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2)
- 2023(11054)
- 2022(9501)
- 2021(8564)
- 2020(7171)
- 2019(16639)
- 2018(16344)
- 2017(31096)
- 2016(16909)
- 2015(19310)
- 2014(19826)
- 2013(19922)
- 2012(19370)
- 2011(18046)
- 2010(18556)
- 2009(17366)
- 2008(17242)
- 2007(15797)
- 2006(14252)
- 2005(13359)
- 学科
- 济(95953)
- 经济(95874)
- 管理(42933)
- 业(41641)
- 方法(32782)
- 企(30851)
- 企业(30851)
- 数学(28900)
- 数学方法(28413)
- 地方(26722)
- 中国(26134)
- 农(23223)
- 学(20583)
- 业经(18770)
- 财(16655)
- 地方经济(16260)
- 农业(15974)
- 贸(14746)
- 贸易(14734)
- 制(14584)
- 易(14120)
- 融(14000)
- 金融(13998)
- 银(13739)
- 银行(13708)
- 行(13300)
- 发(13119)
- 环境(12899)
- 和(12790)
- 理论(11659)
- 机构
- 大学(259722)
- 学院(259490)
- 济(116538)
- 经济(114095)
- 研究(98835)
- 管理(92557)
- 理学(77377)
- 理学院(76347)
- 管理学(75084)
- 管理学院(74572)
- 中国(74439)
- 科学(60344)
- 京(56760)
- 所(52374)
- 财(51295)
- 研究所(47157)
- 农(46752)
- 中心(43822)
- 江(41761)
- 财经(39729)
- 业大(37168)
- 范(37101)
- 北京(36903)
- 师范(36752)
- 经济学(36749)
- 农业(36507)
- 经(35685)
- 院(34403)
- 州(33136)
- 经济学院(32818)
- 基金
- 项目(158746)
- 科学(123294)
- 研究(117733)
- 基金(111694)
- 家(96959)
- 国家(96091)
- 科学基金(80285)
- 社会(74376)
- 社会科(70428)
- 社会科学(70408)
- 省(63265)
- 基金项目(58413)
- 教育(53505)
- 划(52845)
- 自然(48989)
- 编号(48474)
- 自然科(47733)
- 自然科学(47716)
- 自然科学基金(46846)
- 资助(46240)
- 成果(40970)
- 发(40887)
- 重点(36503)
- 部(34967)
- 课题(34541)
- 发展(33235)
- 展(32711)
- 创(32233)
- 国家社会(30487)
- 创新(30273)
- 期刊
- 济(143160)
- 经济(143160)
- 研究(85039)
- 中国(57475)
- 农(44011)
- 学报(40693)
- 财(39332)
- 科学(37494)
- 管理(34523)
- 教育(30386)
- 大学(29996)
- 农业(29715)
- 学学(27888)
- 融(26956)
- 金融(26956)
- 技术(23799)
- 经济研究(23520)
- 业经(22461)
- 财经(20580)
- 问题(18707)
- 经(17880)
- 业(15954)
- 技术经济(15096)
- 贸(14558)
- 图书(13745)
- 世界(13686)
- 统计(13231)
- 商业(13084)
- 国际(12726)
- 理论(12268)
共检索到417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段言志 姜子昂 文雯
本文利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原理解析发展的内涵,并建立数学模型刻画了科学发展中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机制。本文为科学发展观的有形化描述提供新的思路,并对建立科学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投入产出 消费 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鲍步云
从王亚南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和《中国经济原论》论著的思想,以及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来看,“中国经济学”在现阶段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借鉴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应用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一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翠凤 王再文
科学发展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我们只有关注“中国经验”,并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才能正确理解并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学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金星 俞启定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认为把职业教育划分为城市与农村两个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客观反映。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所面对的还将是一个大量劳动力过剩,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经济,虽然发展艰难却重任在肩: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服务,又要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服务。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理论有助于理解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政府责任和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郭冠清
新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成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研究内容。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核心在于把握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主动权来自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的政治引领经济的主动性,这形成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制度优势。新形势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发展理念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有机统一,新发展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相互贯通,共同指引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的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全方位内在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同时,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共同推动国际共同安全和国际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塑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世界性视角,促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也具有世界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群 王新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诸大建
在国内学术界,通常把生态经济学理解为是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应用型的学问。但是在国际上,生态经济学是要反思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重建有关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规模的新的总体性的发展理论与行动原则,因此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本文概括了生态经济学与当前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五个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生态经济学对于中国未来从经济增长走向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与政策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建斌 刘清华
实验是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科学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手段。从广义科学的概念和自然科学的标准而言,经济学具有其科学特质,实验经济学是验证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关注理论推导的完美,缺乏实验验证。为验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经济学应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但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方面我们应对其抱有"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凭借几个经济学实验的结论而完全推翻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应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反复实验验证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并逐步发展之。
关键词:
经济学 科学特质 实验经济学 硬科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毅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著作中"人的本质"思想的解读,并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假定进行比较,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阐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此说明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基础、发展目的和发展条件的科学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金清 李徐
本文列举了现代经济学中与数学应用有关的一些基本“数学困惑”,对导致“困惑”的根源以及为解惑而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对日趋数学化的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和作用、数学的特点缺乏正确认识,是导致经济学中“数学困惑”的根源。同时,本文还对如何理解数学在经济学中的精确性、定量与定性方法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的关系等问题中存在的“困惑”、现代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了解析和回答。
关键词:
经济学 困惑 数学化 解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基点;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人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自主创新,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必须把追求可持续的自主创新作为目标,可持续的自主创新是赶超世界先进技术、不停顿的和不断深化的创新,是最高要求、最高境界的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创新。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学发展观 经济学思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其主要表现有三种,即经济学论证方法数学化;经济学教学内容西方化;经济学学术活动市场化。笔者认为,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应以扎实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为前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一样提供了理论市场经济的有用视角,二者均不应偏废;学术活动市场化则需要具备必要的市场规则和学术评审制度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将会损害经济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数学化,西方化,市场化,误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经济学家》编辑部 刘诗白 卫兴华 刘伟 逄锦聚 赵德武 张宗益 曾康霖 赵国良 刘灿 丁任重 张宇 盖凯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理论智慧,阐明了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前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了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创新经济理论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我们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畅谈自己的观点,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