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8)
2023(5616)
2022(4647)
2021(4088)
2020(3091)
2019(7132)
2018(6890)
2017(12671)
2016(6782)
2015(7550)
2014(7727)
2013(7711)
2012(7679)
2011(7239)
2010(7524)
2009(6815)
2008(6661)
2007(6121)
2006(5768)
2005(5597)
作者
(21118)
(17583)
(17567)
(16344)
(11211)
(8363)
(7880)
(6876)
(6820)
(6379)
(6072)
(5838)
(5781)
(5692)
(5546)
(5365)
(5204)
(5063)
(5058)
(5030)
(4643)
(4424)
(4279)
(4121)
(4032)
(3990)
(3963)
(3948)
(3636)
(3518)
学科
(36729)
经济(36696)
(16651)
地方(16172)
管理(15948)
中国(14795)
(11398)
(11002)
企业(11002)
业经(9686)
地方经济(9330)
(8718)
农业(8196)
(7538)
金融(7538)
(7287)
银行(7279)
(7220)
方法(7142)
发展(6494)
(6488)
(6470)
环境(6328)
(6066)
贸易(6055)
(5881)
技术(5805)
(5743)
(5623)
数学(5530)
机构
学院(100925)
大学(98182)
(42639)
研究(42066)
经济(41645)
管理(34469)
中国(32368)
理学(27854)
理学院(27426)
管理学(27014)
管理学院(26819)
科学(25744)
(23103)
(22088)
研究所(19684)
(19277)
中心(18509)
(18322)
(17407)
(16513)
师范(16362)
北京(15560)
(15111)
(14520)
(14090)
财经(14025)
农业(13889)
业大(13400)
科学院(13133)
师范大学(13029)
基金
项目(59983)
研究(47180)
科学(47143)
基金(40278)
(34715)
国家(34328)
社会(29418)
科学基金(28729)
社会科(27876)
社会科学(27873)
(25279)
(20785)
基金项目(20765)
教育(20736)
(20292)
编号(19999)
成果(17065)
发展(16701)
(16385)
自然(16237)
资助(16010)
自然科(15809)
自然科学(15807)
自然科学基金(15490)
课题(15147)
重点(13961)
(12583)
(12347)
(12343)
国家社会(11775)
期刊
(59541)
经济(59541)
研究(36625)
中国(28879)
(19134)
教育(16640)
管理(14912)
科学(14636)
学报(14089)
(13443)
金融(13443)
农业(13357)
(13282)
业经(11588)
大学(10818)
学学(9828)
技术(9738)
经济研究(9336)
问题(7523)
(6923)
财经(6846)
图书(6158)
(5976)
(5868)
论坛(5868)
(5728)
世界(5710)
商业(5695)
科技(5492)
(5467)
共检索到178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强  李凯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与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中立论思想占据着支配地位,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的社会功效也日益显赫。可以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规范如影随形,不断地规范和引导科学发展的方向。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科学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愈发密切,科学这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因而,只有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关涉,控制和减少科学价值的负面影响,以人类内在的伦理规范和终极价值为引导,才能促进科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苏喜  张倩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观,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发掘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崇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武瀛  杨松茂  杨太康  
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伦理观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以人为本为目的的人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以统筹兼顾为方针的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黎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企业伦理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企业伦理建设更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搞好企业伦理建设,发挥"伦理力"的资源优势,成为诸多有远见卓识企业家的共识。本文分析研究了经营对企业伦理的诉求,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下的我国企业伦理的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嵩龄  
本文首先从环境价值观层次讨论环境伦理观 ,接着从环境伦理立场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相统一的角度 ,提出并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最后针对中国现时社会各群体的环境意识特点 ,讨论中国制度转型期的环境伦理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玲玲  
传统伦理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积淀,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传统伦理的特征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和优秀,同时也暴露了有悖于时代要求的糟粕。这些传统文化体现出的弊端为发展伦理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原因和条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时代结合在一起,为发展伦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发展伦理作为一门新学科其形成不仅是一种必然,也体现了社会现实的要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贝妮  陈秀娟  
在国外,认知情报学已经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学者们从理论至实践对该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反观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通过对国外认知情报学现有研究的梳理与引介,展示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认知情报学的学科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学科未来走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限,李建珊  
人类活动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既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幸福、改善生活的手段,也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导致后面这种负面结果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加以深入反思。为了防止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滥用,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必须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定位问题,在操作理念层次则要确立科学技术绿色化的理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杰  
大多数发达国家所关心的是全球环境恶化对其发展可能构成的威胁 ,而发展中国家考虑的则是本国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的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原则、人与自然的价值的基础上 ,阐述了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方杲  侯立信  
信息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具有客观性、不灭性、共享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它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共享和个体权益的冲突是信息社会的一对典型矛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伦理基础(功利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局限性造成的。公平的正义原则以其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调解功利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分歧,成为信息社会的伦理基石,推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亚芳  
教师教学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但这项工作常常陷入"要你发展"的尴尬境地,而远远达不到"我要发展"的理想境界。除了已有研究提出的对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科研和教学政策失衡等原因之外,关怀伦理的缺少乃至缺失,也是阻碍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策略必须注重从关怀伦理出发,促进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构建主体间性的协作关系,调整相应的政策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卫国  
商业伦理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经济体制转轨、新旧道德体系冲突、主流信仰的缺失、企业管理者轻视和忽视伦理等原因导致中国商业伦理缺失。然后提出了加强商业伦理建设的措施:制定并执行企业伦理守则、加强员工伦理教育和深化社会监督硬化商业伦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士青  
科技是人基于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关于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方法体系,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底蕴。科技以人为本精神决定科技的真、善、美品格,要求现代科技发展坚持求真务实、基本权利保障、和谐共存的法伦理向度。在现实中,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常常因科技异化的影响而发生偏离,科技之伪恶丑现象使科技之真善美品格受到冲击。走出科技异化造成的法伦理困境、强化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德法并举是根本保障,科技伦理法律化是关键和核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