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3)
2023(6997)
2022(5808)
2021(5204)
2020(4378)
2019(9602)
2018(9123)
2017(16783)
2016(9361)
2015(10133)
2014(9695)
2013(9418)
2012(8609)
2011(7802)
2010(7615)
2009(7087)
2008(6919)
2007(5930)
2006(5190)
2005(4568)
作者
(30601)
(25903)
(25762)
(24089)
(15986)
(12507)
(11267)
(10044)
(9708)
(8901)
(8811)
(8287)
(8246)
(8151)
(8149)
(7978)
(7730)
(7688)
(7351)
(7192)
(6693)
(6330)
(6098)
(5955)
(5749)
(5634)
(5531)
(5504)
(5341)
(5240)
学科
(35004)
经济(34928)
管理(26970)
(26938)
(19892)
企业(19892)
方法(16447)
数学(14929)
数学方法(14796)
(11738)
(9696)
(9229)
中国(8827)
(8206)
业经(8189)
(8133)
贸易(8131)
(7955)
农业(7928)
技术(6215)
环境(6068)
(5674)
(5555)
银行(5503)
(5497)
财务(5489)
财务管理(5480)
(5314)
金融(5313)
企业财务(5231)
机构
大学(138030)
学院(136631)
(55728)
经济(54828)
管理(50188)
研究(49801)
理学(44659)
理学院(44115)
管理学(43298)
管理学院(43074)
(37553)
中国(35941)
科学(34538)
农业(30149)
业大(29668)
(28964)
(26973)
研究所(25154)
(23777)
中心(22200)
农业大学(20367)
财经(19484)
(19110)
(17891)
经济学(17598)
北京(17590)
(17585)
(16883)
科学院(16560)
经济学院(16048)
基金
项目(102113)
科学(79018)
基金(75913)
(71517)
国家(70959)
研究(64364)
科学基金(58441)
社会(42806)
自然(40723)
基金项目(40603)
社会科(40587)
社会科学(40578)
自然科(39795)
自然科学(39776)
(39258)
自然科学基金(39128)
(34358)
资助(29914)
教育(28374)
重点(23647)
编号(22690)
计划(22182)
(22042)
(21620)
(21403)
科研(20476)
创新(20398)
(19983)
科技(19882)
国家社会(18858)
期刊
(54624)
经济(54624)
学报(34165)
研究(33754)
(33661)
科学(27577)
中国(24776)
大学(24471)
学学(23887)
农业(22502)
(17456)
管理(16455)
(13005)
业大(10555)
(10020)
金融(10020)
财经(9724)
经济研究(9623)
业经(9479)
(8867)
农业大学(8784)
技术(8658)
(8329)
科技(8014)
问题(7803)
林业(7488)
教育(7339)
中国农业(6542)
资源(6531)
技术经济(6406)
共检索到187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游永亮  李源  赵海明  武瑞鑫  刘贵波  翟兰菊  
为了明确饲用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和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在河北平原农区种子生产时的最佳种植密度,2014-2016年连续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护驾迟镇设置每公顷60万、110万、160万、210万、260万和310万株的种植密度,探究其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影响较大,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差异显著,倒伏性差异明显。在河北平原农区10月中上旬播种,饲用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雪花   王斌   王腾飞   马霞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村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0 kg/hm~2(F_1,对照),75 kg/hm~2(F_2),150kg/hm~2(F_3)和225 kg/hm~2(F_4))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氮肥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2022年,施氮肥处理的饲用小黑麦株高、叶茎比、叶片数和叶面积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其中F_3处理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粗灰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F_3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用小黑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其中F_3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粗蛋白产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茎比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F_3>F_2>F_4>F_1。【结论】当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饲用小黑麦生长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总体均较优,为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孟祥君  杜笑村  武慧娟  俞慧云  周栋昌  
为了明确播量和行距对高寒地区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播量(120、150、187.5和225 kg·hm~(–2))与行距(20、25、30和35 cm)对饲用黑麦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饲用黑麦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P 0.05)。不同行距对饲用黑麦种子产量和有效分蘖数影响显著(P 0.05)。播量与行距互作除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P> 0.05)外,对其他种子相关性状影响显著(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俊秀   姚晓华   谢德庆   姚有华  
为寻求适于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的高产优质禾豆混作饲草生产模式,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饲用蚕豆(Vicia faba)、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为研究对象,对小黑麦、4种豆科作物单作和不同比例混作下的物候期、株高、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混作,显著影响豆科作物物候期和株高(P<0.05),对小黑麦物候期和株高无显著影响;总干重M处理(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8500.4 kg·hm~(-2)且混作优势较强;混作处理粗蛋白与小黑麦单作稍高或持平,而粗脂肪、可溶性糖、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大多混作组合高于小黑麦单作;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最优混作组合和最佳混作播量为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可在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以期为农牧交错区优质饲草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霞   王斌   王腾飞   明雪花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筛选适合宁夏盐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方法】2021年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开展晋饲草1号、冀饲草1号、鉴47、鉴46、优能、普瑞、冀饲3号、石大1号、中饲1048和甘农2号共10个品种(系)小黑麦的适应性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其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有供试饲用小黑麦品种(系)均能在宁夏盐碱地安全越冬并完成生育期。晋饲草1号株高、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最突出,分别达131.11 cm、4.40个和9.34 t/hm~2;冀饲3号和晋饲草1号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9.95%和9.86%;冀饲3号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94.2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普瑞和优能,第Ⅱ类群为甘农2号、中饲1048和鉴47,第Ⅲ类群为晋饲草1号、冀饲3号、冀饲草1号、鉴46和石大1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小黑麦品种(系)为冀饲3号、晋饲草1号和石大1号。【结论】冀饲3号、晋饲草1号和石大1号均可在宁夏盐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楠  赵海明  刘贵波  乔仁甫  张海涛  曹永利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引进的11个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NTH1048和NTH1888两个小黑麦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均高,抗倒性好;抗病性各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均表现良好。NTH1888茎叶比较高,而NTH1048则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综合性状以NTH1048和NTH1888两个品种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引种饲用小黑麦的首选品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莹  杨芳萍  
本文阐述了六倍体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的发展历史、形态习性、饲草产量、营养品质、抗逆性、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发现小黑麦产草量高,茎叶蛋白质、赖氨酸、粗脂肪含量高,粗灰分、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饲用品质较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燕麦(Avena sativa)、高粱(Sorghum bicolor)好,籽粒和饲草经济效益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黑麦作为饲草在畜牧业中具有更广泛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高寒牧区需加大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玉洁  赵亥山  薛瑞林  李讨讨  马友记  
为探究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干草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8只舍饲湖羊公羔,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用10%、20%的小黑麦干草等量替代粗料。结果表明:Ⅰ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重为189.72 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 0.05);Ⅰ组试验羊反刍周期、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和食团咀嚼总次数都极显著高于Ⅱ组(P <0.01)。综上可知,小黑麦干草作为粗饲料在羔羊日粮中适宜添加比例为10%,这为小黑麦干草饲料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昱鑫  刘汉成  田新会  杜文华  
通过研究氮肥施用量(0、 120、 240、 360、 480 kg·hm~(–2))和播种密度(506、 675、 843、 1 011、 1 180万基本苗·hm~(–2))对甘南地区甘农2号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株高、枝条数、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小黑麦高产栽培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增加,甘农2号小黑麦的株高、枝条数和干草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营养价值也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时,无论播种密度高低,甘农2号小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15.63 t·hm~(–2))和粗蛋白含量(12.47%)最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播种密度为843万基本苗·hm~(–2)时,无论氮肥施用量高低,平均干草产量较高(15.30 t·hm~(–2));从氮肥施用量×播种密度的交互作用看,甘农2号小黑麦获得最高干草产量(22.13 t·hm~(–2))和较高粗蛋白含量(12.33%)的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播种密度为843万基本苗·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学  霍文娟  冯婧  孟繁瑞  陈龙宾  韩静  刘景喜  潘振亮  曹学浩  张效生  张金龙  
为了探讨天津地区饲用小黑麦最佳收获模式,在小黑麦返青后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下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小黑麦年总干物质产量、干物质含量以及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中粗蛋白、总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随着刈割时期的延长,小黑麦干物质含量、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总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年总干物质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乳熟中期最高)后减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小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莹  杨芳萍  张雪婷  杜久元  刘小莉  
为发掘适应甘肃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饲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新品种(系),对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13个小黑麦品系的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饲用参数等21个性状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CIMMYT六倍体小黑麦(春性、粮饲兼用型)的饲草生产潜力大,茎叶赖氨酸含量高,适应性广,饲用价值与国内冬性小黑麦一致。2)不同品种(系)的适应性有差异,T-133、T-138在正常灌溉、水分胁迫条件下均表现优良,两水分处理下主成分综合评分较高,说明其适应性广,不同生态区域均可种植;T-128和T-137的籽粒、生物产量等较稳定,水分胁迫下纤维素含量稍有降低,相对饲用价值有所提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抗旱性较好,可在天祝、甘南迭部等寒、旱牧区推广种植;T-134抗旱性较差,在正常灌溉下其各性状指标表现突出,可在黄羊、民乐等灌区或临夏、天水等降水量较高的区域种植;T-152矿质元素含量较高,饲草品质较好,但其产量较低,可作为小黑麦育种亲本。本研究丰富了小黑麦育种的亲本类型,推进了饲草多元化发展,为CIMMYT小黑麦在甘肃及气候条件相似区域示范推广提供了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丽华  付刚  钟志明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对拉萨达孜地区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冬牧70’饲用黑麦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纯氮施氮水平(0、 75、 150、 225、 300 kg·hm~(-2),分别用N_0、 N_(75)、 N_(150)、 N_(225)、 N_(300)表示),连续两年测定饲草的株高、枝条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营养价值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用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在适宜氮肥施用量范围内显著提高(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雪  田新会  杜文华  
本试验采用高渗溶液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通过测定饲草型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苗期叶片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研究干旱胁迫对饲草型小黑麦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筛选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模拟条件。结果表明,1)适宜于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为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b含量;2)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模拟条件为:用30%P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吉旺  胡昌浩  王空军  董树亭  刘鹏  
通过设置7.50、11.25和15.00万株/ha3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的饲用物质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全株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以及总能量的产量显著增加。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进行调控,可以改善玉米的植株性状,获得较高的饲用物质产量,提高全株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岳华  李晓锋  刘伟  姚明久  伍文丹  蒋旭东  唐祈林  程明军  
为充分挖掘四川地区丰富的水热资源,建立饲草料周年生产体系,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下青贮玉米(Zea mays)与饲用燕麦(Avena sativa)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延迟,燕麦和青贮玉米生育期均缩短。晚秋播种‘林纳’综合表现良好,可前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播期为5月21日时,‘奥玉3628’表现最优,可作为两季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第一季饲草。播期为8月21日时,‘雅玉158’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两季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第二季饲草。“青贮玉米‘奥玉3628’→青贮玉米‘雅玉158’→饲用燕麦‘林纳’”轮作模式下饲草全年生长时间长达339 d,全年干草产量高达48 905.15 kg·hm~(-2),粗蛋白产量达5 388.3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