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5)
- 2023(5900)
- 2022(5037)
- 2021(4637)
- 2020(4110)
- 2019(9448)
- 2018(9481)
- 2017(20082)
- 2016(10671)
- 2015(12208)
- 2014(12160)
- 2013(12788)
- 2012(12569)
- 2011(11398)
- 2010(11838)
- 2009(11253)
- 2008(10819)
- 2007(10105)
- 2006(9259)
- 2005(8653)
- 学科
- 济(53960)
- 经济(53910)
- 业(28217)
- 管理(26020)
- 方法(22594)
- 数学(20356)
- 数学方法(20237)
- 企(18769)
- 企业(18769)
- 中国(17613)
- 农(15981)
- 地方(11674)
- 农业(11115)
- 学(10896)
- 业经(10646)
- 制(10617)
- 财(10461)
- 贸(9679)
- 贸易(9671)
- 产业(9644)
- 易(9424)
- 银(8586)
- 银行(8559)
- 行(8291)
- 地方经济(7797)
- 税(7641)
- 融(7614)
- 金融(7614)
- 技术(7592)
- 税收(7324)
- 机构
- 大学(167676)
- 学院(165868)
- 济(76648)
- 经济(75248)
- 研究(62814)
- 管理(59885)
- 理学(50621)
- 理学院(50059)
- 管理学(49292)
- 管理学院(49026)
- 中国(47917)
- 科学(38453)
- 京(37474)
- 财(35282)
- 所(33517)
- 农(31620)
- 研究所(30209)
- 财经(27680)
- 中心(26864)
- 江(25606)
- 业大(25426)
- 农业(25415)
- 经济学(25036)
- 经(24956)
- 北京(24339)
- 经济学院(22778)
- 院(22415)
- 范(20518)
- 财经大学(20399)
- 师范(20220)
- 基金
- 项目(103002)
- 科学(80287)
- 基金(74433)
- 研究(73358)
- 家(66167)
- 国家(65697)
- 科学基金(54033)
- 社会(47234)
- 社会科(44906)
- 社会科学(44897)
- 省(39551)
- 基金项目(38572)
- 划(34160)
- 自然(34135)
- 自然科(33237)
- 自然科学(33223)
- 自然科学基金(32642)
- 教育(32255)
- 资助(31816)
- 编号(28817)
- 发(24583)
- 成果(24103)
- 重点(23656)
- 部(23335)
- 创(21018)
- 课题(20643)
- 国家社会(19894)
- 创新(19846)
- 发展(19802)
- 展(19548)
共检索到260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志敏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中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是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总量。劳动力是企业必需的生产要素之一,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产业兴衰和产业转化而变动,劳动力需求与产业兴衰和转化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制约,相互推动。本文通过对劳动力需求与产业兴衰和转化的理论关系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分析,认为科学利用产业的兴衰和转化是增加我国的劳动力需求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建立我国长效就业促进机制的重要基础。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增加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几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产业兴衰 产业转化 就业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荣涛 李泽臣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增长型失业"。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由于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改革、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自愿失业以及高校盲目扩招,使劳动力供给未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产业结构的偏离度高,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就业吸纳能力降低。因此,我国的"增长型失业"实质是"结构性失业",必须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片面理解,积极探索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顾国爱 田大洲 张雄
本文从产业角度分析劳动力需求变动特征,发现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市场中岗位需求最多的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但这种格局尚在变化之中,从三次产业岗位需求变动贡献率的角度分析,发现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是受经济波动影响最为明显的产业部门,而第二产业是劳动力需求变动较为稳定的部门,从行业角度分析劳动力需求变动特征,发现制造业、初等服务业仍然是劳动力需求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产业 行业 就业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大洲 张雄 肖鹏燕
文章选取劳动力需求作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劳动力需求变动的产业、行业特征。从产业角度,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及弹性系数,详细地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变动所引发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特征,分析表明在经济上行阶段,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相对于增加值仍最具弹性,而在经济下行阶段,三次产业劳动力需求对增加值弹性没有差异,进而对三次产业岗位需求变动贡献率做了比较。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弹性 贡献率 面板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永孜
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它的状况及其利用和开发,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它在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广西劳动力资源的现状特点、利用状况以及如何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本文首先利用Welch指数计算年轻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之间的职业替代性。结果表明,这两部分群体之间的职业替代性较差。进一步地,通过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发现,总体上老龄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有助于促进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且该促进作用主要是来源于高学历老龄劳动力的增加,低学历老龄劳动力的增加对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延迟退休 职业替代性 就业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产业结构的自然变动和主动调整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涉及到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的转移 ,而且与经济周期等其他因素一起引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本文在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的转移 ,探讨了顺应产业结构规律的再就业对策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姜秀芳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部门效率差异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特征事实。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是导致中国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减弱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则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起到了遏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政府可以实施放松服务业进入规制和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等政策,提高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璇 张旭亮
在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借助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资本劳动比指数,利用1992—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横向升级和纵向升级的状况和趋势,以及两者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分析发现,研究时段内,浙江省产业横向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在逐步增加,产业纵向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增量在减少,但总体来说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还在增加。依据动态影响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产业和人口达到平衡点后对地方劳动力需求将逐步降低。研究结论对浙江省促进产业升级、人口就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渝琳 李嘉明
面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 ,就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本文通过就业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提出了增加劳动力就业成本是获得高质量劳动力的前提 ,也是改善就业结构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就业成本 质量型劳动力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3.8%。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9353万人,增加393万人,增长4.4%;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470万人,增加40万人, 增长1.6%。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578万人,比上年增加755万人,增长6.4%。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038万人,增加 685万人,增长7.3%,首次突破1亿人大关;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540 万人,增加70万人,增长2.8%。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568万人,增加530万人,增长5.3%;举家外出务工的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胜洲
本文通过提出产业相对兴衰的概念,探索性地对产业经济学中经常出现的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以及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等进行了定量描述。首先,本文提出应该将产业兴衰区分为自然兴衰和相对兴衰两个方面,然后分别采用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和产业相对兴衰曲线来对其进行描述。最后,将上述两条曲线结合在一起,比较了产业自然兴衰与相对兴衰的不同特征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
产业兴衰 自然兴衰 相对兴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