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7)
2023(13500)
2022(11565)
2021(10766)
2020(9183)
2019(20748)
2018(20496)
2017(39688)
2016(21351)
2015(23816)
2014(23473)
2013(23479)
2012(21347)
2011(18916)
2010(18707)
2009(17494)
2008(17308)
2007(15319)
2006(13388)
2005(11932)
作者
(62433)
(51978)
(51713)
(48914)
(33171)
(24788)
(23360)
(20419)
(19663)
(18625)
(17732)
(17493)
(16519)
(16425)
(15871)
(15671)
(15495)
(15402)
(14786)
(14782)
(12954)
(12611)
(12540)
(11852)
(11622)
(11580)
(11573)
(11412)
(10368)
(10306)
学科
(89091)
经济(88983)
(88902)
(80339)
企业(80339)
管理(77355)
方法(41773)
数学(32572)
数学方法(32223)
业经(29458)
(28763)
(27752)
(21274)
财务(21214)
财务管理(21193)
中国(20821)
农业(20707)
企业财务(20076)
技术(19835)
(17781)
理论(17299)
(16854)
(16522)
地方(15927)
(15642)
(14874)
(14588)
贸易(14581)
(14143)
环境(13323)
机构
学院(309034)
大学(306849)
管理(131067)
(122591)
经济(120074)
理学(113730)
理学院(112616)
管理学(110930)
管理学院(110383)
研究(97468)
中国(74114)
(65422)
科学(61767)
(55752)
(53033)
(48779)
业大(48152)
(45374)
财经(45131)
研究所(44428)
中心(43840)
农业(41520)
北京(41078)
(41019)
(37308)
师范(36988)
(36582)
(35787)
商学(35041)
经济学(34970)
基金
项目(212176)
科学(167994)
研究(155545)
基金(154691)
(134194)
国家(132995)
科学基金(116078)
社会(97413)
社会科(92238)
社会科学(92215)
(83779)
基金项目(83054)
自然(76754)
自然科(75020)
自然科学(75002)
自然科学基金(73716)
教育(69209)
(69137)
编号(63314)
资助(63019)
成果(49764)
(46771)
重点(46325)
(45907)
(44879)
创新(42922)
(42518)
课题(42124)
科研(40666)
项目编号(39804)
期刊
(136213)
经济(136213)
研究(88149)
中国(55009)
管理(51709)
(48824)
学报(47184)
科学(45499)
(44532)
大学(36072)
学学(34214)
农业(34167)
教育(29163)
技术(27866)
业经(25148)
(23803)
金融(23803)
财经(21860)
经济研究(20325)
(19648)
(18600)
科技(17739)
技术经济(17522)
问题(17522)
现代(15602)
图书(15192)
理论(15051)
商业(14358)
财会(14046)
(13960)
共检索到445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蓬鹏  李冬梅  姜心禄  赵丹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本文构建了"认知—评价—行为"三层次的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四川农科院、达州农科所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对转化政策的了解、科研单位配套政策、项目资金等级、转化平台、转化渠道、科研人员利益分配比例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影响较大。因此,从提高种业科研人员的认知和增强其对成果转化外部环境的评价出发,加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力度、提供单位配套政策、加大对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搭建与利用、积极拓宽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政策选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朱玉丹  张颖颖  黄涛  
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制度设计。现有研究多从权力改革视角探究赋权科研人员的作用效果,忽视了权力改革后组织能力支持对赋权效果的重要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深入探究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组织能力与衍生创业的关系。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对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具有正向影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收益权下放程度与科研人员衍生创业呈倒U型关系;组织能力中的组织文化塑造能力、组织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制度构建能力分别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影响衍生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盼军   戚湧   李星  
在高校科研体制创新改革的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引擎。“三法”的全面修订将高校科研人员的角色重新定位为:知识生产者、成果权利人、成果转化者和利益分享者这四个角色。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的角色关系模型并予以检验。研究表明,知识生产者和成果权利人、利益分享者和成果转化者角色之间相互影响,知识生产者对成果转化者、利益分享者对成果权利人的角色有正向显著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暴丽艳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通过构建模型研究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问题,旨在为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受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重衡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难易程度的影响,与科研人员努力成本和风险规避意愿等个人特征有关,与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程度等影响信息不对称水平的因素有关。利用MATLAB软件对以上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耀辉   杨万宝   黄东南   汪君  
【目的】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供给主体、数智平台、科技需求主体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数智平台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体行为选择,旨在为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收益矩阵,借助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剖析初始意愿、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收益分配等在不同参数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①假设各主体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收益都为正,非稳定点会沿着鞍点E1(0,0,0)演化,最终达到稳定点E8(1,1,1);②初始意愿的强烈与否决定合作走向,三方初始意愿越强,则“积极合作”的趋向速度越快;③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也是决定合作走向的重要因素,随着显性成本或隐性成本增加,趋向积极合作平衡点的速度减慢;④任何主体分配比例越高,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将越大,但随着某一主体分配比例过高,其他主体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会降低。【结论】只有创造环境提升各主体的初始意愿、降低合作成本,充分考虑各主体利益分配的均衡性,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建议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智平台网络、加大对数智平台建设维护的投入力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完善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杰  刘海波  张亚峰  
以水下捕捞机器人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市场导向下的科研人员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定技术路线时科研人员需整合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解析时科研人员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判,科研人员对自身的研究领域存在着路径依赖。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提出研究和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引入目标用户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力  张嫄  
本文对JCR(2001~2005年)的主要计量指标,如总载文数(Total Articles)、总被引数(Total cites)、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等,从学科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从JCR各项指标出发探讨研究人员在学术交流和利用科研成果行为方面存在着学科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同时对学科发展越成熟,各个指标的稳定性越好,自然科学研究导向性越明显,各个指标的数值相对越高的规律进行揭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明磊  陈宝明  张炜熙  
在总结我国对科技人员促进成果转化激励的进展与现状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立法中对科技人员激励五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龙  
农业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打造创新链,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研究总结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新挑战,提出强化有组织科研引领,确立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筑基的理念;树立系统推进全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坚持平台交叉融合支撑产业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制度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阐释,提出新时代深入推进农业高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成果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本文基于2008—2016年高校微观面板数据,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索其空间收敛性,进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空间相关性显著;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有减弱趋势,导致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的趋势。②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3—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③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晁敦一  
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转变农业科研单位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指标和办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政刚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唐旭  肖硕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难点,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但仍缺少可复制、可借鉴的赋权改革实施路径,从而阻碍科技成果转化,制约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和模式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赋权改革中成果类型、赋权目的、赋权实施等关键问题,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而不单纯考虑所有权存在方式,从赋权形式、收益激励、决策管理、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为中国当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常虹  王子铭  冀朝旭  
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运用案例研究法。得到的结论是,联盟模式通过构建创新链和资源链,并围绕转化的产业链提供“项目资金+技术突破研究+人才+成果孵化+销售”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了转化的规模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欧晓斌  李玲娟  霍国庆  
以中科院四类研究机构改革为切入口,构建大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化转化模式。具体分析了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定义、内在逻辑、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动态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型科研机构的特征,提出了形成转化思路、构建综合平台、建立三大机制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