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
- 2023(441)
- 2022(373)
- 2021(367)
- 2020(312)
- 2019(709)
- 2018(731)
- 2017(1596)
- 2016(902)
- 2015(1034)
- 2014(1023)
- 2013(1022)
- 2012(1067)
- 2011(978)
- 2010(1167)
- 2009(1014)
- 2008(1041)
- 2007(929)
- 2006(940)
- 2005(881)
- 学科
- 济(3274)
- 经济(3273)
- 管理(2458)
- 业(2066)
- 中国(1933)
- 企(1292)
- 企业(1292)
- 农(1237)
- 策(1237)
- 及其(1178)
- 政策(1101)
- 制(1085)
- 贸(1079)
- 贸易(1079)
- 易(1064)
- 税(1016)
- 方针(1011)
- 税收(999)
- 收(991)
- 述(986)
- 阐(986)
- 阐述(986)
- 财(984)
- 方法(946)
- 方针政策(930)
- 数学(858)
- 数学方法(852)
- 银(847)
- 银行(847)
- 行(835)
- 机构
- 学院(14191)
- 大学(14110)
- 济(6361)
- 经济(6181)
- 研究(5206)
- 管理(5174)
- 理学(4156)
- 中国(4132)
- 理学院(4114)
- 管理学(4074)
- 管理学院(4049)
- 财(3715)
- 京(3100)
- 财经(2738)
- 科学(2709)
- 所(2544)
- 经(2429)
- 江(2278)
- 中心(2263)
- 研究所(2204)
- 北京(2104)
- 经济学(2004)
- 院(1994)
- 财经大学(1967)
- 范(1887)
- 师范(1879)
- 经济学院(1818)
- 州(1765)
- 农(1692)
- 系(1659)
共检索到23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锋 周一星
基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企业级),综合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科学划分了我国649个县级以上城市的职能类型,将其划分为3个大类、15个亚类和37个职能组。建议下一步以分类结果为参考,以不同职能组城市为单元建立扩大内需投资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重点以"大区级和省区级综合性城市"为扩大内需着力点,积极发展城市群,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启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桁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克勇
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围绕扩大内需实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是比较现实和正确的。在高投资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和增长时期。现在的问题是投资偏热,而消费偏冷,经济增长的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要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地均衡运行,应该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更多地依靠消费而不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凤华
为解决我国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下滑影响而造成的经济运行困难,全国上下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有多种多样的途径,主要的是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重点在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关键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 居民消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卞志村 孟士清
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失衡,表现在需求结构上是外需和内需的失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外需的急剧萎缩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总量效应和结构性效应,因此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可能同时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双重目标。本文研究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不仅能够明显刺激内需、保证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当前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继云
从理论上讲,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不足的一方是需求,产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大小及其增长快慢,因此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刺激需求增长,扩大需求总量,以实现总供求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短缺经济下的宏观管理主要是供给管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禾 陈贤昌
我们很高兴参加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举办的“21世纪消费经济学展望”学术研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促进了我国消费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20年来,尹世杰教授作为中国消费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同国内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内需和扩大内需的含义,认为扩大内需只有在基于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下才能被提出来,目标是在内需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提高内需率。实证研究表明,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存在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共同导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需率持续大幅下降。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应把握扩大内需与降低净出口并重、扩大内需规模与提高内需增长质量并重两个要点,以提高内需率为目标,加快建立内外需求协调发展、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和投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四大机制。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扩大内需 长效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宜红
1997年7月以来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经济面临较大的压力,我国在这一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急剧贬值、经济遭到破坏。在国际市场需求出现萎缩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本文的重点在分析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及所带来的后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琪
流通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流通业主要表现为:通过引导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循环效率提升、促进国内就业水平提高和推动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来扩大内需,但受我国流通业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扩大内需作用的发挥。文章最后以扩大内需为视角,提出了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流通业 内需 作用机制 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争鸣,陈伟彦
一、引言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在我国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考虑,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保持着高积累率,并凭借行政力量于1958年后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人为造成一个难以逾越的界限,城乡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1999年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措施。笔者认为,扩大内需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应成为令后一定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目标。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等外部挑战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我国特有的大国优势。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一个经济增长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改革的过程。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适度扩张 潜力巨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贡献率的实证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得出一个结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消费需求而不是投资需求,单靠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下一步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政策重心应是认真分析和研究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规律,调整消费政策,激活消费需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需求贡献率 扩大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