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5)
- 2023(5360)
- 2022(4495)
- 2021(4026)
- 2020(3357)
- 2019(7593)
- 2018(7532)
- 2017(13333)
- 2016(6833)
- 2015(7198)
- 2014(6915)
- 2013(6721)
- 2012(6056)
- 2011(4941)
- 2010(5412)
- 2009(4996)
- 2008(4476)
- 2007(4011)
- 2006(3370)
- 2005(2904)
- 学科
- 业(25850)
- 管理(24667)
- 企(23768)
- 企业(23768)
- 济(21826)
- 经济(21814)
- 技术(14707)
- 审计(12091)
- 技术管理(11353)
- 方法(9765)
- 中国(7988)
- 财(7542)
- 数学(7459)
- 数学方法(7396)
- 业经(6242)
- 各类(5862)
- 学(5625)
- 制(5070)
- 农(4968)
- 务(4704)
- 财务(4696)
- 财务管理(4631)
- 企业财务(4495)
- 地方(4397)
- 划(4188)
- 理论(4116)
- 银(4055)
- 银行(4051)
- 产业(4024)
- 融(4001)
- 机构
- 学院(88148)
- 大学(87541)
- 管理(37206)
- 济(34620)
- 经济(33854)
- 理学(32360)
- 理学院(32032)
- 管理学(31662)
- 管理学院(31469)
- 研究(26893)
- 中国(21527)
- 京(18694)
- 财(17724)
- 科学(16632)
- 江(14559)
- 财经(14117)
- 中心(13526)
- 所(12987)
- 经(12904)
- 业大(11356)
- 研究所(11338)
- 州(11222)
- 商学(11192)
- 商学院(11088)
- 农(10871)
- 北京(10802)
- 范(10706)
- 师范(10596)
- 财经大学(10578)
- 院(10414)
- 基金
- 项目(63571)
- 科学(52250)
- 研究(47109)
- 基金(46896)
- 家(41255)
- 国家(40918)
- 科学基金(36349)
- 社会(30989)
- 社会科(29574)
- 社会科学(29569)
- 省(26385)
- 基金项目(25896)
- 自然(23776)
- 自然科(23265)
- 自然科学(23262)
- 自然科学基金(22888)
- 教育(21647)
- 划(21566)
- 创(20597)
- 创新(18112)
- 编号(17730)
- 资助(16713)
- 重点(14902)
- 成果(13989)
- 部(13840)
- 发(13590)
- 业(13407)
- 国家社会(12984)
- 课题(12872)
- 新(12655)
共检索到134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雷云 陈瑛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科创板公司在申请发行上市阶段的监管为背景,基于2019—2020年科创板215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IPO审核问询内容特征对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审核问询中与财务、风险相关性越强,审计费用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IPO审核问询中与财务、风险相关的问询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组更显著。采用Bootstrap自体抽样法和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该结论仍然成立。文章研究结论拓展了问询监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利用LDA主题分析技术深入挖掘了IPO审核问询的内容特征,同时为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增量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打开IPO审核问询的“黑匣”。本文基于科创板IPO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从回复信息“质”和“量”两个维度分别构建指标度量回复函的信息披露质量,考察其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信息质量与公司首发抑价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回复函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可视化程度越高、会计术语和逆接成分密度越小,首发抑价程度越低;且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质量对首发抑价的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发行人回复函信息质量对招股说明书的内容有显著影响:回复函质量越高,招股书上会稿与初始申报稿相比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信息质量越高。此外,回复函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意见分歧越小。本文基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文本信息的分析,为各利益方理解IPO定价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监管方提高IPO审核问询质量进而提升IPO市场化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瑶 郭玉梅 曾皓 荣莉
本文从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下审核问询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审核问询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越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定价效率。科创板审核人员前后轮发函的相似度越低,解决问题的程度越高,则表明回函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越高。同时审核问询函存在信息递减效应,首轮问询对定价效率影响最大,第二轮问询对IPO抑价影响较小,审核问询函通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加快注册流程增强增量信息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研发投入多、承销费用高、内部治理好的公司体现更加明显。本文将科创板审核问询及其回复作为直接的信息渠道,揭示了信息披露对IPO定价的影响作用,为注册制下提高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质量和交易所有效监管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慧娟 贾梦琪 胡怡欣
自科创板率先开始实行审核问询制度以来,科创板企业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关注。而科创板上市企业IPO定价效率与企业科技研发信息的披露密切相关。因此文章以研发信息披露为视角研究IPO定价效率。文章利用科创板开板至2021年年末申请上市的信息披露完整的212家公司为样本,以招股说明书研发信息文本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信息披露对IPO的影响,市场投资者是否可以合理有效利用企业披露的研发信息,探讨审核问询制下企业的定价效率,为企业应当如何合理进行信息披露,监管如何把握审核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雷云
在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2019—2022年我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科创板IPO审核问询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科创板IPO审核问询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机制分析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够通过提高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的可读性进一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承销商声誉较低组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一方面证明了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这一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同步性相关领域的文献,对降低股价同步性、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我国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玉峰 张冰妍 张宗新
审核问询是新股发行注册制信息披露的核心环节,IPO审核问询能否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成效。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构建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从信息流传递的角度验证IPO审核问询的中介效应能否通过招股说明书渗透并传递至新股定价,进而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对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有正面作用,且此部分信息蕴含可以使股价同步性降低的特质信息,即审核问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股上市初期,分析师关注以市场和行业信息为主,当其信息挖掘深度达到研报水准时,将包含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杨嘉逸 邓瑶
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科创板审核问询函要求拟上市公司回应媒体质疑有什么效果?以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披露更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审核问询要求回应媒体质疑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审核问询要求回应媒体质疑能显著提升IPO定价效率,且回应内容越详细,提升程度越高;回应媒体质疑能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从而能IPO定价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回应内容涉及的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指标对IPO定价效率影响更显著;回应央媒质疑更能提高IPO定价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青松 杨萍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而问询式审核作为督促发行人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审核效率、保障投资者对真实完整信息的知情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和"上市被否第一例"国科环宇为研究对象,梳理科创板上市问询全流程。研究发现,问询式审核具有如下制度优势:第一,从"审出好公司"到"问出真公司",明确了信息披露标准;第二,从"全面问询"到"重点问询",有效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第三,从"单方主体"到"多维主体",推动实现各方主体归位尽责。但纵观整个问询式审核过程,仍存在以下问题:问询内容全面性与重要性难以均衡,风险揭示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中介机构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针对问询式审核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以细化审核标准为指导突出问询重点,以深化风险披露为基础加强风险揭示,以强化投资者保护为导向提高中介机构专业素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公开披露IPO审核问询与回复,是对核准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重大改革。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否发挥预期的信息挖掘和价值发现功能,帮助投资者评估新股价值,提升IPO定价效率?本文研究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回复函的信息特征显著影响了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具体表现为回复函叙述性披露内容越多,可视化信息量越大或文本可读性越高时,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越低。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越大。进一步,当交易所明确指出回复函存在信息质量问题或者首轮问询后仍多次被问及核心科技问题时,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显著减弱。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等非理性因素对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基于科创板IPO信息披露的分析,从定价效率视角提供了评价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经验证据,也为监管方进一步提高审核问询质量,提升IPO定价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春子
本文以2014—2020年科创板和创业板的IPO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审计质量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以及注册制改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全样本而言,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审计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抑价率;以上两种相关关系在科创板得到强化,注册制的制度合理性得到初步验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张雷云
科创板拟上市公司需要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审核问询为手段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因此以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上市的215家科创板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在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收到的上交所第一封审核问询函为研究样本,利用LDA主题分析工具对审核问询函的文本主题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审核问询函主题特征与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提升幅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与关键事项相关的审核问询越强,拟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注册稿相对于申报稿的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提升越高,且审核问询对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的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伟
一、引言“十四五”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近年来,无论是沪深两市还是北交所、证监会对企业研发费用愈发关注,相关问询函显著增加。财政部也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对研发的样品(机)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增瑞 李心茹 李梦
审核问询机制是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深入剖析审核问询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可为优化审核问询机制提供决策参考。基于信息质量视角,运用Python软件爬取科创板上市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和招股说明书的申报稿、注册稿,构建审核问询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考察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验证审核问询机制在IPO发行中的重要性,是对审核问询相关文献的重要补充。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质量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律所声誉、企业违规程度等不同外部治理情境下,审核问询质量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总结审核问询经验、优化审核问询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照蕊 袁嘉浩 傅毅
年报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向年报披露存疑的上市公司发出的函件,有问有答才构成一次有效的问询回合,因此综合考察年报问询函和回函的经济后果更具意义。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间年报问询函及上市公司相应回函的文本分析构建了“答非所问”程度指数并实证考察了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答非所问”程度指数越高,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进而表明,有针对性的释疑能够降低审计费用,回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因问询函而支付的审计费用“溢价”。该现象受到一系列公司内外部特征的影响,相对于问询函回函长度越长、内部治理水平和外部制度环境越差,审计费用受“答非所问”程度影响而提升得越明显。本文从审计费用的视角证实了高质量的回函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光利 秦丽华 王营
聚焦注册制下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中风险因素披露的市场影响,从风险因素披露量和披露详细程度刻画审核问询中风险因素披露特征,并从多视角讨论风险因素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中风险因素披露越多、越详细,企业的IPO抑价水平越低,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风险因素信息披露降低了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及一级市场投资者信念异质性;第二,企业风险因素披露越多、越详细,企业股票呈现出越低风险的特征;第三,审核问询中风险因素披露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性,当企业IPO前负面新闻较少、受到的投资者关注更多并且有分析师进行股价预测时,风险因素披露对IPO抑价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总体而言,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中风险因素披露具有非常重要的信息披露效果,这显著影响了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和信息使用者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