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1)
2023(6145)
2022(5097)
2021(4521)
2020(3758)
2019(8477)
2018(8130)
2017(14831)
2016(7745)
2015(8663)
2014(8573)
2013(8678)
2012(8771)
2011(8370)
2010(8897)
2009(8635)
2008(8517)
2007(8110)
2006(7636)
2005(7295)
作者
(24842)
(20764)
(20758)
(20027)
(13559)
(9768)
(9387)
(8095)
(7951)
(7634)
(7305)
(7156)
(6871)
(6835)
(6737)
(6447)
(6061)
(6030)
(5993)
(5733)
(5581)
(5065)
(5063)
(5044)
(4822)
(4785)
(4517)
(4292)
(4175)
(4071)
学科
(59241)
经济(59204)
管理(20106)
地方(16115)
方法(15112)
(15012)
(14494)
中国(13363)
数学(12333)
地方经济(12260)
数学方法(12206)
(12089)
企业(12089)
业经(9701)
理论(8310)
(8051)
教育(7653)
(7425)
(7411)
(7341)
金融(7337)
(7220)
经济学(7172)
(6535)
环境(6528)
关系(6480)
(6231)
银行(6214)
(6165)
(6094)
机构
大学(132725)
学院(128152)
(61892)
经济(60736)
研究(51483)
管理(40755)
中国(37904)
理学(33213)
理学院(32706)
管理学(32094)
管理学院(31818)
科学(30039)
(28733)
(28366)
(26776)
研究所(23895)
财经(21858)
经济学(21270)
中心(21176)
(21079)
(20461)
师范(20318)
(19616)
北京(18734)
经济学院(18615)
(17902)
(17446)
师范大学(16586)
(16435)
财经大学(15808)
基金
项目(72671)
科学(57193)
研究(55061)
基金(52624)
(45330)
国家(44942)
科学基金(37548)
社会(37072)
社会科(35003)
社会科学(34991)
(27231)
基金项目(26040)
教育(25468)
(22727)
资助(21647)
自然(21249)
编号(21164)
自然科(20711)
自然科学(20706)
自然科学基金(20325)
成果(19815)
重点(16990)
(16962)
(16180)
国家社会(16040)
课题(15989)
发展(14387)
(14325)
教育部(14320)
(14220)
期刊
(82098)
经济(82098)
研究(50302)
中国(29369)
(22380)
学报(21819)
科学(19038)
管理(18484)
教育(18325)
(16757)
大学(16506)
学学(14946)
经济研究(14285)
财经(13724)
(12379)
金融(12379)
(12124)
技术(11417)
农业(10650)
问题(10528)
业经(9464)
(8607)
图书(8095)
技术经济(8053)
世界(7793)
国际(7482)
统计(7030)
经济问题(6609)
改革(6308)
(6308)
共检索到22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丽玲  
马克思主张建立充满人性的新科学观,即人化的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和谐一致的。他认为科学的人化就是指科学的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由此可见: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的理论是科学,但不仅仅是科学,更主要是为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文,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反人性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树君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的核心人物,他发展出一种以人的行动为中心的经济学。米塞斯坚持方法论二元论,用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方法研究经济学,重视时间与过程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经济学作为一门处理人的行动的理论科学,为经济科学探寻终极的理论基础;同时关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实的人。他的经济学观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宇晖  李贺军  
经济学首先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它在社会科学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功能,在于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经济现实,并且对经济事物未来发展的规律性作出正确的预测。评价和检验经济学说科学性与否的标准只能有一个,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经济现实。我们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科学观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一种宏观理论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与现代任何宏观理论相媲美,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胜过后者,它有后者所缺少的微观基础(总量性的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等)和沟通微观与宏观的桥梁(生产价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因此做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浑然一体;它既有一般均衡理论的实质内容,同时又是动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修正我们传统上对马克思经济学内容的狭隘认识,得到一种全新的马克思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士勇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充斥着对人本身的强烈关怀。无论是其哲学、政治经济学抑或科学社会主义无不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生活的关怀。这一点在其政治经济学中得到了独到的呈现。马克思在其经济学中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基本单位——商品——为核心抓手,通过揭示隐藏在商品这一物品背后的人的种种社会关系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明其剥削和压迫的实质,同时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所具有的突出性的地位,从而导致商品拜物教的形成及其对人的思维、行动和命运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由此可见,马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傅殷才  屈炳祥  
论马克思《资本论》对微观经济学的贡献傅殷才屈炳祥本文是《论马克思〈资本论〉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①一文的姊妹篇。《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大全,其内容丰富、广博,令人叹为观止。在微观上,它既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如何从雇佣劳动者那里获得剩余价值或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毅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著作中"人的本质"思想的解读,并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假定进行比较,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阐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此说明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基础、发展目的和发展条件的科学内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继明  
本文首先在阐述科学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检验一种理论是否为科学的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以及相应的科学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实证理论而非规范理论,既是科学理论,又是意识形态。然后,对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十大难题进行了研讨。最后,就如何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和原则性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和再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围绕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系统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决定、来源以及理论载体,强调了马克思构建其宏大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夯实了方法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文  
西方公共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国家财政收支活动深层本质认识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民主制度背景下的先进科学理论是否与这水火不容?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种观点认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于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说教后,再无科学因素可言,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给不会再有值得吸收的成分。因此,基本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公共经济学也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肯定是与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归属,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一方面分析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思想的批判,力图弄清他不同意其中的哪些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的哪些因素;另一方面分析马克思本人关于"现实中的个人"的论述,并且对照卢瑟福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定义,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笔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坚持从自利的、理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现实中的个人"入手的研究视角,他是一位方法论个人主义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以启  
马克思在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研究立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哲学立场到实证科学立场的转变。对这一事实的揭示的意义在于:反对以任何理论原则为根据、从任何理论原则出发来研究对现实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必须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对现实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