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9)
- 2023(8232)
- 2022(6878)
- 2021(6602)
- 2020(5598)
- 2019(12706)
- 2018(12285)
- 2017(24215)
- 2016(12196)
- 2015(13520)
- 2014(13078)
- 2013(12482)
- 2012(10917)
- 2011(9272)
- 2010(8678)
- 2009(7528)
- 2008(6882)
- 2007(5420)
- 2006(4123)
- 2005(3141)
- 学科
- 济(49613)
- 经济(49572)
- 管理(39255)
- 业(38342)
- 企(32074)
- 企业(32074)
- 方法(27547)
- 数学(25089)
- 数学方法(24770)
- 财(14319)
- 农(13000)
- 中国(12414)
- 业经(10392)
- 技术(10298)
- 务(10183)
- 财务(10152)
- 财务管理(10136)
- 企业财务(9697)
- 农业(9271)
- 贸(8070)
- 贸易(8067)
- 地方(8044)
- 易(7885)
- 理论(7510)
- 和(7276)
- 融(7212)
- 制(7211)
- 金融(7211)
- 环境(6960)
- 银(6899)
- 机构
- 学院(159621)
- 大学(159415)
- 管理(71120)
- 济(69379)
- 经济(68306)
- 理学(63434)
- 理学院(62911)
- 管理学(61980)
- 管理学院(61663)
- 研究(43847)
- 中国(33324)
- 京(30242)
- 财(30201)
- 财经(25717)
- 科学(24947)
- 经(23786)
- 中心(22609)
- 经济学(22290)
- 业大(21801)
- 经济学院(20405)
- 江(20175)
- 财经大学(19781)
- 农(19376)
- 商学(19183)
- 经济管理(19063)
- 商学院(19014)
- 范(18420)
- 师范(18247)
- 所(17996)
- 北京(17578)
- 基金
- 项目(121639)
- 科学(99341)
- 基金(92161)
- 研究(90816)
- 家(78749)
- 国家(78140)
- 科学基金(70327)
- 社会(60997)
- 社会科(58069)
- 社会科学(58058)
- 基金项目(49699)
- 省(46794)
- 自然(44884)
- 自然科(43941)
- 自然科学(43929)
- 自然科学基金(43142)
- 教育(41844)
- 划(39147)
- 资助(36114)
- 编号(35538)
- 部(27933)
- 创(27457)
- 重点(26703)
- 国家社会(26372)
- 成果(26280)
- 发(25706)
- 创新(25574)
- 教育部(25069)
- 人文(25045)
- 制(24031)
共检索到205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若冰 谢骐宇
传统观点认为,科举制度阻碍了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展,本文则发现了不同的结果。首先,基于580-1915年历史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科举对古代科技的影响,发现科举登科人数与科技人物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为处理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了距科举考试地点的距离与各时段科举登科总人数的交乘项作为工具变量,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这说明人力资本积累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科举影响科技人才数量的主要途径,发现科举制显著促进了科举出身的科技人物的产生,同时科举人才积累对于文化、教育与家族传承都有显著作用。最后,本文尝试分析了明清时期科举对科技人才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科举对科技的正向影响有所削弱,这可能是来源于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的僵化,同时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创新结构也阻碍了近代的科技进步,这些都表明严重的人力资本错配会对科技人才产生阻碍作用。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技创新 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宇 陈和
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引发社会层面的诸多问题。文章从人力资本角度概括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靳占忠 乾亚东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高校科研人员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在科研成果中凝聚的智力投入应该获得较高的收入。公平理论认为想要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需要关注科研人员的公平感,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当前我国科研经费普遍存在"重物轻人"现象,很多高校教师有不公平感,从事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应该转变观念,依据科研规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普遍提高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允许有工资性收入科研人员提取劳务费,提高劳务费整体比例;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将科研津贴与高校工资总额限制脱钩。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人力资本补偿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章胜
在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对资本结构的研究只见"物"不见"人",即只注重财务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从而导致资本结构研究的缺憾。人力资本的引入及其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影响,使得现行公司财务范式面临创新的需要。资本结构理论作为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其对公司财务实务范式的运作效率和公司财务理论范式的解释和指导能力,对其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就显得必要而紧迫,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瑾 杨蕙馨
企业家人力资本表现为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健康,对企业家创新能力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对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做出很大贡献,文章针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家创新能力形成问题构建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视角的企业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民营高科技企业中企业家创新能力起直接作用的是企业家战略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感、管理自我效能感、学习非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习能力、思维开放性、公正严谨性、关系能力八个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玲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对周边地区具有空间溢出影响效应;人力资本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对东部地区流通业绿色发展的提升效果要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差异化影响,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的驱动效果最佳,东部和西部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先忠
文章在拓展的模仿与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比较分析了人力资本约束下改善研发资源供给和研发激励两类科技政策的效应。研究表明,在有限人力资本约束下,研发激励政策使均衡时的创新率和模仿率此消彼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明显;但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型人力资本供给增加能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表明,研发激励政策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要远远小于高质人力资本供给增加的长期效应。其政策含义是: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应当优先考虑改善核心研发资源的供给,研发激励政策应当在核心研发资源供给富有弹性的条件下进行。
关键词:
人力资本约束 技术创新 模仿 科技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秀丽 任俭俭 张昭俊 郝俊峰
将“科技人力资本迁移”定义为科技人员将知识技能或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囿于当前科技人员相对缺乏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和发现机会的敏锐眼光,国家及有关组织机构对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支持力度不够、科技人员因创新服务意识不足从而难以平衡本职工作与迁移关系等问题,我国人力资本迁移发展滞缓。为此,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科技人力资本迁移影响因素层级递阶结构模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德尔菲法明确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因素有三大类,即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和深层因素。其中,表层因素为创新能力和机会能力;中间层因素为包含预期收益、迁移渠道等10个影响因素;深层因素主要包含角色认同、组织支持和迁移氛围。由此提出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组织层面创新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环境,个人层面把握政策精神、提高认识等,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错配使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演进迟滞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然而,无论是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还是国外同类行业,中国事业型单位或行业、垄断性行业、非生产性行业都有着极高的人力资本强度,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一般都低于其他国家。本文的政策含义为: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实现人力资本适宜匹配,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适度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适宜匹配 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错配使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演进迟滞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然而,无论是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还是国外同类行业,中国事业型单位或行业、垄断性行业、非生产性行业都有着极高的人力资本强度,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一般都低于其他国家。本文的政策含义为: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实现人力资本适宜匹配,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适度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适宜匹配 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迅
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在分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和作用,提出了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建议,指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才能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农民收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新建 李懿 魏海波
人力资本的组织化即个体层面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人力资本向组织层面人力资源的聚集和转化,这种聚集和转化过程使得组织化人力资本打上了组织的独特烙印,具有不可模仿和替代并且能够根据组织特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动态调整的特征,构成了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够为组织达成战略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做出贡献。本文在梳理了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研究贡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组织化人力资本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观点,侧重评介了人力资本在揭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绩效提升"黑箱"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关注了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哲 张宇豪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开发潜力无穷无尽,而人作为资本,其价值可以用价格来衡量。人力资本所体现的价格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本文在对我国人口红利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人力资本价格来审视人口红利,阐释了人口红利的构成,从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价格的角度来探讨释放新型人口红利的对策。从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的各基点出发,可以在职业教育、健康、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等多个关键领域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
新型人口红利 人力资本 价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德进 陈捷
20世纪中叶,东亚和拉美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30年后一些东亚国家(地区)已跻身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而多数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我们认为"东亚奇迹"主要归因于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迅速扩大与有效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