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9)
- 2023(15114)
- 2022(12961)
- 2021(12022)
- 2020(9795)
- 2019(22583)
- 2018(22489)
- 2017(42928)
- 2016(23078)
- 2015(25634)
- 2014(25596)
- 2013(25313)
- 2012(23531)
- 2011(21383)
- 2010(21465)
- 2009(19425)
- 2008(18771)
- 2007(16713)
- 2006(14726)
- 2005(13025)
- 学科
- 济(97186)
- 经济(97095)
- 管理(68892)
- 业(67746)
- 企(55958)
- 企业(55958)
- 方法(39314)
- 数学(33334)
- 数学方法(32967)
- 中国(29067)
- 农(26290)
- 地方(25419)
- 业经(23434)
- 技术(21663)
- 财(21625)
- 学(20212)
- 农业(18150)
- 制(16672)
- 贸(16537)
- 贸易(16519)
- 理论(16005)
- 易(15931)
- 环境(15867)
- 银(15797)
- 银行(15758)
- 和(15574)
- 融(15279)
- 金融(15278)
- 行(15180)
- 技术管理(14180)
- 机构
- 学院(325468)
- 大学(325373)
- 管理(131475)
- 济(130338)
- 经济(127459)
- 理学(113526)
- 理学院(112241)
- 研究(111233)
- 管理学(110470)
- 管理学院(109864)
- 中国(82475)
- 京(70235)
- 科学(69018)
- 财(58555)
- 所(55449)
- 农(51834)
- 研究所(50497)
- 中心(50062)
- 江(48383)
- 业大(47886)
- 财经(46553)
- 北京(44751)
- 范(44592)
- 师范(44180)
- 经(42286)
- 院(40780)
- 农业(40185)
- 州(39718)
- 经济学(38133)
- 师范大学(35576)
- 基金
- 项目(223183)
- 科学(176446)
- 研究(165772)
- 基金(160201)
- 家(139061)
- 国家(137827)
- 科学基金(119060)
- 社会(104101)
- 社会科(98697)
- 社会科学(98676)
- 省(89092)
- 基金项目(85497)
- 自然(76605)
- 教育(75837)
- 自然科(74858)
- 自然科学(74843)
- 划(74179)
- 自然科学基金(73494)
- 编号(67571)
- 资助(64967)
- 成果(54559)
- 发(51364)
- 创(50138)
- 重点(49817)
- 部(48563)
- 课题(47424)
- 创新(46058)
- 国家社会(42160)
- 科研(41769)
- 教育部(41697)
- 期刊
- 济(146962)
- 经济(146962)
- 研究(99453)
- 中国(67274)
- 管理(50440)
- 学报(49067)
- 农(47366)
- 科学(46830)
- 财(42064)
- 教育(41792)
- 大学(37271)
- 学学(34731)
- 农业(33352)
- 技术(29877)
- 融(29224)
- 金融(29224)
- 业经(25734)
- 经济研究(23328)
- 财经(21865)
- 经(18707)
- 问题(18632)
- 图书(18343)
- 科技(18267)
- 业(17615)
- 技术经济(16998)
- 理论(15779)
- 商业(15196)
- 现代(15042)
- 实践(14477)
- 践(14477)
共检索到486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沈振宇 沈宇秀
科创属性审核可以分为无量化指标原则性规定、“3+5”和“4+5”等三个阶段。本文通过比较三个阶段申报企业研发投入比例指标、研发投入累计金额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变化,发现科创属性量化指标实施后,出现明显的研发投入“凑指标”现象,验证了科创属性量化指标的迎合效应;交易所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科创属性进行综合判断,提升了“凑指标”难度,提高了“凑指标”基数,降低了“凑指标”企业数量和占比,一定程度抑制了科创属性量化指标的迎合效应。进一步以G公司为例,研究其研发投入“凑指标”情况和“凑指标”方法,发现其主要将本应计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的成本费用进行账务调整,计入研发投入,以凑足研发投入累计金额指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沈振宇 沈宇秀
科创板是否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且对科创板IPO审核及科创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依据科创属性审核制度变迁脉络,将科创板科创属性审核划分为三个阶段;将科创属性审核三个阶段的IPO申报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科创板科创属性审核整体激励申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绩效,支持了“硬科技”企业上市;但研发投入量化指标实施后,也出现了明显的“凑指标”现象,验证了科创属性审核的迎合效应,并发现了研发投入“凑指标”的指标基数及其变化;审核机构对科创属性进行实质重于形式审核,提升了科创属性审核把关质量。基于此,本文从科创板拟申报企业、中介机构和交易所三方,就科创属性审核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楠 赵毅 丛继坤 孙佰清
基于科创板上市公司2017—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研发强度与当期企业成长呈"倒V形"的非线性关系,最优研发强度应不超过4.42%;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只有当研发强度超过6.83%时才能促进下一期企业成长,二者呈"U形"的非线性关系;最优研发强度对当期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比对下一期更大。成果可辅助科创企业理性权衡短期风险与长期收益,实现最优研发强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如秒 赖普清
以2019年7月22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科创板上市的354家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强度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上市前的研发投入显著加大科创板企业IPO抑价水平;风险资金的引入情况、科创板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的差异使得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同时,风投联合投资状况、机构声誉以及主导风投机构持股时长作为传导机制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也存在差异。随后,从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加强科创板企业信息披露、审慎选择风险投资机构、风投资本应聚焦自身定位发展、监管机构应加快投资市场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会斌 杨东
文章以战略协同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战略两个重要维度即研发投入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2012-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129家企业的387个样本,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探索式创新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利用式创新也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式创新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越差;反映企业双元创新的相对探索式创新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企业研发资源在探索和利用两种创新活动间的配置要实现某种平衡,只有将探索式创新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才能最大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创新双元 企业绩效 协同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淑萍 黄宏斌 何琼枝
文章探讨投资者情绪是否通过管理者理性迎合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迎合研发投资是否给企业带来了创新效率损失、迎合效应与效率损失产生的具体情境。研究发现:管理者会迎合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增加研发投资,但研发投资的增加未能带来相应的创新成果,即管理层迎合投资者情绪进行的研发投资决策降低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按照产权性质和高管持股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性质和管理者高持股的企业,说明企业性质和高管持股是影响管理者迎合动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淑萍 黄宏斌 何琼枝
文章探讨投资者情绪是否通过管理者理性迎合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迎合研发投资是否给企业带来了创新效率损失、迎合效应与效率损失产生的具体情境。研究发现:管理者会迎合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增加研发投资,但研发投资的增加未能带来相应的创新成果,即管理层迎合投资者情绪进行的研发投资决策降低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按照产权性质和高管持股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性质和管理者高持股的企业,说明企业性质和高管持股是影响管理者迎合动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传宪 张倩
文章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1 65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产权属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产权性质企业研发强度高于国有性质企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当期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表现明显,而在国有企业研发强度对当期绩效影响不大。
关键词:
研发投入 产权属性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为什么过度自信的CEO只影响高科技行业和国企的研发投入,现有研究未能作出基于经验数据的解释。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精神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超过4.5%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会增加研发投入强度。研究结论为CEO过度自信的不同影响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君生 朱艳阳
为什么过度自信的CEO只影响高科技行业和国企的研发投入,现有研究未能作出基于经验数据的解释。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10~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精神的单门限效应,只有自由探索氛围超过4.5%左右的门限,过度自信的CEO才会增加研发投入强度。研究结论为CEO过度自信的不同影响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冕 俞立平
创新要素投入偏向是在创新中各投入要素之间的相对比重,相关领域缺乏研究。本文对创新要素投入偏向进行界定和分类,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对其进行测度,并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其效应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要素投入总体向资本偏向方向发展;增加研发劳动力的比重有助于大多数地区的创新;当创新产出较低或较高时,提高研发劳动力/研发资本之比更加有利于创新;研发劳动力/研发资本之比对创新产出的效应呈现边际贡献递减特征;对于研发资本较低地区提高研发劳动力/研发资本之比无法促进创新。本文从创新要素投入偏向视角展开研究,丰富了研发资源错配理论与技术进步偏向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申令 王良永
本文从中国R&D经费投入的实物期权特征出发,按照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分为资本属性和创新激励属性,并根据其投入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Black-Scholes(B-S)期权定价模型。借助该模型测算了在一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仅作为资本的R&D经费投入量。本文将测算值与R&D经费实际投入作比较,结果发现,在观察年度内,其创新激励属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用更显著。但是,2007—2014年,其资本属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年提升,不断增加的R&D经费投入愈来愈展现出其资本属性。鉴于中国多年来不断提高R&D强度的情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萱
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让人们在关注世界贸易问题本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研发投入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建模分析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积累的关系,进而研究技术创新积累对企业绩效(或效用)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参数对研发投入转换成技术创新积累产生重要作用,技术创新积累强化又反过来消减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一个特定的经营阶段,投入研发的劳动力水平应维持在一个特定区间。越过该区间,将导致研发投入严重偏小而不足以引发创新积累的形成;或者创新边际回报率小于无风险报酬率而使得研发投入没有意义;研发创新对资源投入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洋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思路,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对产品创新展开研究。首先,论述创新资源的理论含义,并将其分为"技术知识资源"和"需求信息资源"。然后,基于这组概念,建立一个分析产品创新程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类创新资源都与产品创新程度正向相关,并相互负向调节另一方对产品创新程度的作用,表现出"互斥效应";研发投入在创新资源与产品创新程度之间产生中介效应,其中,对技术知识资源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对需求信息资源产生完全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