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5)
- 2023(5604)
- 2022(4690)
- 2021(4333)
- 2020(3511)
- 2019(8260)
- 2018(8414)
- 2017(15073)
- 2016(7801)
- 2015(7851)
- 2014(7648)
- 2013(7206)
- 2012(6250)
- 2011(5575)
- 2010(5605)
- 2009(5231)
- 2008(5047)
- 2007(4359)
- 2006(3932)
- 2005(3362)
- 学科
- 济(29029)
- 经济(28995)
- 业(27831)
- 管理(27718)
- 企(25575)
- 企业(25575)
- 技术(14407)
- 技术管理(11593)
- 方法(11590)
- 数学(9952)
- 数学方法(9895)
- 中国(9560)
- 制(9244)
- 财(9077)
- 业经(8300)
- 体(7163)
- 农(6877)
- 体制(6380)
- 银(6300)
- 银行(6299)
- 融(6137)
- 金融(6137)
- 行(6123)
- 地方(5317)
- 理论(5211)
- 划(5013)
- 产业(4873)
- 农业(4591)
- 策(4472)
- 贸(4296)
- 机构
- 学院(99335)
- 大学(99030)
- 济(46420)
- 经济(45699)
- 管理(41860)
- 理学(36459)
- 理学院(36139)
- 管理学(35789)
- 管理学院(35559)
- 研究(32230)
- 中国(24348)
- 财(22856)
- 京(19323)
- 财经(17504)
- 科学(17007)
- 经(16065)
- 江(15323)
- 经济学(15050)
- 所(14548)
- 中心(14457)
- 经济学院(13586)
- 财经大学(13167)
- 研究所(13022)
- 商学(12579)
- 商学院(12431)
- 范(12356)
- 师范(12255)
- 北京(12051)
- 院(11988)
- 州(11647)
- 基金
- 项目(68847)
- 科学(57118)
- 研究(53694)
- 基金(51074)
- 家(43799)
- 国家(43422)
- 科学基金(39100)
- 社会(36868)
- 社会科(35212)
- 社会科学(35208)
- 省(27994)
- 基金项目(27385)
- 教育(25433)
- 自然(23425)
- 自然科(23024)
- 自然科学(23020)
- 自然科学基金(22676)
- 划(22637)
- 创(21974)
- 编号(19863)
- 创新(19366)
- 资助(18555)
- 国家社会(16060)
- 部(15706)
- 成果(15596)
- 制(15478)
- 重点(15437)
- 发(15072)
- 课题(14537)
- 业(14501)
共检索到152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宗新 吴钊颖
通过践行科创板设立与试点注册制改革这一国家战略举措,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功能再造正在显现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基础性制度重大创新的载体,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的重要里程碑。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在陆家嘴论坛正式开板;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企业正式挂牌上市,这预示着我国第一个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体制正式落地。截至2019年12月末,已有7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科创板IPO上市挂牌,总市值达到8713亿元。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IPO 改革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雷云
在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19—2022年我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科创板IPO审核问询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科创板IPO审核问询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机制分析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够通过提高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的可读性进一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承销商声誉较低组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一方面证明了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这一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同步性相关领域的文献,对降低股价同步性、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我国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鹏
IPO定价效率是影响股票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新《证券法》实施的背景下,基于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点,深入探究注册制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促进IPO定价效率提升;进一步,对于分析师盈余预测较差、高管参与配售比例较高的公司而言,注册制改革对IPO抑制率更低,支持了"信息透明度增强"的作用机制;注册制改革之后,IPO首日换手率下降,从而导致IPO抑价降低,支持了"投资者情绪降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阐明注册制改革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对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注册制 IPO抑价 科创板 新《证券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振
<正>2024年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湛
科创板改革正衔枚疾进。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科创板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落地。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有关实施方案,仅用79天,进展之快超出各方预期,这表明高层对科创板改革高度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初可佳 薛田雨 谢观霞
基于2018年8月24日至2022年11月24日期间数据,运用混合截面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注册制改革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短期内催涨“炒新”投机情绪,抑制了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但从长远来看,注册制改革显示出积极的激励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在低承销商声誉组和低筹资金额组样本中发挥更为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上述结论说明注册制改革并未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承销商功能仍未得到市场和投资者认可。鉴于此,建议政府和监管机构完善定价机制及引导投资者结构优化,以遏制短期内的投机行为,确保注册制改革维护市场稳定的长期目标得以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鲁桂华
上交所即将推出科创板,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有何意义?在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现行的基础性制度设计及其经济后果的基础上,借助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以揭示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对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以及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科创板及其基础性制度的设计是解决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可行举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博韬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业绩下滑现象即IPO效应普遍存在,文章从双重代理理论寻求IPO效应的解释。以2009年至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98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持股表征第一类代理问题、大股东控股比例表征第二类代理问题,验证代理问题与IPO效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对IPO效应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呈倒U形;大股东控股比例与IPO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公司所有者采用股票期权的公司治理提供了参考,并提请IPO监管部门注意审核大股东持股比例状况。
关键词:
IPO效应 双重代理理论 创业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玉梅 姚晓蓉 马宇杰
通过对美国注册制IPO造假案例以及我国申报科创板企业IPO项目可能存在的财务指标认定风险、高新技术衡量风险和成长性证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科创板注册制下IPO存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风险、关联方交易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研发投入认定风险、收入认定风险、科创企业成长性风险等审计风险,进而提出完善完备监管法律法规、助力价值发现;设计全面合理指标体系、见证成长内力;加大违法造假惩戒力度、执行最严退市;建立数据导向内生制度、行实质性审核;全面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出高质量报告等措施。
关键词:
科创板 试点注册制 IPO 审计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打开IPO审核问询的“黑匣”。本文基于科创板IPO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从回复信息“质”和“量”两个维度分别构建指标度量回复函的信息披露质量,考察其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信息质量与公司首发抑价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回复函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可视化程度越高、会计术语和逆接成分密度越小,首发抑价程度越低;且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质量对首发抑价的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发行人回复函信息质量对招股说明书的内容有显著影响:回复函质量越高,招股书上会稿与初始申报稿相比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信息质量越高。此外,回复函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意见分歧越小。本文基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文本信息的分析,为各利益方理解IPO定价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监管方提高IPO审核问询质量进而提升IPO市场化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曦 刘彩羽 刘云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知识产权因素对科创板IPO成败的影响系统模型,深入探讨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和因果反馈机制。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和团队实力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独立性、先进性和持续性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专利权属纠纷、专利侵权及专利无效等风险是知识产权风险的核心要素;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对科创板市场健康运行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为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就知识产权方面提高IPO成功率提供切实建议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刚 张艳
科创板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为金融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增强创新能力与未来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给予了制度赋能。金融科技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除了面临科创板运营风险,还须应对该行业特有的金融科技风险。如何合理解决由金融科技风险带来的科创板上市阻碍,是金融科技公司科创板上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立足于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这一突发事件,以该事件反映的金融科技风险为切入点,分析金融科技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旨在为拟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机构以及投资者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左璇 章卫东
科创板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强调对拟上市的公司的研发审核。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科创企业可能会为了成功过会而进行研发“粉饰”。以2019—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科创板上市公司是否会为了获得上市资格而进行研发“粉饰”以及研发“粉饰”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创板上市公司存在研发“粉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粉饰”提高了上市申请的过会率,降低了IPO定价效率。为此,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要加强对研发指标的审核,杜绝研发“粉饰”行为,尤其要提高在科创板申请上市的企业的科创属性的审核标准,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研发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创板 研发“粉饰” IPO定价效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松 张科 王红建
探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如何影响IPO审计市场质量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借助科创板根据IPO企业盈利情况提供多个上市标准这一重要场景,本文通过检验以不同盈利标准IPO的企业上市前审计师选择倾向与上市后首发抑价,以探究注册制如何影响IPO审计市场质量需求以及高质量审计对IPO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以盈利标准IPO的企业,以非盈利标准IPO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以降低首发抑价,且这种高质量审计选择倾向与首发抑价降低效果主要表现在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本研究验证了高质量审计师在科创板IPO下发挥的信息鉴证作用,揭示了高质量审计服务在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注册制 上市标准 审计师选择 首发抑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瑶 郭玉梅 曾皓 荣莉
本文从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下审核问询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审核问询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越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定价效率。科创板审核人员前后轮发函的相似度越低,解决问题的程度越高,则表明回函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越高。同时审核问询函存在信息递减效应,首轮问询对定价效率影响最大,第二轮问询对IPO抑价影响较小,审核问询函通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加快注册流程增强增量信息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研发投入多、承销费用高、内部治理好的公司体现更加明显。本文将科创板审核问询及其回复作为直接的信息渠道,揭示了信息披露对IPO定价的影响作用,为注册制下提高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质量和交易所有效监管提供了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