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3)
- 2023(11048)
- 2022(8904)
- 2021(8294)
- 2020(6725)
- 2019(14972)
- 2018(14761)
- 2017(28486)
- 2016(15536)
- 2015(17110)
- 2014(16995)
- 2013(16731)
- 2012(15485)
- 2011(13587)
- 2010(14468)
- 2009(13536)
- 2008(13938)
- 2007(12704)
- 2006(11712)
- 2005(10985)
- 学科
- 业(76048)
- 企(68903)
- 企业(68903)
- 管理(63711)
- 济(63567)
- 经济(63469)
- 农(26190)
- 业经(26018)
- 财(24619)
- 方法(23194)
- 农业(18820)
- 务(18119)
- 财务(18095)
- 财务管理(18077)
- 企业财务(17055)
- 策(16918)
- 中国(16471)
- 技术(16114)
- 制(15949)
- 数学(15394)
- 数学方法(15104)
- 和(14696)
- 划(14615)
- 理论(14418)
- 环境(13814)
- 体(11846)
- 地方(11845)
- 贸(11294)
- 贸易(11285)
- 学(11215)
- 机构
- 学院(224569)
- 大学(215413)
- 济(93983)
- 经济(91995)
- 管理(89959)
- 理学(75321)
- 理学院(74583)
- 管理学(73617)
- 研究(73514)
- 管理学院(73211)
- 中国(61583)
- 财(48004)
- 京(46177)
- 科学(43157)
- 农(38607)
- 江(38066)
- 所(37236)
- 财经(35812)
- 中心(34313)
- 研究所(32842)
- 经(32243)
- 业大(30850)
- 北京(29988)
- 州(29932)
- 农业(29465)
- 范(27133)
- 院(26925)
- 师范(26912)
- 经济学(26595)
- 财经大学(25748)
- 基金
- 项目(138152)
- 科学(110120)
- 研究(106256)
- 基金(98753)
- 家(84448)
- 国家(83571)
- 科学基金(73270)
- 社会(66848)
- 社会科(63269)
- 社会科学(63254)
- 省(56090)
- 基金项目(51385)
- 教育(47852)
- 自然(46396)
- 划(45398)
- 自然科(45213)
- 自然科学(45201)
- 自然科学基金(44429)
- 编号(43806)
- 资助(39947)
- 成果(35519)
- 业(32462)
- 创(31742)
- 重点(31128)
- 发(31037)
- 课题(30840)
- 部(29833)
- 创新(28682)
- 制(27985)
- 性(27650)
- 期刊
- 济(119189)
- 经济(119189)
- 研究(69320)
- 中国(48594)
- 财(40482)
- 管理(39718)
- 农(37856)
- 科学(28978)
- 学报(27862)
- 农业(25875)
- 融(25644)
- 金融(25644)
- 教育(25100)
- 业经(22591)
- 技术(22431)
- 大学(22273)
- 学学(21106)
- 财经(17712)
- 经济研究(17112)
- 业(15837)
- 经(15370)
- 问题(14900)
- 技术经济(12884)
- 贸(12159)
- 现代(12094)
- 财会(11462)
- 世界(11273)
- 经济管理(10648)
- 国际(10443)
- 商业(10375)
共检索到360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晓燕 于婷 刘月清
推进种植业生态补偿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涉及种植业的生态补偿研究多处于学术探讨阶段,并且尚未形成统一的内涵界定,在实践层面的进展总体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轮作休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药包装物补偿三个方面。对标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要求,种植业生态补偿推进仍面临较多难题,主要包括补偿机制缺乏顶层设计、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不完善和补偿资金投入主体单一等。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种植业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时间较长,一些经验可适当借鉴。由此,基于我国种植业生态补偿推进阶段、现存问题及经验借鉴,提出加强种植业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拓宽种植业生态补偿范围、完善种植业生态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增加种植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弹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种植业生态补偿 生态产品 农业 绿色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陶成煦 完颜邓邓 李佳雯
探讨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情况,有助于弥合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供给差距。文章利用网络调查法来了解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和对苏州市的实地调研,明确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共性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笔者发现,我国在政策导向、设施网络、平台体系、新型服务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服务标准落后与僵化、服务投入失衡与不足、服务人员数量与素质偏低、设施分布不均且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利用程度与效果不佳等问题。未来,需要制定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国家标准与地方具体实施标准、提高乡村财政帮扶力度并扩大资金的来源渠道、密织城乡服务设施网络并提升设施的管理水平、扩充乡村服务人员队伍并培育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本土化特色服务体系并优化服务推广活动。
关键词:
城市 乡村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一体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李巍 王学良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处理环境问题的政策工具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主流的生态补偿科斯框架理论性太强,实践者往往无法模仿其构建的假定运行条件,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使其难以推广与实施。为了促进生态补偿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立足于国际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生态补偿科斯概念的理论基础以及积极激励与条件性两个核心标准,系统总结了生态补偿科斯概念在实践中面临的自愿性难以完全满足、条件性难以完全遵守、生态系统服务难以完全界定、效率和公平分离等挑战,提出在实践中应考虑生态补偿执行的复杂性与约束性,研究中应关注生态服务的形成与供给机制、生态补偿融资机制与支付机制、补偿对象空间定位、激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乔旭宁 杨永菊 杨德刚
在流域,因竞争性用水导致上下游之间、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急需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发现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尺度的补偿计划实施评价、补偿尺度的选择、补偿标准的测算、生态补偿与减少贫困关系、流域生态补偿的空间差异性等方面,其关键问题在于生态补偿主体和对象的确定以及补偿标准的制定;研究认为通过流域断面水量水质及相关利益分析方法来确定补偿主体和对象;而补偿标准则以流域上下游生态损益、机会成本、居民支付意愿分别作为补偿上限、参考值和下限来综合确定。以此为基础,构建流域多种生态要素、多元主体间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框架。最后,就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包晓斌
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为典型案例,围绕当地种植业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针对该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种植业生态补偿实践的具体做法和补偿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三台县种植业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区域种植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种植业 三台县 面源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包晓斌
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为典型案例,围绕当地种植业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针对该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种植业生态补偿实践的具体做法和补偿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三台县种植业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区域种植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种植业 三台县 面源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包晓斌
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为典型案例,围绕当地种植业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针对该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种植业生态补偿实践的具体做法和补偿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三台县种植业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区域种植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种植业 三台县 面源污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鸽 赵永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限定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有价要素,进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引发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引起碳会计变革。文章简要回顾了碳会计实践历程,重点梳理了碳会计确认与计量、列报与信息披露等关键问题研究进展。梳理发现,对碳排放权经济实质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碳会计确认与计量观点,也阻滞了统一性碳会计准则的出台与推广。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同时确认一项代表碳减排义务的预计负债。但碳排放权的取得有政府免费分配、市场购入、拍卖取得,用途又有履约、出售、注销等,不同组合下的会计确认与计量仍是目前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依据经济实质进行确认与计量是未来趋势。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全球尚无权威性的规范指南。定量化披露、反映行业特色、统一规范和第三方鉴证以提高碳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未来碳会计研究需要把握两大特殊方向,一是碳排放权同质性与应对气候全球治理框架下,碳会计需要具有全球适用性,必须在兼顾统一性的基础上,兼顾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国家的会计核算需求;二是在产权理论框架下,差异化碳排放权界定方案下的碳会计体系构建问题,也应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双碳” 碳会计 确认与计量 信息披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艳芬 刘毅华 王芳 杨木壮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生态补偿实践的进展,介绍当前生态补偿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及重大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生态补偿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指出当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专门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市场补偿潜力有待提高、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机制不完善、地方实践存在理论和技术盲区与障碍等。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实践 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飞跃 卢凤君 张佑林
本文对中药种植业发展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GAP认证 ,进行了综述和剖析 ,并分别提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中药材 种植业 GAP认证 规范化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霞
内蒙古自治区是农业大省,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如何解决种植业发展中的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利用调研、文献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业发展概况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内蒙古优势产业平稳,新型马铃薯、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种植业逐步走向市场化道路。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民素质较低、农技推广退伍老化、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种植业科技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完善土地制度,推进规模化经营,创新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素森 丁竹青 侯国强 郝连涛 王红红
梳理我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实践现状,基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中概念特征、举办方式、出资方式、资本管理、办学许可、法人登记、治理体系、人事制度、财政扶持、分类管理、部门协同等11个关键问题,提出鼓励更多试点,适时出台指导意见,加大职教混改研究等策略,助推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 现状分析 关键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珩 仲伟俊 梅姝娥
文章对科技保密补偿的定义、理论基础、对象、范围、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的阐述,并对建立、发展和完善科技保密补偿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科技保密补偿 理论基础 补偿形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越 杨文杰 姚瑞华 马乐宽
实施跨省界水环境补偿,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协调上下游保护和发展矛盾、建立跨界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新安江、渭河、九州江等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实施的分析和总结,应从建立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完善多元化水环境补偿方式等方面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跨省流域水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古蕊 李效筠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补偿的要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生态补偿方式、科学提高补偿标准、推进生态补偿立法、强化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等路径,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为辽宁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地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