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8)
- 2023(17018)
- 2022(14116)
- 2021(13055)
- 2020(10879)
- 2019(24887)
- 2018(24618)
- 2017(47176)
- 2016(25590)
- 2015(28714)
- 2014(28530)
- 2013(28413)
- 2012(26330)
- 2011(23582)
- 2010(23948)
- 2009(22087)
- 2008(21891)
- 2007(19404)
- 2006(17476)
- 2005(15960)
- 学科
- 济(112216)
- 经济(112090)
- 业(93755)
- 管理(85561)
- 企(82573)
- 企业(82573)
- 方法(44773)
- 数学(34900)
- 数学方法(34556)
- 业经(33421)
- 农(33285)
- 中国(31820)
- 财(30751)
- 地方(26641)
- 农业(23544)
- 务(21750)
- 制(21707)
- 财务(21679)
- 财务管理(21648)
- 技术(21361)
- 学(20926)
- 和(20554)
- 企业财务(20501)
- 理论(20162)
- 贸(19312)
- 贸易(19294)
- 易(18643)
- 划(17321)
- 银(17101)
- 策(17066)
- 机构
- 学院(365860)
- 大学(364361)
- 济(148405)
- 管理(148278)
- 经济(145125)
- 理学(126444)
- 理学院(125020)
- 管理学(123242)
- 研究(123139)
- 管理学院(122549)
- 中国(94935)
- 京(81543)
- 科学(75145)
- 财(68444)
- 所(61821)
- 农(59403)
- 江(56016)
- 研究所(55671)
- 中心(55545)
- 财经(53671)
- 业大(53061)
- 北京(52551)
- 经(48727)
- 范(48669)
- 师范(48266)
- 农业(46098)
- 州(45545)
- 院(44774)
- 经济学(42922)
- 财经大学(39557)
- 基金
- 项目(241367)
- 科学(190724)
- 研究(180873)
- 基金(173550)
- 家(149602)
- 国家(148181)
- 科学基金(128622)
- 社会(113950)
- 社会科(107860)
- 社会科学(107831)
- 省(94994)
- 基金项目(92179)
- 自然(82163)
- 教育(81426)
- 自然科(80256)
- 自然科学(80240)
- 划(78973)
- 自然科学基金(78833)
- 编号(75149)
- 资助(70537)
- 成果(60833)
- 发(54843)
- 重点(53318)
- 部(52256)
- 创(51870)
- 课题(51301)
- 创新(47718)
- 项目编号(46659)
- 国家社会(46070)
- 业(45137)
- 期刊
- 济(174753)
- 经济(174753)
- 研究(112875)
- 中国(75403)
- 管理(59442)
- 农(55271)
- 财(53778)
- 学报(53543)
- 科学(51316)
- 教育(43492)
- 大学(41220)
- 农业(38447)
- 学学(38192)
- 融(34243)
- 金融(34243)
- 技术(33929)
- 业经(30908)
- 经济研究(26811)
- 财经(26384)
- 图书(23200)
- 经(22650)
- 问题(22479)
- 业(21573)
- 技术经济(19739)
- 现代(18414)
- 科技(18031)
- 理论(17763)
- 商业(17425)
- 贸(16070)
- 实践(16007)
共检索到56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枫 陈怡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南京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不少成就,但与南京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和优势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科学发展观 南京 关系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新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冠霖 任旺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但服务业结构失衡、制度僵化、增长粗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服务业的产业升级进程和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政策措施上高度重视推进服务业的全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麟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 ,是我们进行全面小康建设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业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俊华 仲伟俊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文章在回顾了相关服务业文献的基础,分析了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发展战略 南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小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要求,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本文就此谈几点学习体会。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004年,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仅有32%,与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相比,比重要低近20个百分点。不过,我国服务业比重偏低受到统计因素的影响,但即使考虑到统计因素后,我国服务业比重仍然低于同类国家10个百分点以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玉兰 田利军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矛盾观和发展观等重要哲学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会计学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现代会计学 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华
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对企业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待企业发展问题,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发展理念和持续发展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君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玲玲
本文分析了扩大消费提倡艰苦奋斗的"二律背反",提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现代消费观,重新审视"奢侈型消费",要开辟新的消费空间,坚决反对"中国式的奢侈"。
关键词:
现代消费观 节约 奢侈消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世银
魏礼群教授的又一新书《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2005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1999 年1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书的续篇。它大都是作者自1999 年以来撰写的文章。通观全书,该著作包括五个部分,即"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勇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时期各项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也是图书馆事业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图书馆在自身建设中,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现代化图书馆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努力开拓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图书馆事业 以人为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艳
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和谐发展,而企业的和谐发展又以经济伦理的支持为保障。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规范、调节和引导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伦理 企业 和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海涛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新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特征,阐述适应读者服务方式变化的新计策,重点探讨了图书馆强化读者服务工作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读者服务 图书馆 计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少刚
文章分析我国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远程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界定了两次跨越式发展,并阐释了其思想基础,认证了远程高等教育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第三次跨越式推进。教育指导思想,从为错过学习时间的人提供学习机会,进行大规模补偿性教育,提供“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大众化,延伸到服务“三农”,面向我国社会最大的群体,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强化县电大建设改变高等教育布局,通过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等措施,探索“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