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8)
2023(9353)
2022(8453)
2021(8053)
2020(6812)
2019(15768)
2018(15939)
2017(30399)
2016(16718)
2015(18888)
2014(18896)
2013(18587)
2012(17024)
2011(15011)
2010(14869)
2009(13530)
2008(13016)
2007(11057)
2006(9377)
2005(8109)
作者
(49555)
(40984)
(40817)
(38508)
(25964)
(19805)
(18327)
(16382)
(15494)
(14634)
(14022)
(13629)
(12942)
(12851)
(12649)
(12647)
(12522)
(12207)
(11570)
(11447)
(10353)
(9969)
(9934)
(9246)
(9242)
(9149)
(9074)
(9033)
(8415)
(8201)
学科
(60821)
经济(60752)
管理(46511)
(43872)
(37139)
企业(37139)
方法(30101)
数学(25862)
数学方法(25567)
(15985)
(15855)
(15596)
中国(15051)
业经(13502)
地方(12696)
(11391)
贸易(11385)
(11056)
理论(11003)
(10935)
(10795)
财务(10736)
财务管理(10716)
农业(10655)
(10183)
企业财务(10143)
环境(9975)
技术(9961)
教育(9102)
(8775)
机构
大学(231994)
学院(230426)
管理(92648)
(83649)
经济(81610)
理学(81026)
理学院(80104)
管理学(78611)
管理学院(78224)
研究(76694)
中国(54844)
科学(52036)
(49885)
(42841)
(39663)
业大(39549)
(36893)
研究所(36506)
中心(34364)
农业(34045)
(32376)
北京(31345)
财经(30240)
(30232)
师范(29914)
(27790)
(27528)
(27005)
技术(26056)
师范大学(24235)
基金
项目(166007)
科学(128354)
基金(118914)
研究(118095)
(105173)
国家(104309)
科学基金(88292)
社会(71019)
社会科(67080)
社会科学(67061)
(65892)
基金项目(64218)
自然(60072)
自然科(58626)
自然科学(58607)
自然科学基金(57519)
(55824)
教育(53491)
资助(48735)
编号(48375)
成果(38924)
重点(36945)
(35382)
(34809)
(34561)
课题(33085)
科研(32415)
创新(32200)
计划(31815)
大学(30621)
期刊
(88329)
经济(88329)
研究(63937)
学报(43559)
中国(40755)
(39069)
科学(37510)
管理(32607)
大学(31297)
学学(29596)
(27464)
农业(27422)
教育(25390)
技术(18937)
(16218)
金融(16218)
业经(14588)
(14201)
财经(13603)
图书(13527)
经济研究(13487)
科技(12726)
理论(12239)
业大(12019)
(11734)
实践(11591)
(11591)
(11370)
问题(11278)
林业(10619)
共检索到32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淑云  晋齐鸣  孙秀华  刘继荣  
51.5%立克秀(Raxil)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的种子处理剂。作者于1996年~1997年进行了立克秀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春麦区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简报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51.5%立克秀种子处理剂和2%立克秀干种衣剂(德国拜耳公司提供);50%福美双 WP(河北师范大学第二化工厂产品);40%拌种双 WP(南通农药厂产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兴波  尚佑芬  赵玖华  李长松  杨崇良  王升吉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冬小麦产区大面积发生,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防治纹枯病的措施过去主要有选用抗、耐病品种和苗后化学药剂防治两种,近年来随着种衣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种子处理防治作物苗期病害已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作者选择了6种拌种剂或包衣药剂进行了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供试小麦品种为植选1号(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选育),供试药剂有立克秀 O60Fs(德国拜尔公司)、立克秀 T515Fs(德国拜尔公司)、15%呋福多种衣剂(安徽天恒农化公司)、50%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红  杜玉宁  樊仲庆  康萍芝  李永福  荣温琪  
良种包衣技术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种子消毒处理的先进技术。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药肥复合型系列种衣剂配方,在国内一些省区大面积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我区种子公司等单位曾相继引进国内外多种种衣剂进行过多年多点试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成本较高,效果不稳定,至今尚未筛选出适合我区春小麦生产的种衣剂,因而限制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明  韩青梅  黄丽丽  康振生  
采用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直径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主要致病菌小麦根腐离蠕孢(B ip olaris sorok injana)和链格孢霉(A lternaria a lterna ta)的毒力作用,并在温室盆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进行了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同种杀菌剂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明显毒力差异。从分生孢子萌发率看,敌力脱浓度为0.250μL/mL时对小麦黑胚病2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99%以上,代森锰锌浓度为350μg/mL时的抑制率达94.5%以上,而多菌灵浓度为500μg/mL时的抑制率不到40%,远远低于以上两种药剂。从菌落直径看,敌力脱的致死中浓度(EC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国荣  韩青梅  康振生  
通过室内苗期和成株期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的Folicur和Caramba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苗期1.15mL/L的Folicur,3.75mL/L的Caramba对小麦叶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已发病的小麦叶片能够抑制叶片内病菌的生长。成株期发病前施药,Folicur和Caramba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57%和82.09%,均高于常规用量粉锈宁的防治效果(68.16%);发病后用药,防治效果可达68%以上,仍高于常规用量粉锈宁的防治效果(65.7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武军  张伟  张辉  王朝斌  徐兴全  郑仕军  
研究了12.5%粉唑醇SC、25%戊唑醇EW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药后14 d,12.5%粉唑醇SC、25%戊唑醇EW各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可达70%以上;药后30 d,12.5%粉唑醇SC较高剂量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效达90%以上,25%戊唑醇EW防效可达85%以上。同一剂量条件下,25%戊唑醇EW剂型防效显著优于80%戊唑醇WP剂型。试验结果表明,12.5%粉唑醇SC和25%戊唑醇EW杀菌剂能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春  韩崇选  宗德禄  杨学军  张宏利  杨清娥  
进行了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杀灭率、适口性及大田防治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杀灭率为100%,大田试验中,防治率在83.7%~92.3%,其中春季和秋季防治率可达91.4%;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适口性极好,摄食系数为0.88~1.03。采用切封洞法防治用药量少,防治费用最低,投药有效率为70.0%~92.0%,比插洞法高40%以上;春季投药有效率最高,春季采用切封洞法投药较夏季投药有效率提高22.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测定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萎锈灵、嘧菌酯、咪鲜胺、啶菌恶唑、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恶霉灵、福美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5%己唑醇微乳剂、12.5%戊唑醇水乳剂及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麦苗上纹枯病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可湿粉、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井冈霉素可溶粉、40%达科宁悬浮剂、25%敌力脱乳油、40%氟硅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甲基立枯磷乳剂、40%卫福悬浮种衣剂和50%福美双可湿粉;福美双与己唑醇混配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增效,1∶10为最佳配比,依此配成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粉600~1 2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燕  张忠山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粒,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毓妹  王志  毕铭照  张汀  杨文香  刘大群  
为获得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轮换使用药剂,给田间用药提供依据,在室内对6种报道的悬浮种衣剂利用双层滤纸发芽床试验、生长速率抑制法、Horsfall法进行筛选与复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药剂对小麦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只有噻呋酰胺对出苗有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效最好的药剂是25 g/l适乐时和27%酷拉斯,其次是1%申嗪霉素。将适乐时和酷拉斯分别与生物制剂申嗪霉素进行二元复配,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和适乐时、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防治小麦纹枯病菌时,均具有一定相加作用,其中,申嗪霉素和适乐时配比为9∶1,5∶5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比;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4∶6,3∶7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周   李春盈   王风涛   刘明   张天兴   崔明珠   齐建双  
茎基腐病已成为黄淮小麦主产区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抗茎基腐病主栽品种稀少,生产上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措施。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茎基腐病。综合评价现有的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采取高感茎基腐病小麦品种郑麦1354为研究对象,播种前种子包衣晾干,利用高致病力茎基腐病菌株PY20-20培养小米菌谷,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利用进行人工接种病圃,包衣种子和接种菌谷等重量混合播种,分别于小麦拔节期和乳熟期记载处理小区植株发病情况,调查9种种衣剂处理后不同生育期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成熟收获后测定小区实际产量,结合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比较种衣剂防病增产作用。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后拔节期茎基腐病DI值均小于1.0,显著小于空白对照(5.07),防治效果为85.09%~100%,其中33 g·L~(-1)咯菌·噻虫胺、9%苯甲·吡虫啉和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的防效达到为97%~100%。在乳熟期,种衣剂处理后茎基腐病DI平均值低于15,显著小于空白对照(81.55),其中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和9%苯甲·吡虫啉防效较好,平均防效分别达到92%和95%,而且分别增产39.62%和36.31%。综合而言,采用种衣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和9%苯甲·吡虫啉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好且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智慧  张静  孟焕文  
为了筛选出防治番茄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并培育壮苗的种子,选择以多菌灵、百菌清、普力克、杀毒矾、农用链霉素和CuSO4等6种杀菌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测定发芽率、籽苗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并在基质接种不同病菌处理中测定出苗率、成苗率、成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包衣延迟了番茄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和出苗时间,其中CuSO4和杀毒矾包衣的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对照,对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效较好,其余杀菌剂包衣均无明显防病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群辉  何翔  杨佩文  毕云青  张庆  曾波  任思宇  施竹凤  杨明英  谢美华  
【目的】明确一种魔芋种球包衣剂的防病促生效果,为魔芋产业的绿色稳定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设置6个不同处理,魔芋播前对其种球进行预处理,定期考察使用种球包衣剂对魔芋出苗率、生长性状、产量、软腐病发病率及植株死亡率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y PCR, RT-qPCR)技术,对土壤中的魔芋软腐病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使用种球包衣剂能有效提高魔芋的出苗率、产量并促进植株生长,软腐病的发病率及植株的死亡率均表现:固型种球包衣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固型种球包衣剂>液型种球包衣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液型种球包衣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CK。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魔芋软腐病菌的最低检测浓度为5×10~4 CFU/mL。【结论】使用种球包衣剂能有效减少魔芋软腐病菌的数量,显著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和植株死亡率(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陈捷  程根武  宋亚坤  
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达147万hm~2,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和繁种基地。近年来该省玉米苗期病害、茎腐病及丝黑穗病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玉米持续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种衣剂及种子包衣技术能有效防治多种种传和土传病害,已在玉米、棉花、花生及大豆等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为筛选适宜于辽宁省玉米生产中适宜的种衣剂剂型,作者于1997年分别在沈阳、瓦房店和昌图等地进行了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及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