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
2023(304)
2022(218)
2021(248)
2020(204)
2019(525)
2018(430)
2017(600)
2016(358)
2015(433)
2014(446)
2013(505)
2012(522)
2011(507)
2010(619)
2009(607)
2008(513)
2007(449)
2006(452)
2005(507)
作者
(1246)
(1079)
(1037)
(983)
(629)
(447)
(438)
(423)
(421)
(375)
(354)
(349)
(330)
(325)
(310)
(309)
(309)
(297)
(297)
(283)
(262)
(259)
(257)
(239)
(237)
(236)
(227)
(205)
(201)
(198)
学科
中国(1120)
(1062)
经济(1058)
管理(936)
(779)
教育(753)
研究(741)
(740)
(528)
理论(462)
科学(447)
情报(433)
工作(367)
(338)
企业(338)
资料(327)
情报资料(323)
(310)
分析(305)
(305)
地方(299)
世界(298)
(294)
(293)
教学(268)
组织(266)
技术(263)
及其(253)
方法(248)
发展(241)
机构
大学(6043)
学院(5099)
研究(2823)
科学(2416)
中国(2257)
管理(1849)
(1703)
(1635)
经济(1579)
(1460)
理学(1425)
理学院(1382)
管理学(1358)
管理学院(1348)
研究所(1334)
教育(1264)
(1241)
师范(1233)
中心(1217)
北京(1212)
师范大学(1058)
科学院(1005)
(966)
(959)
(942)
(837)
(836)
(757)
信息(755)
(752)
基金
项目(2936)
研究(2584)
科学(2537)
基金(1929)
(1702)
国家(1682)
社会(1436)
成果(1427)
科学基金(1390)
社会科(1361)
社会科学(1361)
编号(1259)
教育(1223)
基金项目(978)
(945)
(922)
(901)
项目编号(901)
研究成果(824)
课题(792)
资助(721)
自然(720)
自然科(702)
自然科学(701)
重点(699)
自然科学基金(687)
(663)
国家社会(639)
之一(632)
(622)
期刊
中国(2884)
研究(2666)
(2254)
经济(2254)
教育(2248)
科学(1469)
图书(1142)
学报(1044)
管理(880)
情报(857)
大学(847)
(816)
(806)
(765)
论坛(765)
科技(752)
书馆(676)
图书馆(676)
学学(623)
农业(582)
高等(508)
软科学(491)
技术(459)
高等教育(457)
(435)
(420)
金融(420)
理论(419)
实践(401)
(401)
共检索到11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霞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大支柱。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科学与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巨大差别,使人们不加思索地认为科学这种纯粹理性化的东西与美是毫不相干的。然而,对科学史的研究表明,科学与美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同一,对科学美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这种科学传统逐渐沉淀为一种被爱因斯坦称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建欣  郭玉英  伊荷娜·诺曼  
科学教育存在多元传统。对美国和德国两个代表国家的科学教育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科学教育纲领文件存同有异。基于对它们差异的分析,初步探索在全球化浪潮中对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设定。从它们的相同发展取向中,讨论如何深化中国科学教育目标中的人文蕴含、如何平衡科学理解与科学实践的关系等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良  
科学唯美主义是对科学思想史上前人的思想观点的总结与体系化,是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科学唯美主义以"为科学而科学"为理论核心,强调科学的形式美与相对独立性。它是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更是科学对艺术的借鉴。它的诞生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新的价值观念体系,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颍  董超  李正风  李强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英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悠久传统和美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优势,本文介绍了英美两国社会科学评价的状况,并分别选取了典型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分析其社会科学评价的相关细节和经验,提出若干启示,为改革我国当前社会科学评价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显著,给世界带来重要的影响。追溯200多年的建国历史,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走着一条从引进为主到引进与创新并举再到创新为主的道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是两个相关系统。美国高等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两个“转化”所引起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相关性。一、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旭  
文章提出了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指数和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评估方法。考察评估和比较分析了2008年度中国与其他五大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指数,自然科学20个学科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指数分布特点,主要分支学科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指数分布特点。对于建立科研投入总体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考察评估科学共同体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现状,科研投入的学科分布与主要热点,以及科研投入的重复资助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常静  
本文从产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对中国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量化评价与比较,明确了中国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并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常静  
本文从产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对中国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量化评价与比较,明确了中国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并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俊民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三国均采取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公开发布国家层面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具体的监测方式和试题编制思路上各有特色,对我国构建和完善基于素养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然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还远没有摆脱外延扩大型的粗放经营模式,还远没有构筑起有效的安全稳定机制,还远没有走上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远不能适应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要求,还远不能真正发挥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创造金融和谐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顺  汪全莉  邢文明  
[目的/意义]数据的价值和科学数据开放存取出版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欧美科学数据开放存取出版平台的建设经验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选取欧美地区14个典型的科学数据开放存取出版平台为样本,根据科学数据出版"采集-分发-重用"的生命周期,从科学数据出版政策或愿景,科学数据整合、标识与交互,科学数据出版与分发,科学数据引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与出版质量控制5个方面展开调研,归纳其服务建设特点与经验。[结果/结论]提炼得出对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存取出版平台服务建设的有益启示:制定覆盖科学数据出版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重视科学数据出版服务建设的数据整合、数据标识、数据引用、数据评审等关键性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勉成  
本文从教师科学观的含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启示和建议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关于教师科学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万东升  魏冰  
从英、美两国各自最新的科学教育标准可以看出,他们的科学本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注重科学基本特征的经典实证主义科学本质教学。但美国涉及对科学进行反思的后现代主义科学本质内容较多,而英国较少;英国的科学本质教学内容和要求较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与之对应的美国较为宏观和具有哲学化特点。中国文化与科学教育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科学教育不能盲目强调科学主观性、不确定性等后现代主义科学本质教学内容,而应该循序渐进,重视强调理性精神的经典实证主义科学本质内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吕荣华  
音乐用在时间里流动的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艺术形象 ,表达人们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园林有着凝固于空间的节奏、旋律、音调和乐境。二者可以融会贯通。这 2门同源艺术有机地荟萃在一起 ,将给人以丰富多样的审美感受 ,并为音乐创作和园林设计 ,提供借鉴和灵感。参 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大华  
数字,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当你一旦认识了它的实质以后,就会感叹:它也充满了情趣、充满了美! 首先,数字是度量的表现。要想寻找出客观存在事物的和谐之美,那就必须掌握适当的度,自然就离不开按一定方式测量或衡量出来的数字了。其次,数字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某种秩序的象征。数字的不同排列和组合,不仅会引起事物外形的改观。而且还会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异,石墨与金刚石之别,正是这种变异的代表,而音乐中的数字按某种秩序来加以排列不正是人们对美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