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2)
- 2023(15172)
- 2022(12605)
- 2021(11236)
- 2020(9683)
- 2019(21852)
- 2018(21317)
- 2017(41314)
- 2016(22342)
- 2015(25050)
- 2014(24772)
- 2013(25153)
- 2012(23650)
- 2011(21296)
- 2010(21510)
- 2009(20314)
- 2008(20158)
- 2007(18389)
- 2006(16282)
- 2005(14840)
- 学科
- 济(121467)
- 经济(121352)
- 业(86412)
- 管理(74992)
- 企(74967)
- 企业(74967)
- 方法(46489)
- 数学(37632)
- 数学方法(37380)
- 农(34114)
- 业经(32238)
- 财(30447)
- 地方(28471)
- 中国(25195)
- 农业(24668)
- 务(20976)
- 财务(20958)
- 财务管理(20930)
- 学(20707)
- 制(19787)
- 企业财务(19762)
- 和(19156)
- 技术(18730)
- 贸(17904)
- 贸易(17895)
- 易(17234)
- 环境(16811)
- 划(16646)
- 理论(16451)
- 策(15903)
- 机构
- 学院(335859)
- 大学(329689)
- 济(151930)
- 经济(149100)
- 管理(129779)
- 研究(114192)
- 理学(111093)
- 理学院(109843)
- 管理学(108362)
- 管理学院(107722)
- 中国(87806)
- 科学(69178)
- 京(68673)
- 财(67377)
- 农(60846)
- 所(58847)
- 财经(53543)
- 江(53113)
- 研究所(53071)
- 中心(52181)
- 业大(49353)
- 经(48372)
- 农业(47581)
- 经济学(47431)
- 北京(42776)
- 经济学院(42776)
- 州(41309)
- 范(40911)
- 师范(40579)
- 院(40536)
- 基金
- 项目(217539)
- 科学(172220)
- 研究(158687)
- 基金(158176)
- 家(137217)
- 国家(136011)
- 科学基金(117459)
- 社会(103620)
- 社会科(98207)
- 社会科学(98181)
- 省(87781)
- 基金项目(84448)
- 自然(74697)
- 自然科(72912)
- 自然科学(72891)
- 自然科学基金(71632)
- 划(71312)
- 教育(70313)
- 资助(63327)
- 编号(62897)
- 发(49527)
- 成果(49245)
- 重点(48954)
- 部(47628)
- 创(47359)
- 业(43851)
- 创新(43711)
- 课题(43228)
- 国家社会(43167)
- 科研(41315)
- 期刊
- 济(178829)
- 经济(178829)
- 研究(99918)
- 中国(61886)
- 农(56585)
- 财(55794)
- 管理(50544)
- 学报(49723)
- 科学(47405)
- 农业(38354)
- 大学(37345)
- 学学(35800)
- 技术(30498)
- 融(29895)
- 金融(29895)
- 业经(29354)
- 经济研究(28381)
- 财经(27625)
- 教育(24517)
- 经(24015)
- 问题(23666)
- 业(23012)
- 技术经济(20872)
- 贸(17743)
- 世界(17334)
- 现代(16648)
- 统计(16481)
- 资源(16433)
- 商业(16395)
- 版(15429)
共检索到507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张蕾
以陕西和甘肃两省为例 ,对种植业区域分工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省种植业区域分工均与本省的农业经济增长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因此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以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布局为核心 ,通过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逐步提高各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种植业 区域分工 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柯 朱志明
利用甘肃省2000~2006年制造业①中20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甘肃省制造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北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中多数行业发展对集聚度的变动高度敏感,以重工业最为显著。同时,部分行业的集聚度明显偏低,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翔
运用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从产业就业集中度、发展水平、增收水平、增长潜力与生态环境等角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甘肃省种植业中典型产业2008~2012年数据的分析得到,甘肃省种植业中富民效益较高的产业为蔬菜种植业与薯类种植业。
关键词:
种植业 富民因子 富民综合指数 富民效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博 张旺锋 杨连燚 谢雪燕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使用协整检验方法,对1985—2006年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加大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最后,对实证结论做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差异 VAR模型 协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静 牛叔文 孙红杰 胡莉莉
近年来,甘肃经济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同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耗量也居高不下。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1985—2007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甘肃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节约将是未来甘肃经济总量增长的源泉。为了保持甘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手段,通过政策的最佳组合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礼刚
根据1985-2010年甘肃省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短的滞后期内,甘肃省经济增长是导致其碳排放增加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碳排放的增加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之一,碳排放量波动对来自于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小,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碳排放作为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金洋 许瑞泉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甘肃省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依然存在。本文从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效应视角进行了分析,剖析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政策措施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麻清源 马金辉 张超 陈正华
在区域经济中,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纽带,交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各地理单元空间相互作用的广度与深度。针对不同交通模式赋以不同的权重,基于最短加权交通网络,提出新的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构建了交通网络空间权重,与各种传统空间权重一起,对比研究甘肃省各县域单元之间的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交通网络空间权重生成的空间权重矩阵,能更真实地反映区域间实际的空间过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具有空间相关性但不显著,核心城市经济外溢现象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小平 郭灵巧
运用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测算甘肃省能源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甘肃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介于0~1之间,说明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脱钩程度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且与实现绝对脱钩尚有一定差距;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的脱钩主要是由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所致;甘肃省总体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加之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其对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贡献有限。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将重心放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转型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鸿 程贵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即经济金融化程度、证券经济化程度、保险经济化程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甘肃经济金融化程度指标C/GDP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金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不显著的作用;保险业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甘肃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彧崧 戴永安
本文选取2007年甘肃省14个地市的农业投入与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得出甘肃省农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结论,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进一步将各地区分为4类。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强 郭恒 赵国良 王娟 温宏昌 赵春燕
分析天水市近30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及粮食产量的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天水市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粮食产量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粮食单产、总人口、水平梯田、耕地面积、粮食面积和保灌面积等是粮食生产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种植结构 粮食生产 灰色关联分析 天水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冬 余侃华 师小燕 舒瑞妍
[目的]随着种植业规模化专业化进程,把握农业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尤显重要。[方法]文章利用重心模型和区位商指数考察1995—2019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5类14种农作物重心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农作物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结果]结果表明:种植业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迁移的趋势,其中粮食和蔬菜重心分布空间态势相似,稳定向东北方向发展;水果迁移幅度小,迂回波动大;油料和经济作物相似,高密度空间均向西南方向集聚。主要农作物形成一定规模的集聚格局,小麦、玉米、蔬菜向关中集聚,稻谷、油菜、烟草、茶叶和桑类向陕南集聚,大豆和麻类向陕北集聚。[结论]陕西省种植业地理集聚趋势总体增强,专业化和集群发展模式多样化,影响因素中第二自然因素(经济主体、产品差异化、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日益凸显。种植业专业化分工比较明显,各地区作物的专业化水平迥异,水果和经济类作物存在一定的地理集中,表现出更高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富集的油气资源没有推动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于全国中下水平,如何将油气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全国油气资源富集省份—陕西省为例,通过对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投入产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油气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了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西部油气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完善油气资源开发产业链条以规避“资源诅咒”困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蔡文浩 徐永锋
文章利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资料,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以甘肃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特征和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商贸流通业对第二产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最明显,与农业的后向关联最弱;甘肃商贸流通业对其自身和其他服务业的前向支撑作用最大,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最小;甘肃流通产业由中间产品型产业正逐步转变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产业增加值率有所提高;甘肃商贸流通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仅次于第二产业。宏观经济效应则反映出:甘肃商贸流通业为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