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0)
- 2023(9569)
- 2022(8726)
- 2021(8340)
- 2020(6949)
- 2019(16091)
- 2018(16132)
- 2017(30881)
- 2016(17074)
- 2015(19167)
- 2014(19144)
- 2013(18938)
- 2012(17272)
- 2011(15469)
- 2010(15151)
- 2009(13668)
- 2008(13163)
- 2007(11141)
- 2006(9586)
- 2005(8242)
- 学科
- 济(63596)
- 经济(63523)
- 管理(46644)
- 业(44192)
- 企(37410)
- 企业(37410)
- 方法(31463)
- 数学(27209)
- 数学方法(26826)
- 学(16996)
- 农(16415)
- 中国(15462)
- 财(14817)
- 业经(14289)
- 地方(13965)
- 理论(11381)
- 农业(11071)
- 和(10987)
- 贸(10656)
- 贸易(10650)
- 制(10474)
- 环境(10327)
- 技术(10312)
- 易(10304)
- 务(9747)
- 财务(9687)
- 财务管理(9665)
- 教育(9166)
- 企业财务(9138)
- 划(9058)
- 机构
- 大学(238876)
- 学院(236669)
- 管理(95410)
- 济(85266)
- 理学(83675)
- 经济(83225)
- 理学院(82679)
- 管理学(81056)
- 管理学院(80661)
- 研究(79555)
- 中国(55753)
- 科学(54678)
- 京(51253)
- 农(43389)
- 所(41098)
- 业大(40748)
- 研究所(38162)
- 财(37220)
- 中心(35150)
- 农业(34290)
- 江(33428)
- 北京(32037)
- 范(31271)
- 师范(30910)
- 财经(30649)
- 院(29281)
- 经(27899)
- 州(27538)
- 技术(26973)
- 师范大学(25138)
- 基金
- 项目(172443)
- 科学(133390)
- 基金(123591)
- 研究(121503)
- 家(109521)
- 国家(108632)
- 科学基金(92209)
- 社会(73004)
- 社会科(68992)
- 社会科学(68973)
- 省(68535)
- 基金项目(66746)
- 自然(63299)
- 自然科(61812)
- 自然科学(61791)
- 自然科学基金(60639)
- 划(57986)
- 教育(55475)
- 资助(51304)
- 编号(49408)
- 成果(39536)
- 重点(38679)
- 部(36793)
- 发(36091)
- 创(35846)
- 课题(34177)
- 科研(33665)
- 创新(33435)
- 计划(33289)
- 大学(31517)
共检索到32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师宝君 秦虎强 李冬生 呼延玲
将三唑酮、多菌灵原药按不同比例制成种衣剂 ,小麦包衣后在室内采用盆栽法对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graminis)和条锈病菌 (Pucciniastriiformis)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三唑酮与多菌灵配比为 1∶5时 ,对小麦白粉病菌和条锈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 16 5 .3和 373 .7,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由此可确定小麦种衣剂中三唑酮与多菌灵最佳配比为 1∶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明生 赵明富
将多菌灵、硫磺原药按不同比例混配,在室内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配的多硫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配比与单体多菌灵和硫磺相比,有显著增效作用。在多菌灵和硫磺之比12.5∶12.5,15∶10和10∶15的3种混剂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8.2,106.5和98.2;对稻瘟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05.6,101.1和98.1。3种混剂的EC50值,对小麦赤霉病菌分别为3749μg/L,3565μg/L和5389μg/L,单体多菌灵和单体硫磺分别为241...
关键词:
多菌灵 硫磺 赤霉病菌 稻瘟病菌 配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虎强 师宝君
采用除草剂混配增效测定法,以异丙隆、扑草净及甲磺隆不同配比混配后在婆婆纳、蜡烛草上进行了药效测定和最佳配比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与甲磺隆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39,1.14,最佳配比为144∶1;当异丙隆与扑草净+甲磺隆(75∶1)混配后,混配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文耀 林成辉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5种配比的溴菌腈与多菌灵混配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混配剂都有增效作用,其中以溴菌腈∶多菌灵为3∶4的混配制剂增效作用最显著,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68.7、293.4.田间防治试验,按溴菌腈∶多菌灵为3∶4制成的35%溴菌腈·多菌灵混剂WP药后7-21d防治效果达81.6%-91.4%,比25%溴菌腈WP和50%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10%和20%-3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木庚 杨春龙 蒋丰 刘益平
金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 ,其同系物包括戊环唑、甲环唑、乙环唑、丙环唑和醚唑。除戊环唑外 ,这类化合物的分子既有顺、反异构 ,又有旋光异构。综合报道了金环唑同系物之间及其分子立体异构体之间的构效关系 ,介绍了金环唑顺、反异构体与立体异构体的制备方法 ,同时研究了丙环唑及其硝酸盐对 6种病原真菌的毒力以及 2 5 %乙环唑弥散剂、 2 5 %金环唑复合弥散剂的配制与药效
关键词:
杀菌剂 金环唑 构效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海潮 刘庆顺 白海秀 韩君 杨士玲 薛明 刘峰
【目的】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kg·hm-2。【结论】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志强 刘国镕 严乐恩 张小风 韩秀英 王文桥 高胜国
试验比较了叶段法、小株法、试管苗法、活动苗圃法测定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药剂的灵敏度的差异,并建立了灵敏度基线,发现了抗药菌株,可供测定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益民 刘邦杰 高宇人 顾春燕
棉籽硫酸脱绒和种衣剂包衣技术已在棉花生产中推广应用。至于种衣剂包衣棉种的贮藏及检验技术,国内则报道较少。本试验主要研究湿度条件对贮藏包衣棉种的含水量、发芽率和电导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棉种为盐棉48泡沫稀硫酸脱绒籽(CK)。供试种衣剂为10%灵福合剂,主要成分为拌种灵和福美双,其有效含量各为5%,由本所实验厂研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时春喜 李恩才 祁志军 马小锋 张书翔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SR值均 >1.5 ,仅 1∶ 5的混配组合 SR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管磊 郭贝贝 王晓坤 张大侠 王凯 刘峰
【目的】中国花生产区普遍发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研究旨在比较并评价苯醚甲环唑与氟啶胺的微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CS)和悬浮种衣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FS)对3种致病菌的毒力、包衣种子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这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明确不同剂型制剂的安全性、持效期和施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CS和FS对花生冠腐病菌、根腐病菌和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种子包衣法评价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两种制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国荣 韩青梅 康振生
通过室内苗期和成株期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的Folicur和Caramba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苗期1.15mL/L的Folicur,3.75mL/L的Caramba对小麦叶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已发病的小麦叶片能够抑制叶片内病菌的生长。成株期发病前施药,Folicur和Caramba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57%和82.09%,均高于常规用量粉锈宁的防治效果(68.16%);发病后用药,防治效果可达68%以上,仍高于常规用量粉锈宁的防治效果(65.7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木庚 杨红 徐浩 孙朝晖 杨春龙 钱康南 赵和忠 蒋丰 钱小刚
综合报道了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醇、烯唑醇、已唑醇及环菌唑 )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烯效唑、多效唑 )光学异构体的制备、构效关系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三唑类农药 光学异构 制备 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殿峰 郁明谏 刘百如 王海泽 宁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金玉 刘西莉 刘桂英
种衣剂和包衣种子质量标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研究开发中心李金玉刘西莉刘桂英种子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生产资料,在先进国家都有种子法,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各种作物良种标准,对种子纯度、整齐度、成熟度、发芽率、带菌率、包衣成功率等都有要求。为了使良种标准化、丸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彦霞 李红霞 张小风 王文桥 韩秀英 陈丹 马志强
不同浓度杀菌剂三唑酮处理烟草后,烟草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有所提高,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比对照活性增强。因此认为,三唑酮可以诱导烟草对TMV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提高烟草的免疫能力。
关键词:
三唑酮 烟草 防御酶 诱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