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1)
2023(9240)
2022(7687)
2021(7166)
2020(6021)
2019(13258)
2018(12741)
2017(24087)
2016(13507)
2015(14718)
2014(14256)
2013(13968)
2012(12989)
2011(11864)
2010(11740)
2009(10874)
2008(10771)
2007(9856)
2006(8750)
2005(7730)
作者
(41624)
(35767)
(35366)
(33396)
(22060)
(17362)
(15707)
(13977)
(13544)
(12367)
(12348)
(11555)
(11418)
(11244)
(11103)
(11044)
(10561)
(10317)
(10234)
(9919)
(9372)
(8799)
(8607)
(8239)
(8171)
(8062)
(7868)
(7738)
(7471)
(7375)
学科
(51535)
经济(51439)
(45417)
(44735)
管理(32746)
农业(30015)
(23286)
企业(23286)
方法(18255)
业经(16743)
数学(16472)
数学方法(16333)
中国(13530)
(13330)
(12574)
(12130)
(11299)
贸易(11297)
(11075)
地方(10049)
农业经济(10004)
(9840)
(9383)
(9039)
农村(9032)
技术(8617)
(8461)
(8401)
银行(8356)
(8004)
机构
学院(194072)
大学(188958)
(78053)
经济(76603)
管理(70527)
研究(69313)
(66915)
理学(61994)
理学院(61299)
管理学(60198)
管理学院(59888)
中国(52647)
农业(52046)
科学(47154)
业大(44015)
(39191)
(37732)
研究所(34750)
农业大学(32653)
中心(32543)
(32532)
(29214)
(26737)
(26342)
财经(25884)
北京(23866)
(23740)
科学院(23650)
(23581)
(23560)
基金
项目(137369)
科学(105458)
基金(98641)
研究(93716)
(90445)
国家(89555)
科学基金(73875)
社会(59727)
社会科(56079)
社会科学(56065)
(55738)
基金项目(53296)
自然(49484)
自然科(48299)
自然科学(48277)
自然科学基金(47474)
(46448)
教育(40530)
资助(38390)
编号(37246)
(36383)
重点(31109)
(30643)
(29772)
(28989)
(28918)
成果(28366)
计划(28152)
创新(27063)
科研(26955)
期刊
(89798)
经济(89798)
(70483)
研究(48380)
农业(47585)
学报(43702)
中国(39412)
科学(36410)
大学(32423)
学学(31611)
(23605)
(22782)
业经(22342)
管理(19970)
(19740)
金融(19740)
业大(14428)
(13914)
教育(13674)
农村(13612)
(13612)
问题(13593)
农业经济(13587)
技术(12674)
农业大学(12462)
财经(12260)
经济研究(11894)
世界(11353)
科技(10944)
(10395)
共检索到28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刘贵波  武瑞鑫  杨建忠  
选择光周期不敏感型冀草1号、光周期敏感型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析了高丹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低密度(6.0万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的主茎直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0.0万37.5万株·hm(-2))(P0.05)。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草1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万株·hm(-2)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徐亚丽  彭海浪  李壮  牛应泽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枝部位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郑益兴  张燕平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忠  任月梅  郭瑞锋  张绶  冯婧  
为响应国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普及春播早熟区谷子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掌握大同29号群体结构动态变化和氮肥高效利用,采用追氮密度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区域有条件的谷子种植区,在基肥的基础上,应该在拔节期间进行追施氮肥,追施量以纯氮120135 kg/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在水地条件下不宜稀植,种植密度应该为3336万株/hm2。随追氮水平的增加(N1-N4)产量增加、茎粗变粗、穗长增长、生物产量提高、穗重增加、穗粒重增加,到了N5水平均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M1-M4)产量持续增加、茎粗变细、穗长变短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振富  贺春贵  王国栋  刘陇生  
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选用两个品种的光敏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大卡"和"海牛"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以8.33万、12.50万和16.67万穴·hm-2 3个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比较了各处理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草产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方面,品种间从孕穗期开始后差异明显。在农艺性状方面,"海牛"两年的分蘖数和全株叶片数均高于"大卡",其他各性状均以"大卡"最高;两个品种的茎粗、分蘖数、全株叶片数、节间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和单株茎重连续两年均随着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主茎叶片数随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产草量方面,连续两年"大卡"的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海牛";鲜草产量均在8.33万穴·hm-2处理下最高,且呈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鲜草产量下降的趋势;干物质产量丰水年2014年在16.67万穴·hm-2处理下最高,欠水年2015年在12.50万穴·hm-2处理下最高。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覆盖方式种植光敏型高丹草时,品种应选择"大卡",在有灌溉条件或降水较多的地区,以16.67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而在降水较少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12.50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囡囡  韦桂旺  冯云敢  蒙云飞  韦爱娟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新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新品种桂甜161和桂甜1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基地和广西横县试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利用DPS软件对产量、果穗外观品质和倒伏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行粒数以及桂甜171的穗长和穗粗影响不大,桂甜161的穗长和穗粗随着密度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个品种的茎粗和单穗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产量和倒伏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横县试点桂甜161和桂甜171的产量高于明阳试点;桂甜171不管是植株性状、果穗性状还是产量都优于桂甜161;桂甜161在密度为46 42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桂甜171在密度为53 56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结论】桂甜161和桂甜171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是46 425和53 565株/hm~2;2个品种在横县试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桂甜171是一个综合性状更优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推广潜力更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贤武  邓宇驰  经艳  黄海荣  谭芳  王伦旺  
【目的】分析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宿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桂糖55号进行1年新植3年宿根的4年品种比较试验及下种量分别为75000、90000、105000和120000芽/hm~(2)处理(分别为处理1~处理4)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密度试验,分析其宿根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结果】4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5号的株高和茎径与新台糖22号(对照,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有效茎数为6.50万~7.83万条/hm~(2),显著高于CK(3.71万~6.09万条/hm~(2)(P处理3>处理1>处理4,宿根蔗糖分排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适当稀植可提高桂糖55号的蔗糖分,种植密度过大会影响蔗糖分积累。【结论】甘蔗品种桂糖55号早生快发,前期生长快,分蘖成茎率高,有效茎数多,高产稳产,黑穗病发病率低,宿根性强。生产上应根据栽培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在普通旱地种植时下种量可参考105000芽/h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稀  刘凤兰  郑普英  张学昆  陆光远  付桂萍  程勇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系)9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高密度专用油菜组合的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与小区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结角密度(0.881)>分枝部位高度(-0.614)>株高(0.586)>每角粒数(0.360)>分枝数(-0.144)>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143)>单株有效角果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秋文  林平  李娣  李杰勤  赵庆伍  祖敏  董美荣  刘敏  
选取Tx623A×S722的P1、P2、F1和F24个世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丹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杂种F1在除分蘖数外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超亲优势,株高的普通遗传率最高(H2G=47.91%),单株干重的普通遗传率最低(H2G=23.61%)。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发现株高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E-6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50.31%;叶长受多基因控制(C-0模型);叶宽为1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D-0摸型);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均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模型(E-1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欣明  陈智君  池惠武  贾会丽  杨如达  石永红  王学敏  
选用25个国内外育成的不同生态型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山西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444’生育期为74 d,属早熟品种;‘牧王’生育期最长,为88 d。‘白燕7号’和‘陇燕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福燕A126’‘甜燕1号’‘甜燕2号’和‘青牧4号’(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甜燕3号’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的是‘白燕7号’。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697 2%;聚类分析将25个饲草燕麦品种分为5类。综合分析表明,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的品种为‘白燕7号’‘陇燕2号’‘陇燕3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逯晓萍  米福贵  郭世华  那日松  张瑞霞  吕学理  
选用9份高丹草试材进行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茎粗、分蘖数、叶/茎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单株鲜重、叶宽、茎粗、分蘖数、株高、叶片数与干物质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叶/茎虽不显著,但相关程度很高。经通径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单株鲜重的直接作用,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综合指标的贡献。因此,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可以达到对饲用产量性状选择的目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昌云  张艳霞  羿国香  何文静  刘冬明  邢丹英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可以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江汉平原是马铃薯发展的新区。费乌瑞它是一个适宜于低山平原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是获得马铃薯最大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讨马铃薯秋播的最佳密度,设置了4 000穴/667m2、7 000穴/667m2、10 000穴/667m2、13 000穴/667m2、16 000穴/667m2、19 000穴/667m2等6个播种密度,研究密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y=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玲秀  娄亚桦  邵帅  
为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新疆北部春季野生牧草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每盆3、6、10株的3个种植密度,分别约为100、200、335株·m~(-2),测定各种植密度下东方旱麦草的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分蘖数、生物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东方旱麦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和群体生物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对茎粗、分蘖数、单株生物量和根冠比无显著影响(P> 0.05);东方旱麦草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群体产量和牧草品质,10株·盆~(-1) (335株·m~(-2))种植密度下东方旱麦草在春季补饲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鸭关  曾国荣  单贵莲  吴丽芳  匡崇义  
为筛选最适宜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生长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的24个牧草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根系入土深度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株高和茎叶比,鲜干比贡献最小。筛选出兰天堂多花黑麦草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最优,其次是海湾多花黑麦草、环峡南苜蓿、特高多花黑麦草、邦德多花黑麦草。这些牧草可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广泛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  马聪吉  张智慧  王家金  刘大会  
研究了不同定植密度与种苗等级对乌天麻地下块茎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Excel2003,SPSS 18.0等软件对单个块茎鲜重、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等农艺性状进行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对经济指标进行作图比较。农艺性状均值比较显示,在定植密度820个/塘及种苗等级13级时,随着定植密度的增加和种苗等级的降低,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单个块茎鲜重都呈降低趋势。农艺性状方差分析表明,除环距和点状横环纹环数外,不同定植密度、种苗等级对乌天麻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箭芽长、单个块茎鲜重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