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4)
- 2023(18289)
- 2022(15667)
- 2021(14628)
- 2020(12340)
- 2019(27875)
- 2018(27944)
- 2017(52949)
- 2016(28992)
- 2015(32356)
- 2014(32144)
- 2013(31660)
- 2012(28606)
- 2011(25750)
- 2010(26010)
- 2009(24757)
- 2008(24439)
- 2007(21734)
- 2006(19620)
- 2005(17521)
- 学科
- 济(114210)
- 经济(114036)
- 业(107253)
- 管理(94318)
- 企(88817)
- 企业(88817)
- 农(50254)
- 方法(47989)
- 数学(38088)
- 数学方法(37609)
- 财(36491)
- 业经(36301)
- 农业(33633)
- 中国(29841)
- 制(28824)
- 务(24676)
- 财务(24602)
- 财务管理(24563)
- 企业财务(23273)
- 学(22280)
- 理论(21418)
- 体(21346)
- 地方(21270)
- 技术(21269)
- 和(20163)
- 贸(20131)
- 贸易(20120)
- 易(19558)
- 策(19328)
- 划(18796)
- 机构
- 学院(411475)
- 大学(406602)
- 济(163698)
- 管理(163467)
- 经济(160175)
- 理学(140351)
- 理学院(138902)
- 管理学(136633)
- 管理学院(135889)
- 研究(135851)
- 中国(104711)
- 京(86607)
- 科学(83318)
- 农(79664)
- 财(79042)
- 所(68692)
- 业大(65134)
- 江(63508)
- 中心(61990)
- 研究所(61862)
- 财经(61487)
- 农业(61291)
- 经(55725)
- 北京(54305)
- 范(52470)
- 师范(52007)
- 州(50373)
- 院(48965)
- 经济学(47427)
- 财经大学(45058)
- 基金
- 项目(273485)
- 科学(215065)
- 研究(203082)
- 基金(197152)
- 家(171304)
- 国家(169717)
- 科学基金(146229)
- 社会(127685)
- 社会科(120590)
- 社会科学(120557)
- 省(108606)
- 基金项目(104551)
- 自然(94267)
- 教育(92420)
- 自然科(92053)
- 自然科学(92034)
- 自然科学基金(90386)
- 划(89508)
- 编号(84477)
- 资助(80093)
- 成果(68650)
- 重点(60733)
- 部(59939)
- 发(58486)
- 创(58347)
- 课题(57503)
- 创新(53956)
- 制(53203)
- 国家社会(51922)
- 科研(51660)
- 期刊
- 济(192538)
- 经济(192538)
- 研究(122246)
- 中国(83300)
- 农(78635)
- 学报(64915)
- 财(63405)
- 管理(62461)
- 科学(60226)
- 农业(53043)
- 大学(50190)
- 学学(47561)
- 教育(46069)
- 融(39258)
- 金融(39258)
- 业经(36536)
- 技术(36434)
- 财经(30142)
- 经济研究(28330)
- 业(27563)
- 经(25771)
- 问题(25063)
- 版(21114)
- 技术经济(20782)
- 科技(19708)
- 现代(19615)
- 理论(19152)
- 商业(18465)
- 世界(18242)
- 图书(18170)
共检索到62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明智 白雪 李标
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水平和推广价值需要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把关。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主要发生在种业发展的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两个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发展。当前的品种审定制度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要聚焦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套牌侵权、选育创新能力不足、种质资源优异基因收集利用不足、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与时俱进建立更先进适用的农作物品种备案追溯制度、同行基因图谱评议监督机制,建立非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完善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上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冰彬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符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为农村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但随着绿色农业发展要求日益突出,构建绿色农业补贴制度是当务之急。通过构建绿色农业补贴制度,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中的利益结构,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决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农业 补贴制度 建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雨晴 张立恒
农村宅基地是保障农村民众生产生活、维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能够有效维护农户合法权益,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众多农民宅基地被长时间荒废,却依然被“保留”“留存”,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滞后于时代发展,对农村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链完善形成约束。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重点,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改革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宅基地 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珺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直接影响到"三农"的发展,乡村的振兴。为此,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推动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西安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静 孙丽丽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在我国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体制 改革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玉兴 田华 耿乃国
装备制造业中的产权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国家要对这一产业有控制能力,而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经济技术特征的变化又使得混合产权结构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我国正处于城乡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持续变迁,农业和乡村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必须从乡村内部出发,寻找撬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支点。要围绕"实权"与"流动"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制度保障。"实权"是要将农地产权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要明确农地各项产权权能的内含、外延,要把农地产权落实到具体的权利主体身上。"流动"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在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的管控下,实现土地资源的自由市场流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坤秋 龙花楼 马历 张英男
乡村发展现实困境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论文总结了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发展的演进态势与时代特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功能体系,剖析了二者的互动机制,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典型模式,并进行了研究展望。结论如下: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破解当前乡村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本质是新时期为适应城乡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再调整,二者均具迫切性、交融性与攻坚性的时代特征。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与乡村发展总体耦合联动、互促互馈。②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多功能价值,通过补短板促进乡村重构与乡村多功能发展,发挥制度联动、城乡融合与经济转型的乘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城乡地域系统功能优化。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沿整合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功能的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地域功能演变与乡村振兴。④未来需发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制度联动作用,同时重视改革的政策性摩擦,深化乡村振兴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正反馈,并权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举措与乡村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伟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问题,建立"公共利益"认定程序,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范围,建立科学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问题;三是完善宅基地管理使用制度问题;四是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管理制度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建设 土地征收 用地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永 高伟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新要求,并强调要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内涵,同时对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功能错位、职能虚化以及管理失范等现实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理顺其与村内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以内生合作机制建设来整合集体共同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博 陈永福
二战以后,日本建立了一套确保农产品重要品种供给的优先序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并使得其食物自给率在近20年来基本保持在40%左右,而且其宣称到2025年将达到45%。本文通过对日本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的目标层级及"保口粮、保应急、保营养、保民生"的具体品种优先序安排、具体内容的总结和梳理,提出了实施差序化的食物安全战略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食物安全保障政策相关启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食物安全 制度体系 差序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王明溦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物质基础。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对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充分发挥则有赖于高水平的财政制度的支撑。当前我国财政分权改革未尽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有失均衡,支出预算管理也仍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力度和效率。只有通过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提升地方财政制度水平,才能增强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从而对实现产业兴旺的战略目标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 地方财政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向娟 李晋陵
农村宅基地问题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基于小农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问题,表现为宅基地闲置与紧张并存,实际是农村宅基地权属不清、权益不明的问题。解决小农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问题,需构建大农环境,深入改革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界清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通过改革把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理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小农背景 农村宅基地 内生矛盾 三权分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艺颉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治理转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但现有村民自治制度导致了农村治理结构不科学、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困境,并且阻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导致战略实施的扭曲与失衡。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机制,提升新时期乡村治理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通过构建制度滞后供给模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制度诉求与现有供给不足导致的实践困境,并探讨滞后制度供需矛盾中村民自治制度产生的问题,对制度新需求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提出转型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民自治 滞后供给 制度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