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02)
2023(19522)
2022(16436)
2021(14998)
2020(12978)
2019(29571)
2018(29123)
2017(55436)
2016(30441)
2015(33790)
2014(33334)
2013(33065)
2012(30707)
2011(27550)
2010(27738)
2009(25916)
2008(26127)
2007(23752)
2006(20943)
2005(18567)
作者
(92398)
(77388)
(77268)
(73074)
(49216)
(37343)
(34881)
(30365)
(29543)
(27693)
(26572)
(26179)
(24750)
(24626)
(24375)
(23829)
(23555)
(22896)
(22603)
(22421)
(19523)
(19119)
(19021)
(17991)
(17548)
(17504)
(17327)
(17122)
(15876)
(15710)
学科
(127340)
经济(127184)
(108904)
管理(95220)
(89826)
企业(89826)
方法(58635)
(50110)
数学(48835)
数学方法(48231)
(37592)
业经(36229)
农业(33069)
中国(30933)
(26864)
(25747)
(25635)
财务(25588)
财务管理(25540)
企业财务(24243)
(24045)
贸易(24034)
地方(23691)
(23400)
技术(21952)
(20687)
理论(20293)
(19655)
(19129)
银行(19048)
机构
学院(444817)
大学(441198)
(180287)
经济(176807)
管理(172769)
理学(149513)
研究(148442)
理学院(147862)
管理学(145138)
管理学院(144348)
中国(114406)
科学(96507)
(96338)
(93058)
(82480)
(77582)
业大(75730)
农业(75410)
(71725)
研究所(70890)
中心(69721)
财经(66078)
(60076)
北京(56894)
经济学(54553)
(54243)
(53734)
师范(53468)
(52703)
(49579)
基金
项目(302868)
科学(237831)
基金(221756)
研究(210781)
(197516)
国家(195826)
科学基金(166995)
社会(134726)
社会科(127497)
社会科学(127458)
(119804)
基金项目(117469)
自然(112182)
自然科(109686)
自然科学(109649)
自然科学基金(107777)
(100575)
教育(95396)
资助(90823)
编号(83126)
重点(68563)
(66055)
成果(66002)
(64736)
(64259)
创新(59719)
科研(59263)
(58136)
计划(58048)
课题(56693)
期刊
(200090)
经济(200090)
研究(119428)
(91924)
中国(81863)
学报(80611)
科学(71844)
(66267)
管理(64531)
农业(61753)
大学(59940)
学学(57400)
(41254)
金融(41254)
业经(37743)
技术(37602)
教育(35555)
(33546)
财经(32724)
经济研究(30304)
(28105)
问题(26962)
(24440)
技术经济(23158)
业大(21643)
统计(21541)
科技(21174)
世界(20870)
商业(20289)
资源(19987)
共检索到65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雇佣生产既是农户获取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变革背景下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本文利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大豆种植户的面板数据,建立时期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劳动力雇佣水平、农机作业外包水平、管理人员聘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购买水平4个指标均对种植户大豆单产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机作业外包水平的影响效果最明显。分类样本的拟合结果显示,农机作业外包对普通大豆种植户产出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雇佣劳动力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出水平的影响更大。此外,田间管理环节劳动力雇佣水平的系数最高,表明该环节劳动力投入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最明显;而收割和整地环节则是农机作业外包水平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颜齐  李玉琴  毕欣宁  
雇佣生产是解决当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与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劳动力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领域技术、信息和管理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基于黑龙江和内蒙古大豆主产区688份农户的调查问卷,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豆种植户雇佣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豆播种面积、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情况、风险规避程度、受教育水平、是否购置大型农机具等指标对农户雇佣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劳动力用工成本、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类型、年龄等指标对农户雇佣生产意愿呈明显的负向效应。基于此,建议各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培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平台建设,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职业教育,优化农业用工结构,降低农业雇佣成本;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及政策执行机制,稳定农户生产预期,提高农户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颜齐  孟杰  毕欣宁  
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大量从国外进口大豆,形成国内"种豆难、卖豆难、效益低"的局面。2014年中央政府推行大豆目标价补贴政策,积极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对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农户"粮改豆"意愿的两次随机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农户改种大豆意愿普遍偏低,仅为18.3%,而不愿意改种的比例达到45.1%;对比来看,2016年情况有所改变,两者比例分别为25.1%和34.3%,表明农户改种积极性有所提高。利用层次分析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颜齐  孟杰  毕欣宁  
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大量从国外进口大豆,形成国内"种豆难、卖豆难、效益低"的局面。2014年中央政府推行大豆目标价补贴政策,积极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对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农户"粮改豆"意愿的两次随机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农户改种大豆意愿普遍偏低,仅为18.3%,而不愿意改种的比例达到45.1%;对比来看,2016年情况有所改变,两者比例分别为25.1%和34.3%,表明农户改种积极性有所提高。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提离出影响农户"粮改豆"意愿的最重要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大豆单产、大豆价格、销售渠道、大豆品种和大豆补贴政策。本文的基本政策逻辑是:提高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研发力度,优化大豆生产经营环境,降成本、提效益,用市场手段引导、激励和规范种植行为,合理制定大豆补贴水平和发放机制,提高政策透明度,降低政策的信息不对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王丽  
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既可以促使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与自由运行,又可以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让农户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其生产的市场风险。然而,农户作为政策的实施对象,其视野中的目标价格政策如何,会影响其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户为例,调查分析了农户对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认知、意愿以及反应,发现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的市场调节能力不足;政策宣传与实施方式不明确,农户市场预期和适应能力不强;受比较利益驱动与导向,农户将处于非保护性耕作的恶性循环中。因而,提出强化目标政策的主体、客体及运行过程,以确保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安玉书  
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有9000万吨大豆的供需缺口。中国加大对俄罗斯能源及农产品的采购,俄罗斯可以部分替代国外供应,但无法完全满足中国需求。2018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俄罗斯在中俄农业发展规划中承诺为中国投资者参与的项目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和优惠融资,俄远东农业部门愿意向中国企业提供1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新的农业投资项目,希望中国农企投资从事产品加工、大豆种植。本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增福  郑少锋  
本文基于TPB理论和黑龙江省378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系统分析了影响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的内生性因素。研究表明,TPB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其中种植大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1、0.15和0.3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与行为意愿呈显著性正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为  王佳美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47个村,共824个农村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负影响,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种植业生产效率呈现出先递增,然后保持不变,最后递减的"梯形"变化趋势,且递增和递减阶段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女性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女性劳动力比例的提高,并没有降低种植业生产效率。此外在研究中发现,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青壮年劳动力,在老年劳动力群体中,作用不明显。据此从技术培训、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提出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翠萍  肖海峰  
基于2010年对山东省334户大豆种植户的调研问卷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在有限耕地面积的约束下影响大豆种植户持续种植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大豆播种面积、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每亩物质投入成本、是否有2年及2年以上大豆种植经验、从事农业劳动力的人数、大豆商品率这6项指标显著影响个体农户持续种植大豆的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红  胡胜德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359个普通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优质稻米种植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农户是否接受技术培训、是否参加合作社、优质稻米与普通稻米的价差、是否获得良种补贴、农户所在地区是否提供农技服务、当地是否有农户种植优质稻米的成功经历与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年龄与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年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对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在不同水平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慧  包庆丰  
基于2018年内蒙古敖汉旗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得出农户的林下种植经营效率数据,将农户林下种植经营效率作为因变量,农户的土地投入、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作为自变量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分解出农户的社会资本投入对农户林下种植经营效率的作用值。研究表明农户社会资本是一种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农户的林下种植经营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农户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改进农户的林下种植经营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天驰   刘素春   聂赟彬  
【目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破解耕地资源约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下简称带状复合种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践效果提供调研经验与实证依据。【方法】本文基于黄淮海(山东省、河南省)以及西南(四川省、云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调查数据,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和内生转换模型(ESR),定量测算了带状复合种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1)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带状复合种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随大豆与玉米的行比降低而减弱,在规模经营户和西南种植区中,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更高;(3)带状复合种植通过“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促进总产出增长,并带来化肥施用投入减少,、劳动力及机械外包服务增加的要素配置变化;(4)参与带状复合种植显著影响同村内邻近农户的生产效率,即带状复合种植在村域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应从建立财政补贴体系、提供科学技术导向、做好农资保供和农业生产服务供给、发挥示范效应等多个角度出发,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下提升生产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志刚  张靓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现,取决于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调整能力。基于黑龙江省341个农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适应性预期模型对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行为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价格变动、售粮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最大;(2)大多数农户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意愿,但只有少部分实际进行了调整,农户完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时间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表现为明显的地域一致性,这种地区间的不均衡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能力的不同。因此,政策制定要着力于打破路径依赖,政府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保持政策的透明性和相对稳定性,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农民能力培训体系建设,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行为的引领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天  吴文斌  唐华俊  周清波  杨鹏  李正国  刘珍环  余强毅  
【目的】微观层面的农户作物选择行为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对于农业或农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研究农户自身的家庭属性对其作物选择和作物种植更替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黑龙江省的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农户调查,获取了384户农户调查数据;将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统计分析系统,利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农户家庭属性对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其它经济作物等五类作物的影响。【结果】总的来说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数和承包耕地类型条件等家庭属性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珍环  杨鹏  吴文斌  李正国  唐鹏钦  李志鹏  余强毅  夏天  唐华俊  
【目的】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为农户的适应行为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当面访谈方式,获取384个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频率分析方法,从气象要素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及农户种植行为的适应机制。【结果】通过分析农户认知和选择行为发现,气象要素、自然灾害及作物产量对农户作物选择有影响,农户在作物类型变更时首先考虑产量因素,其次是气候因素,再次是自然灾害因素,但在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的作物类型变化中,如水稻改玉米,自然环境因素受重视程度显著增加。更换作物类型与品种、调整农时是农户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变化中采用较多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