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2)
- 2023(15099)
- 2022(13000)
- 2021(12384)
- 2020(10423)
- 2019(23896)
- 2018(23573)
- 2017(44668)
- 2016(24252)
- 2015(27340)
- 2014(26469)
- 2013(26199)
- 2012(24236)
- 2011(22130)
- 2010(21847)
- 2009(20055)
- 2008(19480)
- 2007(17123)
- 2006(14892)
- 2005(13292)
- 学科
- 济(96850)
- 经济(96748)
- 管理(71420)
- 业(68988)
- 企(57377)
- 企业(57377)
- 方法(43640)
- 数学(37306)
- 数学方法(36923)
- 中国(29254)
- 农(25627)
- 财(23429)
- 业经(22036)
- 学(20653)
- 技术(20610)
- 贸(19394)
- 贸易(19379)
- 易(18902)
- 制(18126)
- 地方(17876)
- 理论(17056)
- 农业(17048)
- 银(15770)
- 银行(15727)
- 和(15631)
- 行(15092)
- 融(14971)
- 金融(14969)
- 环境(14914)
- 务(13976)
- 机构
- 大学(344662)
- 学院(340228)
- 济(141749)
- 经济(138982)
- 管理(134647)
- 研究(118380)
- 理学(116428)
- 理学院(115101)
- 管理学(113301)
- 管理学院(112675)
- 中国(89315)
- 京(74265)
- 科学(72085)
- 财(63297)
- 所(59170)
- 研究所(54113)
- 农(53522)
- 中心(52213)
- 财经(50925)
- 业大(49424)
- 江(47956)
- 北京(47603)
- 经(46522)
- 范(45640)
- 师范(45287)
- 经济学(43373)
- 院(42302)
- 农业(41945)
- 州(39236)
- 经济学院(39002)
- 基金
- 项目(232401)
- 科学(183664)
- 研究(171831)
- 基金(169953)
- 家(148684)
- 国家(147478)
- 科学基金(126294)
- 社会(109541)
- 社会科(103887)
- 社会科学(103860)
- 基金项目(89752)
- 省(88505)
- 自然(80763)
- 自然科(78952)
- 自然科学(78935)
- 教育(78283)
- 自然科学基金(77553)
- 划(75437)
- 资助(69324)
- 编号(68402)
- 成果(56194)
- 部(52208)
- 重点(52184)
- 创(52063)
- 发(49847)
- 创新(48003)
- 课题(47475)
- 国家社会(45853)
- 教育部(45036)
- 大学(43879)
- 期刊
- 济(153111)
- 经济(153111)
- 研究(105796)
- 中国(67546)
- 学报(54790)
- 管理(51527)
- 科学(50732)
- 农(48869)
- 财(47159)
- 大学(41565)
- 教育(41083)
- 学学(38691)
- 农业(34433)
- 技术(29447)
- 融(28425)
- 金融(28425)
- 财经(25980)
- 经济研究(25204)
- 业经(23131)
- 经(22347)
- 问题(20038)
- 业(19671)
- 图书(19317)
- 科技(18029)
- 技术经济(17668)
- 贸(16933)
- 理论(16588)
- 世界(15749)
- 版(15395)
- 现代(15322)
共检索到504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全忠 薛超 周宏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稳产的农业适应性策略研究,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为例,对中国农业生产是否"靠天吃饭"这个老话题给予了一种新的检验。通过2004-2014年玉米主产区12个省(自治区)166个地级市(区、盟、自治州)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玉米种质创新和灌溉条件改善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策略对稳定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干旱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玉米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干旱指数的联合检验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中国玉米生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全忠 薛超 周宏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稳产的农业适应性策略研究,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为例,对中国农业生产是否"靠天吃饭"这个老话题给予了一种新的检验。通过2004-2014年玉米主产区12个省(自治区)166个地级市(区、盟、自治州)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玉米种质创新和灌溉条件改善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策略对稳定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干旱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玉米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干旱指数的联合检验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已有所改观。然而,支撑玉米有效应对干旱的灌溉手段是不断扩张的机井数量,这对于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将加重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安全性风险。"十三五"时期,在平衡粮食生产和环境资源的双目标时,有必要缩减农业灌溉水资源负荷过重地区的粮食生产任务,并就这一问题给予相关的科研论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彦岩 周立
"社区"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在微观层面的集体行动单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研究价值;但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中的"社区"究竟是什么,该"社区"是如何支持农业的?借助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文章对S农场的"社区"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发现CSA的"社区"在静态结构上由一个个关系圈交错组成,初始的关系圈是校友圈、初创团队圈,由此生发出奶爸奶妈圈、信仰圈、健康生活圈等圈子。CSA社区的动态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始成员基于对CSA模式的认知信任和对创始人的情感信任形成初始关系圈;第二个阶段,初始关系圈中的焦点成员,借助"关系圈"之间的结构洞,拓展形成次级关系圈。初始关系圈和次级关系圈共同构成了CSA社区,社区内的消费者消费的是"天"(天然农产品),信任的是"脸"(关系),并通过持续购买,来促进CSA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让农业不仅仅是"靠天吃饭",更是基于关系圈的"靠脸吃饭"。
关键词:
CSA 关系圈 信任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屠乃美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 抗旱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顾莉丽 张瑞雪 郭庆海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探讨其玉米生产波动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吉林省1990-2010年玉米生产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生产是在不稳定的波动中增长的,其波动周期频度较高,长度不规则,波动幅度剧烈。并从自然因素、农业政策、玉米市场、科学技术等角度,剖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而从加强玉米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防控体系和玉米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防御和平抑吉林省玉米生产超常波动的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刘山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穗部性状的效应和稳定性,研究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变异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之间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每穗粒重、每穗行数及每行粒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玉米品种产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穗粒重相关极显著.玉米品种产量高稳系数与千粒重高稳系数的相关显著,与每穗粒重的相关不显著,玉米品种产量的稳定性主要与千粒重的稳定性相关.每穗粒重的高稳系数与每穗粒数高稳系数相关显著,而与千粒重的高稳系数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稳产 穗部性状 高稳系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运平 刘守渠 王贵彩 冀宪武
用超低温处理浸泡6h的特早熟玉米F1种子15min,后代出现了3.3%~10.0%的变异。通过育种选择获得了抗低温高灌浆速率自交系99-3,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为4.6mg /(粒·d),比一般玉米材料平均高82 5%,能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延长灌浆期。用其组配的特早熟单交种极早单2号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比对照冀承单3号高67.9%,比晋单43号高97.6%,区试增产20.5%。
关键词:
玉米 抗低温灌浆 种质 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燕 廖允成 强生才 张光鑫
【目的】提高宁夏地区春玉米的灌溉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法】依据宁夏地区11个站点1960—2019年的气象资料,确定宁夏地区年际及春玉米生育期不同水文年型的有效降雨量;然后,利用ET0 Calculator软件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并结合作物系数法计算作物需水量,求得宁夏地区年际及不同水文年型下春玉米各生育期的作物需水量、灌溉需水量、耦合度和水分盈亏指数。【结果】1960—2019年间,宁夏地区年有效降雨量波动较大(158.5~424.2 mm),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春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分别为123.9,205.4和334.4 mm。宁夏全区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为482.0~690.7 mm,其中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春玉米需水量有降低趋势,而北部引黄灌区有增大趋势。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春玉米灌溉需水量分别为566.8,413.0和147.6 mm;在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宁夏全区春玉米灌溉需水量分别为448.5,378.9和317.0 mm。南部山区降雨对作物需水量的满足程度最高,耦合度为0.70,是北部引黄灌区的3.89倍。【结论】宁夏南部山区应以集雨技术为基础发展雨养玉米种植;北部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其中在北部引黄灌区春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乳熟期需要分别补灌87.2,79.6和275.6 mm,在中部干旱带需要分别补灌65.7,62.4和212.8 mm。
关键词:
春玉米 作物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 宁夏地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密侠 康绍忠 蔡焕杰 马祥华
20012003年对玉米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苗期重度、中重度、中度及轻度水分调亏灌溉可使玉米株高分别降低35.7%,29.9%,22.7%和14.2%;叶面积分别降低43.4%,34.7%,31.4%和26.3%;根数分别减少40.0%,31.2%,18.7%和12.5%;根系长度分别降低11.0%,10.0%,2.0%和1.0%;根系重量分别降低32.0%,19.0%,5.0%和-1.4%;根冠比分别增加29.3%,39.9%,33.6和36.5%;根系长/株高分别增加38.4%,28.4%,26.8%和15.4%。苗期经受不同水分调亏处理的植株,拔节期恢复正常供水后其株高、...
关键词:
玉米 调亏灌溉 节水机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振 姚燕 范亚平 梅亚娟 张鸿鸣 杜玉莲 彭莎琳
2004年,吉林省启动了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试点,在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07年财政部实施"对重点农产品给予保费补贴"政策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中青 李齐霞 宋殿珍 孙万荣 霍成斌
根据2002-2003年山西省春播玉米中晚熟组(二)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标准差比数、回归系数及高稳系数等多种方法对潞玉13号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产量潜力大、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山西春播玉米中晚熟区以及国内相应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同时也是未来满足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粮食品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稳定性差,受干旱影响较大,实用技术普及率和机械化水平低,种业发展水平低,但玉米生产发展的单产潜力大,扩大种植面积也有潜力。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加工业和进出口调控;大力推进良种研发应用,着力解决干旱问题,积极推进机械化,抓好主产区,减小产后损失,完善收储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世煌 赵琦
CIMMYT玉米项目的种质改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张世煌,赵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玉米项目总部设在墨西哥,包括驻在各洲的6个地区分部共有研究人员36名。玉米项目的宗旨是:通过提高玉米的生产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中心通过4条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海明 胡瑞法 张世煌
广泛采用少数优良种质资源,会引起作物遗传多样性下降,降低品种抗病和抗逆能力,影响作物的产量。引进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是丰富作物遗传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中国20个玉米主产省区15年(1982~1997)主要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构成,研究外来种质资源,特别是美国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以下简称CG系统)对中国玉米遗传贡献的时空变化和对中国玉米生产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种质和CG系统的种质对中国玉米的遗传贡献一直呈增长趋势,尤其是CG系统的遗传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美国遗传贡献率每增加1%,中国玉米单产将提高0.2%或者0.01t·ha-1;CG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有 梁宗锁 康绍忠
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供水量下的夏玉米蒸腾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光照下,供水不足引起WUE明显下降,而在弱光照下,不同供水量的WUE相差不大,灌浆期复水后则差异消失。说明供水不足时WUE由供水量和光照共同决定。这是由于在强光照下不同供水量之间Pn差异很大,Tr无差异,而在弱光照下,Pn无差异,Tr差别明显所致。在强光照下,供水445mm的WUE明显高于供水350mm和280mm的WUE;在弱光照下,上述三个供水量条件下的WUE相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玉米杂种后代创新种质方法研究
基于专利分析的玉米秸秆创新利用态势研究
中国转基因玉米生物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经济效应研究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新形势下稳定中国玉米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北地区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兼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审计稳健性指数构建研究——兼论中小投资者保护之路径创新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论纲——兼论中国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
现代化新征程中农业发展范式的创新——兼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创新研究
海外子公司在MNC技术创新中的角色、演化及动因研究——兼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