总体水平落后,金融机构覆盖面偏低,金融发展深度不够,金融发展效率低下。应高度关注地区差异,实施倾斜性金融政策,加大金融创新,加强风险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霞  
云南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发展总体水平落后,金融机构覆盖面偏低,金融发展深度不够,金融发展效率低下。应高度关注地区差异,实施倾斜性金融政策,加大金融创新,加强风险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平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也是我国范围内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指出能源消费面临严峻形势;确立了未来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其总目标是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持续能源为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做法,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立足科学发展观,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冯之浚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崇国  
“盛世兴林”是国家交给林业部门的时代重任 ,是广大务林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当前 ,林业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是林业建设的一条“短腿”,应该教化、管理、惩治三重并举 ,实施综合治理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俊生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价值观上,可持续发展是从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和谐的关系。在发展观上,可持续发展是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转变为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对首都北京来说,人与自然和谐方式的建立,需要通过两个层面体现:一个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一个是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人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发展思路、发展水平,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北京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北京应当成为实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焦华富  赵静  
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职能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以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