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5)
- 2023(15452)
- 2022(13485)
- 2021(12576)
- 2020(10554)
- 2019(24391)
- 2018(23873)
- 2017(46723)
- 2016(24706)
- 2015(27760)
- 2014(27365)
- 2013(26837)
- 2012(24267)
- 2011(21647)
- 2010(21283)
- 2009(19157)
- 2008(18412)
- 2007(15676)
- 2006(13380)
- 2005(11167)
- 学科
- 济(100764)
- 经济(100655)
- 管理(74938)
- 业(70340)
- 企(59548)
- 企业(59548)
- 方法(53050)
- 数学(46741)
- 数学方法(46178)
- 财(26781)
- 农(25545)
- 中国(24008)
- 贸(22333)
- 贸易(22327)
- 业经(22228)
- 易(21785)
- 学(20423)
- 地方(18566)
- 农业(17159)
- 务(17131)
- 技术(17108)
- 财务(17059)
- 财务管理(17021)
- 理论(16830)
- 企业财务(16130)
- 制(15749)
- 和(15473)
- 环境(15176)
- 划(14041)
- 出(13569)
- 机构
- 大学(349727)
- 学院(346541)
- 管理(145406)
- 济(140183)
- 经济(137410)
- 理学(128399)
- 理学院(127133)
- 管理学(124947)
- 管理学院(124332)
- 研究(105551)
- 中国(77218)
- 京(71464)
- 科学(64611)
- 财(62923)
- 财经(52553)
- 业大(50846)
- 农(49760)
- 中心(49486)
- 所(49417)
- 经(48193)
- 江(47296)
- 研究所(45510)
- 范(44740)
- 师范(44342)
- 北京(43881)
- 经济学(43455)
- 财经大学(39769)
- 经济学院(39733)
- 院(38975)
- 农业(38923)
- 基金
- 项目(250386)
- 科学(199580)
- 基金(185619)
- 研究(182644)
- 家(160392)
- 国家(159118)
- 科学基金(139698)
- 社会(117905)
- 社会科(112003)
- 社会科学(111979)
- 基金项目(98953)
- 省(96124)
- 自然(91336)
- 自然科(89330)
- 自然科学(89312)
- 自然科学基金(87735)
- 教育(84850)
- 划(80748)
- 资助(76460)
- 编号(73755)
- 成果(57790)
- 部(56230)
- 重点(55016)
- 创(52372)
- 发(51555)
- 教育部(49289)
- 国家社会(49226)
- 课题(48926)
- 创新(48771)
- 人文(48356)
- 期刊
- 济(137681)
- 经济(137681)
- 研究(95600)
- 中国(55442)
- 学报(52409)
- 管理(50454)
- 科学(48353)
- 财(46848)
- 农(43278)
- 大学(40847)
- 学学(38373)
- 教育(35646)
- 农业(30397)
- 技术(30101)
- 融(25410)
- 金融(25410)
- 财经(25088)
- 业经(23644)
- 经济研究(23041)
- 经(21345)
- 图书(19482)
- 问题(18415)
- 理论(16980)
- 技术经济(16699)
- 科技(16655)
- 商业(15982)
- 统计(15979)
- 实践(15613)
- 践(15613)
- 贸(15304)
共检索到473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余泓 代梦鑫
在创新3.0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创新实践面临巨大挑战;由此,积极融入创新生态系统与多样化种群构建共生网络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本研究遵循生态系统“隶属观”并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种群共生网络→共生行为→知识溢出效应”逻辑链条,并通过收集电子通信制造业241家上市公司2010-2019年所构成的1711个观测值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种群共生网络的两个结构特征——网络集中度和网络稳定性均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 共生行为分别在种群共生网络两个结构特征与知识溢出效应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③ 中心生态位深度和中心生态位多样性在“种群共生网络集中度→共生行为→知识溢出效应”中介路径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中心生态位多样性在“种群共生网络稳定性→共生行为→知识溢出效应”中介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④ 董事联结正向调节种群共生网络集中度与共生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综上,本研究不仅完善了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框架,而且从中心生态位和董事联结层面拓展了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机制的边界,为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下进行共生耦合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斌
运用网络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基于网络结构的集群知识网络共生演化模型。认为在网络密度、特征路径长度、加权聚集度和知识互动率的作用下,集群知识网络结点共生关系发生变化。得出集群知识网络是按照共生宽度和深度的四种组合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结论。
关键词:
网络结构 集群知识网络 共生演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丽 王钰
本文结合网络方法的基本思想,采用问卷调查来研究在华外资子公司的知识外溢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子公司自身技术与创新能力、子公司在内部和外部网络行为如何影响在华的知识溢出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在华外资子公司在内部和外部网络的行为非常显著影响知识外溢。研究还发现,人才流动不是我国获得在华外资子公司的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产品生产、科研技术、管理和营销等交流才是主要获取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为此,在我国利用外资的新阶段我们要注重积极搭建商业网络平台,促进内外资企业进行多维度交流和合作。此外,引进适合的技术;提高当地企业的内在实力,发展战略性合作而非单纯的资源型合作;更多吸引发达工业国的外资企业和采用非独资方式等都...
关键词:
溢出效应 网络方法 在华外资子公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基于1992—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变参数反应模型和滚动回归模型研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超敏感系数分别为0.6510和0.6659,利用LC/PIH分析框架不能精确阐释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城镇的利率跨期弹性很不显著,而农村的利率跨期弹性利率显著为负;城乡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分别为11.890和10.025,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降后升,而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升后降,这导源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出现了趋势性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华军 刘传明 杨骞
本文将SO2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识别,并采用QAP方法从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来源。研究发现:(1)我国环境污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已经突破了地理上的近邻效应,呈现多线程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2)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从地理距离上看,地理距离在0—750千米范围内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而超过这一范围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便不再显著。(3)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地理近邻效应可以解释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18.1%,而不同的环境规制代理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灿 侯欣裕
在企业股权网络结构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依据2003-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PPML回归法检验了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网络中心度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激进式创新模式的转变;股权网络具有显著的间接溢出效应,且被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大于投资网络中心度;与竞争股权网络中心度相比,互补股权网络中心度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交换、传递与融合;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了股权网络中心度的知识外溢效应。
关键词:
股权网络 中心度 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佳 黄鲁成
本文对Klaus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通信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美通信技术专利数据,通过量化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距离、技术成熟时间成反比。这对我国实施的高科技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来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加快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技术演化 知识溢出效应 TD-SCDMA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腾飞 谷人旭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利用专利引用大数据研判中国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区域知识溢出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区域知识溢出网络呈现出"小世界"网络特征和"中心—外围"结构特征,且以"北京—上海—广东—四川"为顶点的菱形网络结构占据核心位置;三类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知识溢出网络均呈现不均衡特征,且知识溢出强度存在较大异质性;交通地理、产业关联、制度邻近和文化邻近成为影响区域知识溢出网络的重要因素,且前两个因素的作用较大,而文化邻近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蕾 杨荣海 吴英珏
文章基于共生模型,利用2014~2021年RCEP成员国的政府种群、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种群以及科技创新产业种群的数据,测度了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共生水平,并通过该共生水平计算的引力矩阵作为权重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成员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首先,RCEP协议签署后大部分成员国的共生水平增加,且非东盟与东盟国家之间共生水平的差距缩小;其次,成员国内部金融开放度、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均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最后,成员国之间政策性金融支持、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人才投入和金融开放度都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RCEP协议签署后随着成员国共生水平的增加,政策性和银行业金融支持的空间溢出效应上升,且证券业金融支持与金融开放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正向显著但略有下降。文章认为,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科技与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并鼓励企业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琴 方文 甘珂
本文选取2007年3月—2020年6月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人民币三个月LIBOR-OIS和SHIBOR-OIS数据,运用VARMA-AGARCH模型,采用网络拓扑分析法,研究美国、欧元区、英国、中国以及日本银行间市场波动性溢出效应,并构建波动性溢出指数。研究发现:国际银行间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性溢出效应,条件波动率不仅受到自身市场前期冲击和波动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市场干扰;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国际银行间市场波动性溢出效应均显著增强,并呈现动态特征;美国对其他经济体银行间市场波动性溢出最大,且在危机时期急剧上升,因此,中国银行间市场监管要防范境外市场风险跨区域传递,尤其是美国市场波动的输入性冲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玲 赵立雨
根据C-D生产函数构建R&D投入溢出效应的分析模型,并选取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1998-2007年)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表明:政府R&D投入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前一期的产业自身知识存量对当期的专利申请数作用不显著,但对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前两期企业和政府R&D投入所产生的外部知识存量,对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的正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政府公共R&D投入 知识存量 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韩伯棠
采用超网络思想,从网络特性、个体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分析企业间的多重关系,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的概念模型并对研究宏观区域层面的凯尼尔斯空间知识溢出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理想情况下,企业间知识溢出存在最大值;企业受所嵌入超网络的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极大值是社会关系水平和企业知识存量的函数;社会关系水平和知识存量的协同是影响知识溢出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加权超网络 知识溢出 知识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