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4)
- 2023(6019)
- 2022(5018)
- 2021(4440)
- 2020(3679)
- 2019(8123)
- 2018(7649)
- 2017(14883)
- 2016(8046)
- 2015(8410)
- 2014(8029)
- 2013(7926)
- 2012(7283)
- 2011(6311)
- 2010(6121)
- 2009(5493)
- 2008(5246)
- 2007(4452)
- 2006(3751)
- 2005(3091)
- 学科
- 济(33954)
- 经济(33921)
- 业(22989)
- 管理(22575)
- 方法(17008)
- 企(16275)
- 企业(16275)
- 数学(15888)
- 数学方法(15818)
- 农(10263)
- 财(9230)
- 中国(8020)
- 贸(7959)
- 贸易(7957)
- 易(7781)
- 学(7770)
- 农业(7581)
- 业经(6578)
- 地方(6512)
- 环境(6464)
- 务(5432)
- 财务(5431)
- 财务管理(5425)
- 技术(5276)
- 企业财务(5176)
- 收入(5037)
- 划(4883)
- 制(4781)
- 税(4781)
- 产业(4742)
- 机构
- 大学(113417)
- 学院(113271)
- 济(50419)
- 经济(49778)
- 管理(43357)
- 研究(40260)
- 理学(38984)
- 理学院(38564)
- 管理学(37939)
- 管理学院(37768)
- 农(29295)
- 中国(28891)
- 科学(27214)
- 农业(23751)
- 业大(23423)
- 京(22606)
- 所(21350)
- 财(20616)
- 研究所(20034)
- 中心(17867)
- 财经(17222)
- 经济学(16265)
- 农业大学(16207)
- 经(15941)
- 江(15605)
- 经济学院(15103)
- 院(14525)
- 经济管理(13411)
- 北京(13312)
- 省(13095)
- 基金
- 项目(86056)
- 科学(67304)
- 基金(64914)
- 家(60552)
- 国家(60079)
- 研究(54246)
- 科学基金(50256)
- 社会(37316)
- 社会科(35598)
- 社会科学(35590)
- 基金项目(35052)
- 自然(34656)
- 自然科(33908)
- 自然科学(33893)
- 自然科学基金(33349)
- 省(33206)
- 划(28759)
- 资助(25667)
- 教育(23864)
- 重点(19810)
- 部(18793)
- 编号(18695)
- 计划(18607)
- 发(18541)
- 创(18369)
- 科研(17503)
- 创新(17311)
- 业(17092)
- 国家社会(16726)
- 科技(16470)
共检索到15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如玉 肖海峰
针对种养结合生产方式能否有效促进肉羊养殖减排增效问题,采用Super-SBM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就种养结合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与非种养结合生产方式相比,种养结合生产方式能够提高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且较高程度种养结合生产方式对养殖户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有效;另一方面,种养结合生产方式通过降低饲草料投入、提升肉羊出栏活重和减少碳排放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加强种养结合技术研发及推广,建立养殖法规政策的绿色导向机制、提高区域种养结合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如玉 肖海峰
为探究不同种养结合模式能否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本研究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并基于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不同种养结合模式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种养结合能够提高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且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提升作用强于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2)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通过降低饲草料费用、降低劳动力投入、减少面源污染及碳排放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而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主要通过降低面源污染和增加肉羊出栏活重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3)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小规模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而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仅对大规模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有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赵紫光 卢全晟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肉羊产业3种养殖模式的资源要素需求特点,探讨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差异,实现畜牧业有限资源约束下的肉羊养殖模式选择与布局优化。[方法]以2005—2015年新疆肉羊养殖数据与分布状况为基础,梳理放牧、半舍饲、舍饲三大主要养殖模式在资源条件、投资与设施、繁育技术、育肥技术、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特点,对比分析3种养殖模式的成本差异。[结果](1)放牧模式对天然草场资源和疫病防控的要求最高;舍饲模式对饲料、繁殖技术、育肥技术、管理技术等要求较高;半舍饲的各种要求介于放牧与舍饲之间。(2) 3种养殖模式中,舍饲模式成本最低,放牧模式产品品质最高。[结论]新疆肉羊产业发展资源丰富多样,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肉羊养殖模式,注重肉羊生产的科学性,加强政策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优化肉羊产业养殖模式布局,提升新疆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效增收。
关键词:
新疆 肉羊 产业 养殖模式 比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前路 乔娟 李秉龙
为探究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因素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的影响,依据西藏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市885份入户调查数据,利用有序Logit模型方法,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牧民技术需求整体偏低,副产品粗加工技术需求稍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肉羊养殖收入比重越大、与村民家相处越好、外出务工人次越多、养殖技术认知越高的牧民家庭对肉羊养殖技术需求越高,而是否信仰宗教与养殖技术需求不显著。因而副产品粗加工技术应成为政府技术推广的切入点,拓展务工渠道、加强养殖技术宣传与培训、规范草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在提高肉羊养殖效率的同时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斌斌 金刚 程中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环境规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和"提质增效"效应。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城市的环境规制具有"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异质性讨论揭示:环境规制"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均得到验证;环境规制的"减排"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得到明显增强,但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尚未形成"创新效应";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规制"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呈"U"型变化趋势,并且我国正处于"U"型结构的左侧,而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并未得到我国城市数据的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常倩 王士权 李秉龙
本文采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从品质和安全双重维度,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对生产者质量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养殖户主体组织形式的转变对生产者质量控制的影响是混合的:与传统庭院式养殖方式相比,场区式养殖有助于养殖户改善品质控制,但对其安全控制具有负向影响;紧密的主体间组织有利于养殖户质量控制的改善,加入合作社对养殖户品质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多项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合同养殖户在饲料营养和病死羊无害化处理方面均表现更好。此外,养殖户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外部环境、对兽药休药期的认知水平以及预期收益也会对其质量控制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纪元 肖海峰
为了解不同养殖模式的肉羊供给反应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以保障农牧民收入和我国羊肉的长期稳定供给,利用2012年1月—2016年12月养殖户层面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相应Nerlove模型,对不同养殖模式下肉羊供给反应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专业育肥户肉羊长短期供给弹性均高于自繁自育户;仔畜价格、饲草料折价以及政策环境因素对专业育肥户肉羊存栏规模的影响也均比自繁自育户显著。在剖析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提高专业育肥门槛、重点扶持优质能繁母羊、强化草业支撑保障能力、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肉羊生产与价格监测预警体系等方面着手,保障我国肉羊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振 杨春 赵馨馨
本文基于宏微观数据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区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基于2000—2016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全国108个牧区县肉羊养殖的宏观数据,分析牧区县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结合新疆8县158个农牧户微观数据,实证分析2012—2017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区在不同养殖模式、不同饲养方式下肉羊养殖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结果显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通过带动牧区牧业转型发展,对于稳定和提升牧区肉羊养殖生产效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牧区县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结束了年际间较大幅度的波动状态,呈趋稳增加态势,资本投入对牧区肉羊养殖具有显著影响;肉羊专业育肥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肉羊舍饲模式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但牧区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自繁自育肉羊养殖技术进步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大军 闫晔 修长百
公共财政资金扶持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杠杆"。本文以公共财政资金扶持的巴美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巴美公司)2009—2015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结合Malmquist-DEA方法剖析财政资金扶持前后肉羊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以此评估公共财政资金在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杠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0年巴美公司有财政资金投入,结果为DEA无效;2012—2015年巴美公司无财政资金投入,结果为DEA有效。研究结果符合生产函数曲线特征,DEA无效年份企业的综合效率达到0.9以上,说明公共财政资金投资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公共政策实施效果的滞后性,即政策实施之后的年份才能体现其效应。这进一步表明,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实现了有效配置,投入产出效率达到最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勇 孙洪新 敦伟涛
【目的】缺乏自主高产、优质新品种导致肉羊单产能力低、羊肉品质差、利润空间小是中国肉羊产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利用国外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品种杂交可以提高单位产肉量,但由于杂交技术体系相对复杂,配套杂交利用体系不易掌握等原因导致乱交滥配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品种优异特性部分丢失。此外,从长远角度,结合中国国情和农区特点培育自主肉用绵羊新品种是解决地方品种产肉性能差、填补专门化肉用绵羊品种空白的关键手段。寒泊肉羊是以小尾寒羊为母本,杜泊绵羊为父本进行杂交,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A746G)基因分子标记作为提高种群产羔数的辅助手段,经过多年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而成的农区肉用绵羊新种群。本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标准化从理论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生产中能否实现与成本弹性有关。本文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基于肉羊规模养殖场(户)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成本函数模型及测算其成本弹性对肉羊产业标准化规模经济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应以适度规模为基础,园区化养殖模式下的规模经济效应要明显优于家庭式养殖模式,原因主要为园区化养殖模式因其较大的养殖规模降低了"固定成本",并且"养殖年限"、"营养标准的使用"和"定期防疫"对降低标准化平均生产成本方面显著优于家庭式养殖。要从根本上推行农业标准化,应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化生产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将改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营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国有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应该拥有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包括用工权。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宏辉 徐光艳
研究肉羊的生产效率对解决我国羊肉供给紧缺,缓解市场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肉羊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补的DEA-Malmqusit指数法和SFA随机前沿分析法,对2009-2017年新疆肉羊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肉羊产业整体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各地区生产效率变化及各分解指数差异明显,生产要素投入中幼畜价格和饲料成本均对生产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配种费和死亡损失费与效率损失有较强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因地制宜进行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优化饲料等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提高新疆肉羊生产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鸣 陈洁 姚志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产品增质、渔民增收、产业变绿、水域生态优化”的政策目标,应用定性与案例分析法,从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养殖面积、养殖结构出发,阐述了质量安全问题,以大水面、池塘养殖以及“稻鱼共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为例,剖析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养殖收入不断增加,但水体环境和产品质量问题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以典型的淡水养殖模式为例,分析了未来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动3种典型模式“提质增效”,给出了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1)大水面养殖需要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建立规范准则与加快产业融合;(2)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应用现代机械化设备与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强化特色品牌、完善基础养殖设施与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微 王润莲 高振刚 贾志海 朱晓萍
研究日粮不同氮硫比对肉羊生产性能及养分代谢的影响。选40只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27.08±0.86)kg的6月龄杂交肉羊公羔,日粮添加4种不同含量硫(质量分数)(0.18%,N∶S=10.5;0.20%,N∶S=9.0;0.25%,N∶S=7.5和0.30%,N∶S=6.0),饲养40 d之后进行代谢测定。结果表明:肉羊日粮中不同的含硫量和氮硫比对其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有明显的影响,含硫量为0.25%、氮硫比为7.5的日粮明显促进肉羊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及蛋白利用率;其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0.26 kg和5.15(对照组为0.20 kg和6.65),日粮D...
关键词:
绵羊 氮 硫 生产性能 养分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