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1)
2023(13236)
2022(10834)
2021(9803)
2020(8240)
2019(18172)
2018(17983)
2017(34082)
2016(18547)
2015(20583)
2014(20051)
2013(19686)
2012(18067)
2011(16097)
2010(16581)
2009(16039)
2008(16575)
2007(15206)
2006(13693)
2005(12733)
作者
(52887)
(44521)
(44171)
(41674)
(28511)
(20909)
(19830)
(16930)
(16840)
(16033)
(15352)
(14925)
(14488)
(14425)
(13932)
(13272)
(13200)
(12891)
(12885)
(12712)
(11117)
(11049)
(10732)
(10322)
(10131)
(10085)
(9877)
(9765)
(8812)
(8809)
学科
(88796)
(83050)
企业(83050)
(79292)
经济(79148)
管理(79052)
业经(30549)
方法(30001)
(29527)
(26372)
(21973)
(21547)
财务(21524)
财务管理(21497)
数学(21010)
数学方法(20782)
技术(20701)
企业财务(20382)
中国(19752)
农业(18883)
(16793)
(16339)
理论(16280)
(16226)
(15291)
体制(14216)
技术管理(13950)
地方(13837)
(13397)
(13252)
机构
学院(272673)
大学(268742)
(113796)
经济(111581)
管理(110862)
理学(94581)
理学院(93620)
管理学(92363)
管理学院(91843)
研究(86828)
中国(70432)
(58126)
(56231)
科学(50708)
(45057)
财经(44648)
(44068)
(43237)
(40371)
中心(39090)
研究所(38401)
业大(37611)
农业(35124)
北京(35105)
(34124)
经济学(33736)
财经大学(32733)
(32157)
师范(31836)
商学(31700)
基金
项目(173445)
科学(140067)
研究(129585)
基金(127960)
(109894)
国家(108888)
科学基金(96108)
社会(85245)
社会科(80751)
社会科学(80729)
(69244)
基金项目(67464)
自然(61071)
自然科(59720)
自然科学(59701)
教育(58764)
自然科学基金(58756)
(56369)
编号(50749)
资助(50325)
(42519)
成果(41586)
(39061)
创新(38719)
重点(38719)
(38588)
(38478)
(37411)
课题(35694)
国家社会(35276)
期刊
(137573)
经济(137573)
研究(82658)
中国(60441)
(50042)
管理(50005)
(43712)
科学(38248)
学报(37532)
大学(29961)
农业(29456)
学学(28441)
教育(27525)
(27051)
金融(27051)
技术(25476)
业经(24400)
财经(23157)
经济研究(20548)
(20033)
(17953)
问题(17358)
技术经济(16167)
财会(14366)
现代(14351)
科技(14251)
会计(13651)
(13562)
世界(13260)
商业(13211)
共检索到424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象路  罗瑾琏  耿新  程国萍  
随着创新活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提高,科创企业逐渐涌现出由联合创始人共同承担创新职能的“共同领导”现象,但其联合创始人如何在共同领导中形成协同效应,以及如何驱动组织持续创新的问题并未得到理论解释。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科创企业共同领导的协同条件及其对组织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科创企业联合创始人需要具备共同创业愿景与异质技能专长,进而构建分离-整合决策承诺与专家-管家型领导角色以形成共同领导的协同效应。(2)科创企业共同领导对组织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是联合创始人以创业警觉耦合双方情境认知,进而分别以技术牵引与资源整合驱动组织创新活动的认知与行动过程。(3)随着组织内外情境的阶段性变化,联合创始人的创业警觉呈现为“自主导向-需求导向-赋新导向”的演变,其技术牵引与资源整合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也从使能逻辑转为赋能逻辑,驱动组织依次完成技术突破、技术拓展以及技术升级。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科创企业共同领导影响组织持续创新的过程机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对科创企业共同领导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凌士显   张晓玉  
基于沪深交易所2009—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人才吸引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持续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蔡瑞林  
本文将组织间知识协同分为效率性知识协同和增长性知识协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协同—双元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的机制模型,采用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绩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组织间知识协同对双元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双元创新能力在组织间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发现效率性知识协同对开发性创新能力作用更显著,增长性知识协同对探索性创新能力作用更显著;相对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更显著。本文理论上揭示了组织间知识协同的绩效作用机制,实践上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海涛  
通过对265名企业中高层干部的问卷调查,对领导风格与组织文化的协同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发展导向组织文化有显著正向影响,交易型领导对经济导向组织文化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与发展导向组织文化的协同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负向调节交易型领导与经济导向组织文化的协同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的关系。发展导向组织文化在变革型领导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经济导向组织文化在交易型领导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范雨婷  
在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韧性和产业链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从企业韧性的产业链协同视角,在分析创新投入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后,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创新投入对企业韧性影响。基准检验发现,创新投入与企业韧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机制检验发现,创新投入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影响企业韧性。异质性研究表明,创新投入与企业韧性的“倒U型”关系在新冠疫情前的2007—2019年南方地区和2007—2021年的国有企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更加明显;相较于成长期的企业,处在成熟期的企业韧性对研发投入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链上游企业创新投入和韧性也呈现“倒U型”关系,且企业韧性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韧性增强对下游企业产生正向溢出,提高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韧性。本文以创新投入为切入点,丰富了企业韧性和产业链协同的研究思路,为中国产业链安全和韧性提升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一敏  
在充满多样化和定制化产品的市场环境下,今天的生产系统应该能够适应小批量生产并能在更短的前置时间内对市场做出反应。基于可持续创新的协同企业是现代企业精益生产的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不断赢得市场和客户的有效途径。协同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瑾琏   郭利敏   王象路   钟竞   程国萍  
科创企业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创始人如何塑造与转换角色是企业创新突破的关键,但现有研究缺乏对科创企业创始人角色塑造与转换的条件、过程及结果的理论探讨。本研究采用单案例分析方法,探究科创企业创始人的角色塑造与转换及其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外部情境和创始人特质双重因素是创始人角色塑造与转换的先决条件;(2)角色塑造与转换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制是创始人依次触发角色动机、建构角色定位,进而执行角色行为、形成角色效应的过程;(3)随着外部环境的阶段性变化和创始人特质的阶段性凸显,创始人的角色动机依次实现从核心技术自主动机、应用技术转化动机到生态技术深化动机的转变,角色定位呈现“技术领头羊—战略驾驭者—创新文化引领者”的演变,角色行为也从资源自建转变为资源杠杆、再转变为资源共创,推动企业依次形成核心技术突破效应、应用技术占有效应、生态技术赋能效应。研究结论为科创企业创始人角色管理和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霆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市场配置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在市场配置机制方面,要正确协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企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坚持互惠性、互补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原则。在政策激励机制方面,要注意营造高校内部和校企外部的创业创新环境,同时制定校内的激励政策和政府的激励政策。在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要充分把握世界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趋势,认真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运行新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倩  曹兴  
本文从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着手,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知识主体进行策略选择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以及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协同的过程和网络化模式以及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协同的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本文运用IDEF0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功能建模。在此基础上借鉴B-Z反应模型构造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子系统间协同度、政策效应、技术产出三者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研发能力更能提高企业技术产出;协同度越高技术产出能力越强,此时采取政策激励措施效果不明显;相反,弱协同条件下的政策激励对技术产出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爱忠  
本文立足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结合文献研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对象、时空、环境、效应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全面协同的命题,并探讨了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协同的理论内涵、关联、特征、实现途径。突破了以往只是各子系统各自内部协同的格局,使创新协同的范围大大扩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丽伟  程国平  李刚  
阐述了供应链的内涵、结构模型及特征,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的动机及意义,探讨了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的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湘东  
知识管理以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进程,由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支撑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深化知识管理的内涵,同时也促进知识管理系统的进化和发展。研究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于企业如何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者协同互动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模式。以模型为基础,分别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管理手段与创新行为,通过企业的学习机制相互融合与影响。因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